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線「想法」,短內容場景是否與知乎相矛盾?本文作者將就此話題來展開論述,enjoy~
就在此前微博剛剛禁止了今日頭條對其內容的抓取,而微博CEO王高飛明確表示頭條不應該來微博抓取內容,而後腳又傳出頭條已經簽下了300位問答領域的大V,為旗下的悟空問答進行內容鋪路,由此可見目前市場對於能夠生產內容的大V爭奪又在進入新一輪的猛烈競爭。
而這邊的知乎也沒有閑著,就在8月25日,新版的知乎開啟了「想法」功能的內測,該功能模塊可以讓用戶發布以及實現短內容閱讀,這也是自知乎上線「知乎Live」之後的又一次重大變化。
幾方大戰表明,當前平台對於內容的渴求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這裡先不管各方諸侯的「圈人運動」,此次知乎做的「想法」則是從產品層面做出的改進,因此值得關注。
不過一直以來知乎主要以長內容深度閱讀為主,而短內容的閱讀場景似乎與知乎一直以來的深度閱讀有悖,因此這裡也值得討論的是,知乎上線短內容功能,是否是明智之舉?
為何知乎必須嘗試短內容
近期艾瑞諮詢發布了《2017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年度監測報告》,其中顯示信息流廣告在2016年達到了325.7億,並且將以每年50%的速度增高長至2019年的1400億。
而目前,幾乎所有擁有信息流內容的平台都已經加入了信息流廣告來分食這一市場,所有新聞資訊平台、微信朋友圈、豆瓣、甚至作為搜索工具的百度與谷歌也都變成了信息流內容分發平台,劍指信息流變現。
知乎首頁雖然同為信息流,但此前主要以長內容和深度回答為主。面對如此巨大的信息流增量市場,知乎也必須從中找到自己的機會,譬如此次推出的短內容信息流產品「想法」。而一旦嘗試成功,知乎後續的商業收入和估值也將跨過一個台階。
因此,在問答之外,推出獨立的「想法」也是知乎不得不,也必須去嘗試的事情。
「想法」憑什麼留住用戶
短內容信息流,屬於時間的戰場,知乎的「想法」要吸引更多的用戶時間,與自身平台結合,有著一部分的天然優勢。
1、關注大V們所發布內容
用戶此前所關注的大V基本都有過優秀的回答,是某些垂類知識領域的佼佼者,因此其「想法」內容自然也將是其知識分享的衍生,為了維持自身知識身份的形象,大V們分享生活八卦類內容屬於小概率事件。
用戶既然能夠關注這些大V在問答的動態,點贊動態,也必然會在此後關注其各方面的內容,諸如一個觀點、一篇分享文章等等。
2、演算法推薦內容
僅僅是關注已關注大V的內容,用戶很容易在短時間把信息流刷完。因此,知乎另一方面也已經在「想法」中加入了演算法推薦內容,用戶還可以對感興趣的發布者進行關注。
演算法推薦是知乎的優勢,其擁有用戶的搜索數據、瀏覽數據、點贊數據、關注數據等等,因此可以對用戶的喜好進行精準畫像,繼而為其推薦感興趣的內容,形成有效停留。
3、話題運營內容
目前知乎還在「想法」中採取了話題運營的形式,開闢了諸如「錯覺有意思」、「建築之美」、「冷知識」、「延遲攝影」等等頻道。
一方面,這種輕量級的討論有利於用戶參與其中,形成更多的UGC沉澱,另一方面知乎此前在運營「知乎Live」時已經有了垂類領域的運營經驗,而這也將更好的實現遷移,通過與各個熱點結合,實現用戶停留。
4、短視頻
短視頻是信息流之下巨大的增量市場,最新的艾瑞mUserTracker顯示,截止2017年5月,中國移動視頻用月活躍設備達到10.1億台,使用時長達198.7億小時,達到歷史新高。
當前用戶已經習慣在信息流中看到短視頻內容,因此知乎的信息流中加入短視頻內容,也將極大的提升用戶留存時間。
並且知識類短視頻也已經廣受關注,例如視知TV機構,涉及人文、財經、影視、女性等多個知識類內容,每月在微博獲得3億次播放,而這些內容天然與知乎契合,極為吸引用戶。
5、潛在大V的優質內容
此前想要成為大V則需要通過各種問答,獲得諸多點贊之後才有機會獲得關注。而在「想法」中,則給了很多有潛力的大V更多的關注機會,其優質的想法如果受到編輯認可,則有可能通過演算法等機制被推薦給更多的用戶,繼而形成關注沉澱。
「想法」的輕運營模式,也大幅降低了其輸出成本,這樣也給了更多有潛力的知識大V們,一個打破既有格局的機會。而此外,通過知乎Live、付費問答,這些大V也有機會實現全面的變現能力。
后入場的大V所發布的「想法」內容,也將成為吸引用戶的增量。
因此,「想法」模塊,是一個有別於知乎此前形態的新內容模式,更多的大V內容、演算法、運營、短視頻等等都將在這一形態中誕生,是一個萬物生長的生態,對於用戶來說其又有了一個垂類知識信息流的內容平台。
「想法」面臨有什麼挑戰
雖然「想法」有著用戶場景,但其想要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知乎去面對。
1、用戶閱讀習慣遷移
絕大多數用戶都已經習慣於閱讀深度的長文知識內容,而短內容依然屬於不同種類,因此用戶適應同樣需要一定的時間。
2、大V參與積極性
短內容的核心依然在於能夠輸出優質內容的大V們。對於目前的大V們來說,其都更偏愛於問答內容,而如何刺激這些大V發表「想法」,則需要讓更多用戶為優質的想法進行「轉發」、「鼓掌」,這是一個比較系統性的運營工程,需要知乎進行更多的思考與投入。
3、短內容氛圍養成
幾乎所有平台的短內容都以八卦搞笑類內容來吸引眼球。雖然不乏優質內容的存在,但短內容普遍給人一種與知乎調性不符的印象。
因此,如何將「想法」真正落地,還有賴於官方的自頂向下的整體引導,將其向知識內容進行引導,也讓看到「想法」的用戶,感受到知乎短內容的特性,其確實是一個與微博、頭條、朋友圈完全不同的產品,這需要平台一定時間的打磨。
結語
今年初知乎獲得了1億美元的D輪巨額融資,這也標誌著知乎有意成為一個迅速進化的平台。而此前知乎Live、付費問答、電子書城的推出,標誌著知乎正在逐漸超越「問答社區」這一原始標籤,逐步進化為一個泛知識的消費平台。
此次知乎「想法」的上線,表面上充滿矛盾,但這恰恰暗合了移動互聯網進化的規律,任何產品不進則退,而進化就意味著需要不斷否定此前成功的經驗,並在反經驗中重構秩序與規則,不斷試探並突破原有邊界,讓生存成為第一法則。
進化后的知乎究竟會變成怎樣?我們值得期待更多。
#專欄作家#
承哲,微信公眾號: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工具產品和人工智慧領域,擅長AXURE,興趣愛好看書,思考。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