「老師們」爭當視頻網紅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距離教培行業大洗牌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憑藉著優秀的口才和深厚的文化積累,不少教培行業的教師都從事起了短視頻行業,甚至有些做得相當不錯。本文作者對這類現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你分享。

現在很多人的夢想,是當網紅。這個夢想,已經被一些教培老師快速實現了。

「這是我的二舅,村子里曾經的天才少年。」

7月25日,B站UP主「衣戈猜想」發布的一條名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與社交平台。僅僅在視頻發布后的48小時內,「衣戈猜想」漲粉百萬,到目前為止,該視頻的播放量接近4000萬。

「我想把天空大海給你,把大江大河給你。沒辦法,好的東西就是想分享於你。譬如朝露,譬如晚霞,譬如三月的風和六月的雨,譬如九月的天和十二月的雪……」這是新東方旗下助農直播平台「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直播帶貨的一幕。如今,東方甄選抖音粉絲已突破2000萬,抖查查數據顯示,東方甄選直播場均銷售額達到近2000萬。

無論是將三尺講台變為直播鏡頭的董宇輝,還是線上教書轉戰幕後創作的「衣戈猜想」唐浩,兩人都是從教培行業老師轉型「逆襲」的成功案例。

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老師們開始轉型做網紅了?

一、「老師們」的逆襲之路

「關於我高中猿輔導網課寶藏歷史老師火了這件事。」一位網友在視頻下評論說。

公開資料顯示,「二舅侄」唐浩1990年出生於一個小山村,自2013年開始擔任北京一私立高中歷史老師,隨後先後在16年-22年間跳槽至新東方和猿輔導,繼續任高中歷史網課老師。有人這樣介紹他:授課風格幽默風趣,自創「口訣記憶法」「大事年表飛行棋」等,經常能把枯燥晦澀的知識點具像化。

一位熟悉唐浩的網友這樣形容他,「老唐說過,猿輔導給他的待遇很好,他也很喜歡猿輔導的,也很捨不得。離開猿輔導是因為想去做自媒體,他很適合啊,專業知識過硬幽默風趣有口才。」

現在看來,唐浩確實有做視頻網紅的天賦。

他在互聯網最早可見的視頻是2020年10月的一條抖音,其後他轉移至B站並一直更新到現在,一年多的辛勤勞作換來了多條百萬甚至千萬播放的爆款視頻,還讓他的全網粉絲靠近100萬的門檻。

凡過人之人,必有過人之處。

唐浩的視頻雖然有著千奇百怪的選題,但其視頻的核心繼承了歷史學科的科研精神。

如在「宮廷政變實操指南」這一視頻中,唐浩以縝密的邏輯、詼諧的語言,從中央禁軍的構成為引講到李隆基的政變策略,從梳理高平陵事變的進軍路線講到奪權后的善後方案。

其中甚至有時間線說明、親屬關係整理,清晰明確猶如教案的視頻文案,惹得網友直呼「親測好用,已經登基三年了。」 而在視頻末尾,他甚至還列出了二十多條參考文獻,以佐證視頻觀點。「衣戈猜想」花樣百出的選題,內里是實實在在的科普教學。

同樣從教培走出並大放異彩的董宇輝則是選擇的另一條路線。

「曾經是老師,現在是售貨員」,這是29歲的董宇輝貼給自己的標籤。

轉型前,董宇輝是新東方在線高三英語名師,也是高三英語學科負責人。自2015年大學畢業入職新東方,工作七年內,他帶過超50萬名學生。

這位成長於陝西農村的90后,小學時沒有學過英語。初中時因考了倒數第一而受到英語老師的羞辱,從此奮發圖強躍升至年級第一,後來考進夢想大學,研讀英語專業。大學畢業的他在受到父親的啟發后,選擇加入新東方,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當興趣成為職業,工作第二年的他,便成為新東方史上最年輕的高中英語教研組長。

這一干就是4年,直到2019年,從線下轉戰線上,董宇輝成為新東方在線的一名網課教師。而正當董宇輝為網課而鬥志昂揚時,新東方教育的大廈卻轟然坍塌。

受政策、疫情等多重影響,行業巨變,去年,新東方市值下跌90%,營業收入減少80%,員工辭退六萬人。去年七月,俞敏洪透露,新東方計劃成立大型農業平台,自己將和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

而在轉型初期,東方甄選的直播效果並不理想。

「雙語直播、知識與產品結合。」這是新東方轉型直播帶貨的既定策略。董宇輝在採訪中說,「新東方要求老師每年必須讀20本書,講文學、歷史,談天文地理,是我們這些老師的基本功。」

但當他們第一次將這種帶著書卷氣的博學應用於直播間,網友們並不買單。「一講英語,談到哲學、歷史,很多網友會不喜歡,覺得無聊,甚至反對,說一些難聽的話。」

有人吐槽「不好好賣貨說什麼英語」,也有人嘲諷「這種長相怎麼做直播」

但這種備受質疑的特質,在傳統帶貨「不要99,只要9.9」的風氣中獨具一格,成為直播帶貨界的一股清流。

介紹商品時,他中英文切換自如,出口是一連串精妙的比喻,還有信手拈來的詩詞歌賦,時不時迸發濃縮智慧的金句。董宇輝的解說,讓觀眾有種感覺:不是在「直播間學了知識」,而是「在課堂上買了點東西」。正是這種知識付費形式的帶貨,使得東方甄選解鎖流量密碼。

董宇輝笑稱,自己的兵馬俑臉型是天賦異稟,走紅是個被運氣光顧的意外。

比起意外和運氣,老師們轉型做網紅,似乎有著某種天然的優勢。

二、教培老師+視頻=絕配?

如果單純從結果看,教培老師要求的口才、幽默、專註、互動,似乎和現如今視頻時代要求的網紅元素絕配。

不過,從當代網紅髮展史來看,曾經的老師們恐怕會對網紅這名頭有些不齒。

網紅,顧名思義,在互聯網上受追捧走紅的人。

互聯網技術的改革迭代催生了諸多互聯網平台。從最早出現以文字為主要載體的論壇、博客到後來圖文並茂的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以及以視頻、直播為主的抖音、快手、B站。而在這些不同的平台上,湧現了數不勝數的網紅。

最早的文字平台,從《此間的少年》一炮而紅的江南、《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網路小說的出現也帶火了網路作家們。

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到了圖文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察覺到互聯網的變化,能夠使用互聯網,最早的「鳳姐」「犀利哥」「芙蓉姐姐」通過標新立異、搞怪扮丑的娛樂化方式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第一代網紅,而後也有專業化內容出現,大量了解軍事、財經、醫療、文藝等領域的人通過互聯網平台成為網紅。

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流量的時代,在這個流量可以變現的時代,「人人都在尋找網紅,人人都想成為網紅」。任何人都能通過各種互聯網平台成為網紅,分一塊流量的蛋糕,而網紅群體在擴大的同時,也更加多樣化。

短視頻領域最早的papi醬,到後來的實拍農村生活的華農兄弟、同樣是田園鄉村美食風格的李子柒、美妝達人李佳琦、因幾張照片走紅的丁真、王冰冰等等等等,好像出名的大網紅大都集中在娛樂領域。

我們可以把人們接受的信息內容分為兩種。

一種是「消磨時間」的內容,另一種是「節省時間」的內容。「消磨時間」的內容往往是在人們放鬆狀態下偏娛樂性的內容,而「節省時間」的內容往往是經過信息傳播人在紛繁複雜、良莠不齊的信息中篩選並總結后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乾貨」。

而在當前的互聯網傳播平台中,娛樂化傾向嚴重,「消磨時間」的娛樂內容太多,專業性的「節省時間」的乾貨太少。

這時候,老師當網紅的契機就出現了。

雖然比較少,但也有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網紅,例如自然科學領域的李永樂、畢導THU、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人文學科領域的小約翰可汗、羅翔說刑法等等。

只不過專業性知識網紅的數量及流量總歸是大不如娛樂領域的網紅,除了羅翔羅老師貌似也沒有一個特別出圈的全民網紅。而羅老師作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此前入職厚大法考,也算是教育行業出身。

從說刑法的羅翔到新東方的英語老師董宇輝,再到因「二舅」而爆火的唐浩,教培行業為什麼在「抖快B」時代屢屢出現國民級網紅?

1、教師和短視頻與直播時代相性絕配。

教師的本質工作就是在講台上傳遞知識,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學科內容。優秀的教師都有通過簡單的小故事把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能力。更不用說在教培機構,風趣幽默的性格、段子隨手拈來的本領往往是一名老師良好口碑的基礎。

羅翔老師在講刑法知識點的各種關於「張三」段子,考研數學老師湯家鳳最出名的「你這個年齡段,怎麼睡得著覺」,華中師大的文學教授戴建業關於各種詩詞的即深刻又趣味的解讀,這些在教室里教學直播時留下來的片段被網友們剪成短視頻,在借著網路視頻平台在用戶之間之間瘋傳。

可以看出,這些老師本身就有著不小的受眾群體,自帶流量。如今親身進入短視頻與直播平台,自然是如魚得水。

經歷過大量學習輸入、擁有專業知識、對輸出知識的過程中有著豐富經驗、各種心得和技巧的老師們,在客觀上為缺乏能夠持續輸出專業高質量乾貨內容的「抖快B」們帶來了龐大的生力軍。

2、「雙減」政策的出台,資本撤離教培行業,各大K12教培公司紛紛轉型,這些教培機構的老師們只能尋找其他出路。

有些老師直接轉型教育行業之外,有些老師由素質教育轉型成職業教育,還有些在激烈的競爭中上岸了教師編製。

先不論只看重以往教培行業的高待遇的從業者,對於真正以成為一名優秀教育者為人生理想的老師來說,最想要的還是一個可以供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的講台。

剝開教師行業這一層皮,在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內容、情緒和德行,其內在本質還是信息的整理與傳播,而信息傳播的速度與質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呈現指數型增長,視頻直播時代更是一個信息傳播質變的時代。

一言以蔽之,視頻直播時代的互聯網平台對以老師為終身理想的教育從業者來說,最好的也最大的講台。

也許不是每一位老師都有著這種運氣和能力,但那些幸運的有著崇高理想的教育從業者正藉助當下的互聯網講台展現著自己的風采,傳播著自己的知識。

因此我們不僅能看到「雙減」之前的李永樂、羅翔、戴建業等等網紅教師,還能看到「雙減」之後新東方董宇輝以及猿輔導唐浩的爆火。

當內外因同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終於「天雷勾地火一樣」推動了一批老師們成功逆襲轉型視頻界網紅,他們把講台上的知識以逗樂段子的形式,輸出給視頻前的觀眾老爺們。

只是,這種模式會成為常態嗎?他們的逆襲與成功,在告訴我們什麼?

三、在潛移默化教化什麼?

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多的教培系網紅?

答案是肯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註定會有越來越多從象牙塔或商業機構中走出的「老師們」成為網紅,通過他們的知識、修養、內涵教化眾人,透過文化的力量改變社會。

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老師們紛紛成為網紅,會給社會帶來什麼?能否糾偏「娛樂至死」的網路環境?又會不會加劇「人人都想成為網紅」的社會價值判斷?網紅老師們輸出完自己的乾貨之後便會寂寥無聲,最終曇花一現?

關於糾偏網路環境的問題。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董宇輝在賣大米時用雙語從天文講到地理,從「穀賤傷農」講到「黑暗森林」,從詩和遠方講到人間煙火,娓娓道來,做到了潤物細無聲般的知識傳播,給人以溫暖的力量。

人們在輕滑手指間,就能輕易聽到這些以前需要進入課堂正襟危坐才能獲得的內容,在獲得上我們更輕而易舉。這就必然擴大了這些知識影響和滲透的人群範圍,從以前的幾十數百人變成百萬千萬人。

這樣知識的傳授、獲取、接受和滲透範圍極大擴大,方法更為輕鬆舒適。這顯然是當今輕鬆時代的更好傳播形式。

但是,輕鬆與知識在某種程度上天然是悖反的,知識的求索之路,需要探索與堅持,這不是生活的歲月靜好可以輕而易舉達成的。

就如同視頻網紅們的成功,不論他最終傳達的是知識,還是生活的「屎尿屁」,最終都會以段子、逗樂、爆點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人們短暫地收穫一場暢快淋漓的哈哈大笑,或者一次所謂甘之如飴的知識「馬殺雞」。

視頻永遠不會把那些網紅們曾經的「台下十年功」以慢直播的形式,再倒放十年。所以我們永遠在仰望那些偶像精心挑選設計和已經完美準備好的時刻,即使他們視頻里呈現的是生活里的瑣事,也是他們成功之後的「瑣事」。

精明世故的人,可能經過仔細判別,能夠分析出這其中的套路和不易,但是如果是孩子們了?青少年了?

他們在沒有系統性思維的背景下,還能知道這些成功、逆襲、光鮮、有趣是需要多年學習歷練與修行,才能呈現出來的嗎?網紅在他們眼中,或許只是一個成功強大,能瞬間逗弄幾百上千萬粉絲神經與錢包的權威代名詞。

當娛樂明星逐漸走下神壇,體育明星也在褪去光環,流行文化的教化作用在一代又一代地交替變幻。

只要包括優秀老師在內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工作者們不斷成為「網紅」,當然會賦予幾乎是「娛樂至死」的視頻里些許的知識點綴。但是可能更多地,知識還只是視頻里的「飯後甜點」,娛樂與刺激,才是「主菜」。

四、寫在最後

當然,我們不以最大的惡意揣度別人。只不過,文化的教化,很大程度上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它不會告訴我們,它在十年甚至幾代人之後的核爆力量,也不會聲張它的任何一絲絲改變。

最近,侄子暑假,他和幾個同學來家裡玩,刷抖音必然是少不了的,他們口中的遊戲主播、網紅達人們的故事,如數家珍,讓我倍感與時代脫節。

在最近看的紀錄片《了不起的媽媽》里,媽媽們和孩子們的家常生活讓人沉迷。有好幾集都聽到,孩子們的理想是當網紅。

 

來源公眾號:奇偶派,講述商業故事,釐清商業邏輯,探索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