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股民的狂歡中,做一款人心所向的牛市指南?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牛市來臨,做好準備,不當風口上的豬,要騎上風口上的牛。

三百萬新股民進入股市,一百萬冬眠賬戶復甦。想必讀者們都聽聞春節后股市熊轉牛,一時一傳十十傳百,所有人都不想錯過這波剛剛開啟的牛市行情。

令人驚奇的是,投身這次狂歡的不止是原來的大叔大媽和中產階級了,90后的身影也悄悄在股市出現。因此,在這蓬勃的用戶市場中,正是PM探索熱點需求的新機會,也是打通新市場的新手段。

怎麼在股民的狂歡中,做一款人心所向的牛市指南?

筆者嘗試從以下角度作答——

  1. 理財市場環境
  2. 市場環境下的用戶需求分析
  3. 市面成熟股票理財產品
  4. 總結

一、市場環境

1. 青年超前消費意願強烈

據統計,30歲以下的群體中75%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低於6k。40歲以下超3成未使用過分期消費,但是感興趣。

90后成長於互聯網時代,支付便捷減弱了他們的貨幣觀念,在消費受收入水平制約的背景下,超前消費意願強烈,便捷化、即時享樂是其中大部分人價值觀的組成部分。

有數據表明,從18-40歲,超過七成人是有超前消費的意願的。所以說,如果存在一種超前消費,既能實現分期緩解收入壓力,又能實現「錢生錢」產生收益,那麼是不是正中這部分群體的下懷呢?

看上去雖然與目前市面上的網貸異曲同工,但是仔細分析——這部分錢是用來投資產生收益的,分期可以刺激手頭可支配資金不足的年輕人參與,也給有資金的用戶提供了一種相對低風險的選擇。

另一方面,這種方式是否有悖於某些政策,是否會對產品造成資金鏈漏洞,這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目前比較認可的是信用分加身份證認證配置額度的方式,可以從這個方向入手解決。當然這同時涉及到了證券公司、支付寶、信用評估、銀行、政策等問題,是選擇平台與券商合作,是平台引入第三方信用評估機制,還是自己申請執照,也是需要後面思考的,這裡筆者就不做過多闡述。

2. 大學生可支配資金增多,消費慾望增加,性價比之王

大學生強烈的消費需求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疏導下得到釋放,而傳統的消費金融一直缺失狙擊大學生群體需求的能力。而且大學生會向白領工薪群體轉變,這也是一個用戶增長的方向之一。

所以將這兩者以及上一條當中的超前消費結合起來,互聯網一體化炒股是一條合適的路線。

大學生市場隨經濟發展水漲船高,其2017年度消費規模已達到3800億元,18年在5000億左右。消費選擇品牌主要以周圍親友的使用體驗(口碑)為參考,或通過產品參數比對(性價比),網路kol的影響降低(廣告也是)。衝動購買比例低,線上分期是近半大學生必要時的經濟來源。

大學生優選京東白條和螞蟻花唄作為透支方式,信用卡滲透率低。生活水平提高,消費慾望增加,消費規模增大,但是經濟來源仍是大多數大學生頭疼的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會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所以還未踏入職場的大學生需要為自己額外的需求買單。

日常吃住學習等必要開支一個月800元足夠的(一線城市亦然),但是大學生平均可支配月生活費是1400左右,有超50%的大學生月生活費超過1200。這部分多餘的錢,大部分大學生選擇量入為出,只用其中一小部分進行娛樂,其他傾向於進行理性決策。單價超過800的商品,62%的學生會在購買前花時間詳細了解對比商品信息和價格。

正因如此,我們這款炒股產品所要做出適合大學生的是其可靠度和性價比。在中國股市規則和(大多數)大學生精打細算的習慣下,風險基本是可控的。

除去兼職工作等需要自主求職的高門檻賺錢方式,讓錢生錢無疑是一個更誘人更符合人性心理的方式,股票就是代表性的符合學生門檻的產品。想換手機、想出去旅遊、想買護膚品、想玩遊戲等,幾乎所有的大學生日思夜想,這是他們奮鬥的目標。如果存在一款股票產品可以低成本、低風險、合適收益來提前實現一部分,那麼企業能更快的打入大學生群體。

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的傳播意願更強,是品牌宣傳的一個有力支撐。他們對新產品和新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同時也會在生活中和SNS傳播使用體驗,會指導長輩使用潮流的手機app,會在親友詢問后推薦自己用過的產品。大學生群體消費標準大,品牌忠誠度高。大學生群體較為集中,方便企業切入管理。

另一方面,大學生可支配收入不高,存在衝動消費的可能性,資不抵債也會發生,政策輿論方面,社會和政府對大學生群體關注度和保護力度較高,容易對企業產生壓力。

3. 富足又焦慮的中產家庭,小心翼翼的投資心理

對超前消費持保守態度,分期付費的習慣尚未養成,感興趣程度不大,男性比女性更能「等待」,傾向於在打折促銷時購買產品,這是新中產的主要特點。他們月收入用於理財方面的2成左右,支出可控,房貸和教育方面不造成負擔。

另一方面,新中產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危機意識強烈,壓力感來源於社會競爭和自我要求,擔心不持續努力無法維持目前生活,傾向於成為優秀的人。這使得他們在理財投資上顯得小心翼翼,希望低風險實現資產增值。

近60%中產人群理財目的是為實現資產增值,中產階級通過理財實現資產增值緩解焦慮。有4成人群不願意花很多時間去管理理財,三成認為本金達不到規模,三成對理財渠道了解不多,兩成認為理財風險大不能接受任何損失。

這部分群體的主要投資方式在近幾年也開始逐步從傳統金融轉移到互聯網理財。互聯網理財降低了操作的繁雜度和投資門檻,提供了更多的理財選擇和資金保障,其中存取靈活的理財方式最受歡迎,

中產家庭理財特點:穩健,追求品質、高期待但低行動缺乏理財信心。針對這部分群體,可以誘導額度不高的超前消費令其逐步養成習慣,並提供一些績優股慢牛股做中長線的推送,能迎合他們穩健的投資心理。

4. 熱衷理財的8090后

8090后同時承擔著孝順父母與培育子女這兩副重擔,財富規劃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他們的經濟壓力。而成長與互聯網金融發展時代的8090后大部分懂得理性消費,並且藉助消費槓桿,邊透支邊理財。

每天上班前,已有39.2%的8090后理財用戶查詢過收益,並樂於分享投資回報滿意的時刻。60%的90後會對財富進行合理的規劃。90后已經足夠精明,9成會把衝動消費產生的指出控制在上限,收入管理意識增長,可以有效避免月光,保證生活品質。

雖然8090后不是傳統金融認定的高凈值人群,但這其中40%的人會使用1-3倍的年收入進行理財。而且這個群體相對有比較大的風險承擔能力,也樂於未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承擔一定風險。

對待8090后,要助燃其理財熱情,定向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建議(包括選股、高收益的理財規劃)、關鍵數據的分析(熱點板塊的新聞、自選股的異動和利好利空消息、機構主力是否介入或離開等等)、更多分享的渠道、更美觀的界面等。

二、需求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企業需要探索並整合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在繁多的需求中做加減法,根據用戶需求提出合適的功能框架。下面根據不同點用戶場景和用戶群體做出需求分析。

需求一:通俗的規則解釋 簡練的操作方法

我們想要找的目標人群中大部分是想要入股的新用戶。就像打遊戲一樣,這部分人群的當務之急是理解遊戲規則。而我們所要做的,是幫助文化程度不高的叔叔阿姨簡單化理解規則,同時能讓年輕群體更快速地上手,

需求二:趨利避害

無論是大學生、8090后、大叔大媽還是中產家庭,對本金的安全都是極其看重的,只有7成左右能承擔10%的損失,同時,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利益,所以大家對利益率也很關注,會在上班前下班時查看當日收益。

即使在牛市,投資者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指導,如何在盤整期間保持不被震蕩出局損失慘重,也是令用戶擔心的主要問題。

針對此點,不同的人群也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 相對敢於承擔風險的年輕人可以為其提供一些短線操作(回報率較高,風險亦然)的文章推送和選股推送;
  • 而相對保守的人群(家庭責任較重的中青年)則推送一些市場普遍看好的績優藍籌股做長線部署(較為穩健,有業績和市場支撐)。

還可以在用戶空閑時間(下班、放學期間)給用戶傳播股票知識——文章、課程、數據解析(技術面分析、主力資金、機構席位、龍虎榜等等)。

偏向知識教育型平台,傳播知識提供數據,類似通達信與教育產品的結合。亦或建立一個股票社區,供用戶互相交流股票相關信息,並進行一定地運營維護;

偏向理財社區,類似東方財富和雪球股票,這部分已經有兩個比較成熟的軟體了。

需求三:止跌止盈提示

股市是實時動態變化的,存在當日天地板的情況(漲停到跌停),這需要投資者不間斷的盯盤看股,但是朝九晚五甚至996的上班族在投身工作的時候沒有辦法兼顧股市,延伸開來。其實上學的大學生和閑庭信步的老大爺大嬸,也不想每時每刻盯著一根一直上下波動的線,也容易造成過度興奮而心力交瘁。

因此,可以在用戶下單時給提供一個止盈止損的範圍提示選擇,在收益或者損失達到預期時通過簡訊、微信或者郵箱(工作時間郵箱使用較普遍)方式來告知用戶,也可以讓比較大膽的用戶授權這種情況的代理買賣(可能有政策問題未顧及)。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重大損失同時也能及時獲利。

需求四:高手帶路

剛入市的萌新股民常常以韭菜自居,這部分股民是極為謹慎也是極為焦慮的,手握資金卻不敢輕舉妄動,很容易在市場的空頭和多頭的博弈()中迷茫,這部分股民是最需要看到甜頭的。

針對此點,平台可以走大咖分享(一些交易技巧) 或者散戶跟投(列出投資成功率較高的KOL供選擇)路線,類似雪球股票的組合購買(收取手續費作為盈利)。

隨手吐槽

作為股民之一,筆者也使用過頗多的股票財經軟體,不管是一時瑜亮的通達信和雪球股票,還是一些不知名的軟體,感覺都各有千秋,以至於現在手機里有四五個跟炒股相關的軟體。

也就是說筆者要想操作一隻股票,得先打開東方財富觀望最新的輿論和新聞,再打開新浪財經查看主力資金情況和KOL問答,然後進入自己的證券軟體買賣股票,最後打開通達信關注股票的異動。

如此循環,閑暇時逛逛雪球股票的社區,了解最新的股市動態。這體現了每個軟體有各自的特色,也是其各自的定位,無可厚非,但是這也浪費了用戶的時間和資源。

三、市場成熟產品

目前大多數理財社區是銷售導向

此類社區以廣大p2p網站的社區為代表,以宣導產品用戶答疑等銷售客服為主,以內容運營為輔,承載的大多是產品銷量的業績,售前售後環節各類用戶問題的處理。

而理財社區用戶的需求也大概可以分為這四個類別。不同的運營導向匹配對應的用戶需求。在具體的實現方式上是多元且綜合的。就用用戶激勵來說,用戶體系要有,運營手段要有,產品方面的配合要有。更像是運營去建立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其他路徑都為之服務。

產品和運營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太大的區分,關於社區的建設方向和運營重點、用戶的研究和引導應該達成一致多多溝通,然後分工去做不同方向各自擅長的事罷了。

筆者檢索了市面上比較受歡迎也比較成熟的產品,先在本文做簡要介紹,會在往後的推送中做深入的競品分析。

通達信:功能很多,數據也不少。新聞不夠全面,無法直接進行數據的交叉對比(比如同一機構席位的布局,這方面可能涉及機構利益),關鍵數據需要花錢。

盈利模式:增值服務(更多的數據 買賣檔位和隊列增加 資金流向 個人覺得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數據 對不熟悉股市的新手來說得到了也讀不懂 老股民也有自己的方法)

雪球股票:高質量的股票交流社區,整合了較多資源,裡面有很多新穎的模塊和多元化的投資方式(股票、私募、基金等)。平台有個分析的很好的文章讀者們可以戳一戳去看看。

(網址:http://www.woshipm.com/pd/291879.html

四、不成熟的小想法

筆者設想的產品定位——互聯網多元投資(分期、跟單、規劃)股票教育交流平台。

前期為不同人群開拓不同的炒股模式或者板塊,設計不同的入口,提供不同的內容推送,保障充足的數據入口,滿足用戶基本及預期需求,取長補短另闢蹊徑與市面的理財產品拉開區分度。

中期實現用戶興奮型需求,通過跟單、大咖指導和知識傳播幫助用戶收穫利益,找到符合自己理財風格的炒股方式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股友。

盈利:可以是toB為證券公司做面向用戶的開戶平台,toC做一個不買賣股票只提供數據以及其他教育服務的平台(難度較低)可以有其他的盈利(增值服務 廣告 付費產品),或者在目前成熟的產品上擇善從之並進行突破式的微創新

正如開篇所說,目前正處於牛市初期,所有股票軟體經歷了股災后都在卯足了勁吸引客戶,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從而火力全開去開闢自己的用戶群體,切合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以新穎全面的優勢拿下被忽略的年輕群體(大學生等),以可靠穩健的姿態爭奪老股民。

還是那句老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牛市來臨,做好準備,不當風口上的豬,要騎上風口上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