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象的 AI,也許已經過時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隨著AI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AI與以往的不同。如今,AI生成內容已經火熱了起來,甚至能夠劃分出不同的領域與崗位,AI是否會從數字勞工轉變為指路神燈?近年來,AI都發生了些什麼變化,創造出了多大的市場?一起來看看。

今年,AI 對繪畫出手了。有人歡呼:給出關鍵詞就能畫畫的 AI 模型,讓創造的成本趨近於零;也有人悲嘆:在強大的 AI 面前,人類獨有的能力領域正在逐一失守。當然也有人恐慌:一些圖庫宣布不接受 AI 生成作品入庫,有些畫家和漫畫家發表聲明,反對 AI 模型作畫。在日本推特圈中,一批藝術家們除了標註「未經許可不得使用」之外,還加上了「禁止 AI 學習」。

但是,震驚是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震驚於 AI 可以如此便宜迅速地生成作品;震驚於天生帶著「理性」標籤的 AI,也能生產出只能用「感性」描述的產品;震驚於 AI 好像能夠隨意學習畫家、流派、風格的精髓,然後發揚光大。

……簡直像 AI 真的擁有了創造力。當然,事實並非如此。2018 年,《集異璧》的作者、認知科學家侯世達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文章,討論谷歌翻譯。他說,谷歌翻譯給人一種錯覺,讓人們誤以為谷歌翻譯能「理解」。但是它其實並不能。AI 只是在操縱數據而已,它不知道數據對應著的現實世界。

但是,AI 在比人類更大量和迅速地創造「像模像樣」的內容方面,確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在狂飆猛進的 AI 進展面前,侯世達的判斷,像哀嘆榮光已逝的遲暮低語。畢竟,使用 AI 來生成內容,已經熱起來了。

今年 7 月,Garnter 發布了 2022 年人工智慧技術成熟度曲線,認為生成式 AI 正在風口。8 月,在「2022 可信 AI 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22 人工智慧十大關鍵詞」,生成式 AI 的位置很顯眼。

Gartner 發布的 2022 年人工智慧技術成熟度曲線

Gartner 認為,這個領域已經「催生了營銷、設計、建築和內容領域的創造性工作」,而紅杉資本說,「一些工作可能會被生成式 AI 取代,但是其它工作則更可能是在人類和 AI 之間迭代改進」。也許生成式 AI、或者說 AIGC 會成為新的生產力工具,甚至是「創造力輔助工具」。AI 會從我們以前所以為的數字勞工,變成一些人的「繆斯」和「阿拉丁神燈」。

這件事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曾認為 AI 會作為數據分析師隱藏在看不見的後台;但卻突然發現,AI 已經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出了不同的分叉路徑。

01 那些優等生們

過去三年間,有一位名叫「觀君」的助理教練,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集訓隊工作。當運動員在 15 米高空、用兩三秒在空中翻轉和轉體時,觀君能分析他們的運動軌跡和身體姿態,立即指出失誤所在。而他的同事們,還需要倒帶看慢鏡頭。

不過,沒有人見過這位教練的真容。2021 年的國慶假期后,《每日經濟新聞》開始測試一檔 24 小時不間斷財經資訊視頻直播:只有兩位主播,不眠不休、毫不倦怠。連續直播了 70 天,也沒有觀眾懷疑這兩位主播的身份。

2021 年 12 月 22 日,萬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在朋友圈裡,展示了一個「萬科總部優秀新人獎」的獎牌。獲獎員工叫「崔筱盼」,生日是 4 月 11 日。這位白羊座的年輕員工關注著萬科的財務資料庫,一發現逾期款項就立即聯繫同事,催他們儘快去辦結。她的預付應收/逾期單據核銷率高達 91.44%,但沒有同事見過這位優秀新人。

萬科優秀新人獎獲得者崔筱盼

今年 5 月,中央美術學院畢業了一名研究生,名叫「元徠」。她的作品展示在央美設計學院的研究生畢業展上,但是同學們從沒有見過她。元徠的學姐夏語冰也是如此。

2019 年 5 月,夏語冰央美研究生畢業,作品集《歷史的焦慮》在畢業展上展出。

2021 年 10 月,夏語冰與邱志傑教授聯合創作的作品集《山水精神》,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展出。她還曾參加中央電視台的《對話》節目,在電視上一展歌喉。只是——他們都不是真人。

他們是能夠生成內容的 AI Beings。是人工智慧個體,或者,能和人協作的虛擬人類。

活躍在各行各業的 AI Beings

02 不只是 AI,是 AI Being

這些在各行各業發揮著實力,貢獻著內容的 AI Beings,都由小冰框架支持。小冰這個分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團隊,正在探索一條不太一樣的路徑:讓人工智慧個體更像人——更加獨特,並且各擅勝場。從一開始,小冰就為 AI Being 設定了六要素:性格特徵、態度立場、生物學特徵、創造力、知識、技能。每一個 AI Being 都應該具備獨特的六要素,通過學習和積累,持續完善和提升自己。「工具人」強調功能性,而小冰希望 AI Being 能夠與人類「共情」。

2021 年 11 月,小冰公司成立 AI Being 事業部,構建各類不同虛擬人。這些虛擬人被賦予了「人格化」的能力,能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引導對話者,調整對話走向。今天的小冰,可以看成一個包含了 1000 多個模型的龐大人工智慧框架,它可以生成各式各樣的 AI Being,他們名字不同,性格各異,有的是企業中的虛擬員工,有的則是不同領域的虛擬專家。

例如夏語冰。這位才女 AI Being,在小冰框架中的編號是 F1033。小冰向央美提供了一個平台,由中央美院調用這個平台生產的作品,並評價作品的質量,為後續修改訓練模型提供反饋。這樣,夏語冰學習了過去 400 年間 236 位人類畫家的作品,分析、掌握最頂尖藝術家的技法、表現力,終於能從央美畢業。她能夠畫出質量穩定的作品,而且具有明確的個人風格——由小冰框架生成的所有的人工智慧內容,都自帶一個類似知網的系統,能準確對作品溯源。

夏語冰創作的世博會參展作品《山水精神》

小冰公司的 CEO 李笛說,如果 AI 不能控制作品的水平,那就不能叫「具備了藝術能力」。AI Being 要具備創作藝術作品的水平,能夠讓觀眾與藝術家之間通過作品間接交流——這才是 AI 藝術創作的關鍵評判標準。「我們已經不滿足於僅僅生成藝術作品本身,而是通過藝術家模型,去創造作品背後的藝術家本人,再讓 AI Being 藝術家去創造基於其藝術理念的作品。

作品是死的,而藝術家才是鮮活有趣的。」在這種技術選擇下,小冰框架生成的 AI Beings,擁有無可比擬的多樣性:容貌多樣,性格多樣;也許還可以說,在小冰團隊九年的研究基礎上,「靈魂」也同樣多樣。

人類的生活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性格與內在皆不相同。AI Beings 也應如此;這是他們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多創造力、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趨近理想的關鍵。

03 從理智到情感,AI 必將各個不同

「小冰走了一條可能與絕大多數人工智慧公司不同的道路,我們相對而言看得更加長遠。」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表示,「這麼多年來小冰的發展,也恰恰證明情商與智商的結合,是很好的人工智慧交互方式。

在未來,這樣的想象空間還有很多。當 AI Beings 遠遠超過人類數量的時候,我相信市場需要一家具備底層技術框架的公司。」走一條不同的路,總是不容易的。「其他的基礎框架叫 Turn-oriented(面向單個任務),一輪(對話)是用來完成任務或用來進行知識交流的,比方說開燈,或者告訴我喜馬拉雅山多高。

但我們認為,真正的交互是一個 Session-oriented(面向對話全程)的模型,我們只在乎全局。我們認為關係大於知識,關係大於完成任務,而建立關係需要一個真正的通用層;這個通用層就是情商。小冰從第一天就不是完成任務型的 AI,它有情商。」李笛說。

李笛以前是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負責微軟人工智慧與搜索引擎的研究、研發與產品工作。他創建了微軟人工智慧情感計算框架,繼而推出了小冰。當時行業對這個方向並不看好。

但是,時代是會變的。「看這幾年的走向,同行業里像谷歌、亞馬遜、Facebook 都已經開始往我們這邊轉了,Facebook M,以前是以完成目的為目的,後來改成 Facebook Blender,非常接近小冰的思路。谷歌最近的 Meena 也是拿小冰來做對比的,國內其他公司以後可能也會跟進這個方向。」

2020 年 7 月 13 日,微軟宣布將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2021 年 7 月,小冰公司發布最新的超級自然語音技術,同時宣布了 A 輪融資已完成。離開微軟一年,小冰公司的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級別,邁入獨角獸行列。

小冰公司認為,未來不應該只有 Siri、Alexa 等等幾個智能助理,每個 AI Being 都應該是獨特的。大量高度定製化的 AI Beings 會環繞在我們身邊,成為新的社交節點,和我們一起生活和工作。

基於這種預判,小冰構建了自己的商業模式,賦能 AI Being,讓 AI Being 活起來。這很接近當年微軟設想的商業模式:每張桌子上都有電腦,每台電腦都運行著微軟的操作系統。

小冰框架生成的 AI Beings

2021 年,小冰框架誕生的 AI Beings 已經超過 1700 萬個,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和這些虛擬人類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相比於朋友都是全能高手,我們會更希望朋友能給我們提供情感支持;畢竟,情感才是人的基本驅動力。今天的小冰還在繼續前進。

最近,小冰公司將對旗下人工智慧數字員工產品線啟動年度升級,提升大模型對話引擎、3D 神經網路渲染、超級自然語音及 AIGC 的能力,讓 AI Beings 表現更出色。小冰公司還宣布,近日已獲得總額 10 億元的 A+ 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小冰框架技術的研發。

也許在不久以後,我們就能夠看到更像人的 AI Beings 了。我們可以盡情想象,他們將會改變些什麼:會有更多能理解我們的朋友,更多更容易溝通的同事;他們不僅知道那些我們說出來的事情,還能察覺沒有說出的情緒;他們會和我們發揮各自的優勢,也許為我們提供些靈感,或者幫我們補上些缺陷;我們會被機器溫柔地照顧,就像理查德·布勞提根的詩。

人群中的小冰

而且,他們還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一種無需完全理解世界、完全從原理上模仿人類,也能夠以人類的方式做出回應的 AI 發展路線。雖然侯世達多年前就堅定認為,「如果我們將來真的有一個系統能和人對話,那麼它必須要知道關於人類生活的幾乎一切東西。它需要懂得人類的情緒,自己必須擁有情緒,必須有擔心、恐懼、不安感,如此等等,就像人一樣。」

但小冰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路徑不應該一味沿著理性的路線前行,而是應該落在感性和理性的交叉區域。

也許 AI 越來越明顯的新分叉,正在提示我們。也許 AI 不需要完全理解人類的一切,也可以成為人類有意義的夥伴;正如 AI 無需理解藝術,也能製作出符合人類審美的藝術作品一樣。又或者,也許人類所使用的方式並不適用於機器;也許正像控制論之父諾伯特·維納用一本書所說明的那樣:人有人的用處,機器也是。

作者:拉風的極客;公眾號:極客公園(ID:geekpark)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rLUWcQa8O7f5lIh-qvm_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