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地圖」會是地圖產品的下一個用戶增長爆點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地圖已經不僅僅作為一款工具存在,互聯網巨頭們正在探索「社交地圖」的可能性。本文將圍繞社交地圖的定義以及國內外的案例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定義一下什麼是社交地圖

首先,「社交地圖」它是地圖的一個發展形態,是地圖基於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及國內眾互聯網大廠及獨角獸公司關心的「本地生活」可以切入的細分角度。

其次,細分社交領域,又可分為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這兩個方向目前國外都有互聯網頭部玩家接盤,前者是Snapchat母公司Snap收購熟人社交地圖產品”Zenly”,後者是Google,已收購生人社交地圖產品「Waze」。

1. Google收購Waze

2013年6月,Google以上10億美元完成了對Waze的收購。這場收購是在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和社交巨頭Facebook的競爭下角逐成功的,也是Google那幾年少有的巨額收購項目。

Waze是基於用戶發展壯大的以色列互聯網地圖產品,靠激勵用戶上報有用的道路信息,也就是靠UGC豐富地圖信息。

但是Google為什麼要斥巨資收購Waze呢?

其一是可以強化自身社交移動業務,此舉可以為Google提升社交能力,在移動方面獲得一定優勢。

其二,Waze就像一個人肉交通狀況通知地圖,它在巴西、阿根廷、英國、美國、哥倫比亞、德國、秘魯等國都有大批忠實用戶。

UGC(用戶創造內容)模式在那個年代,Waze已經形成規模。並且在2011年的3.0版本里,起於地圖,不止於地圖,當時已經可見由」搜索-POI-導航」這樣的小閉環向本地生活app這樣的大閉環的擴展雛形。

Google的社交對於Facebook公司來說,可以說是不擅長科目,儘管有過社交領域產品的嘗試,但結果並不那麼理想。收購Waze,提升Google社交短板,加入自己的老本行:搜索業務,Google何樂而不為呢?

目前在疫情這段時間來看,Google收購社交地圖Waze后,能看到雙方已經交換了資源。

Google地圖加入了Waze社區的車主們在一線給出的實時路況信息,包括道路施工、路障、汽車追尾事故等。當然,Waze也融入了Google的搜索優勢,給用戶提供了更多便捷的信息查詢服務。Waze還加入了Google街景和精準的衛星圖,給用戶提供了POI更加直觀的方式。最近疫情期間,還與Why Hunger和No Kid Hungry合作,在美國地區增加了一些緊急配送食物點。

2. Google的Waze有這樣的特點

  • 你可以添加朋友,給你的朋友發送精確地址及到達時間。
  • 聲音導航。
  • 有高頻帶低頻的Waze社區。
  • 有一線用戶更新的最新人肉交通信息。
  • 你路線規劃中可以收到最便宜的加油站的消息提醒。
  • 鍵分享到Facebook社交平台。
  • 當你給Waze社區做貢獻時(如彙報實時交通消息),你可以得到點數,並且告知用戶幫助了多少周邊的車主。
  • 融入第三方 (Google, Bing, Yelp, YellowPages, Facebook等)。

當然了這些都是眼下的兩方資源互置后情況。

長遠來看,Google和海外打車產品Uber一直在虎視眈眈地盯著無人駕駛領域,Waze能不能給Google無人駕駛方向帶來相應價值呢?答案也是一定的。

3. Snap收購Zenly

Snap在2017年6月,以2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獎勵的方式收購了法國創企私人社交地圖產品Zenly, Zenly以無廣告,實時關注熟人位置、電量、對方地區天氣等讓溝通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的產品功能深入人心。Snap map更新后的版本也已經有了Zenly的影子。

左為Snap,右為Zenly

總結下,在Zenly上,有這樣的特點:

  • 看到好友位置、手機電量、對方地區天氣、行駛速度。
  • 看到好友是在家/在工作,zenly會根據POI給常待地點標籤化。
  • 給對方發送emoji,對方在後台將以PUSH的形式收到你的消息。
  • 想保留一些隱私?可以凍結位置/位置精確度模糊化。
  • 定位官方說法不耗手機電量。
  • 完全免費且沒有廣告。
  • 好友飛機安全落地提醒,包括查詢航班最新信息。

二、國內市場,社交地圖是不是偽風口?

上文說到國外的Uber,國內相對應的的則當屬滴滴,滴滴作為獨角獸公司,頭部BAT都有投資。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也是國內目前地圖產品前三。

百度在與滴滴的合作上可能更為廣泛,兩者發展聚焦都在出行優化和無人駕駛上。如果有了社交屬性地圖的加持,或許能增加用戶使用頻率,更好抓取路況信息。

除了這些,頭部互聯網公司加入社交屬性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優點:疫情以來,隨著BAT的push消息的增多,用戶的閱讀疲乏已經逐漸到來,隨著社交屬性的帶起,或許能給push的方向增加新鮮閱讀方向。

比如,媽媽晚回家,自己又跟媽媽不住一起,這時地圖給你發送了條推送「媽媽已經安全到家」會不會增加用戶打開APP呢?答案是一定的,這個產品方向有助於能拉新、促活的用戶增長戰略。

寫到這裡的時候,筆者發現高德地圖剛剛上線了新版本,重點推出了「家人地圖功能」。

還很貼心地告訴用戶如何使用,最後不忘提醒家人地圖使用中的「被迫用戶」產品可以關閉共享位置的功能。畢竟所有用戶都是爸爸,得罪了哪個都不好不是?

高德的切入點是相對符合中國市場的,基於三點原因:

    1. 地圖這種隱私性非常高的功能,對於家人地圖角度切入用戶,相比一般朋友,用戶更願意嘗試家人地圖。
  1. 中國父母和孩子之間紐帶相對較緊密,家庭黏性高,家庭意識強。
  2. 高德的用戶比例40歲以上及20歲以下的DAU(活躍用戶)相對25-35歲用戶佔比較少,這個功能有助於提升這兩類人群的拉新、促活。

總的來說,在微信中國用戶有1億用戶選擇「朋友圈3天可見」的時代背景下不難看出,用戶的分享欲、炫耀欲、朋友間點贊滿足欲、偷窺欲、社交欲等等都已經極大被限制住了,現在的微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成了當年的「手機通訊錄」。

地圖的社交風口不是空穴來風,就目前互聯網社交產品來說,社交屬性對於地圖LBS屬性來說有很大的使用場景及可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