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走心,電商走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聊聊亮哥對於O2O的一些觀點。雖然有些觀點,已經說了很多遍了,但似乎還是值得詳細的討論一下。

打算寫這一篇的原因,是因為知乎上有一個問題:「O2O模式是不是一個大趨勢,會取代傳統電商么?」我的回答很簡單:

O2O是服務業,電商是零售業

之後,有朋友表示這個說法值得商榷,他認為電商也是一種服務業態。對此,我的回復是:「服務走心,零售走腎。」也確實,這樣說太簡略了,確實應該詳細整理一下.

1、也許從來就沒有O2O

O2O究竟是個什麼鬼?

之前我似乎寫過很多的文章,在知乎上也有很多回答。如果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說法: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

這個說法對嗎?

我們都知道,O2O最早是在2011年8月被Alex Rampell提出的,作為Trial Pay的創始人,這個概念的提出是基於其分析了Groupon、OpenTable、Restaurant.com和SpaFinder公司后,發現這些公司促進了線上-線下商務的發展。於是Alex Rampel定義將該模式定義為「線上-線下」商務(Online to Offline),簡稱為OntoOff(O2O),這樣就可同其他商務術語一致,例如B2C、B2B和C2C*。

他定義的O2O商務的核心是:

在網上尋找消費者,然後將他們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它是支付模式和線下門店客流量的一種結合(其實,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發現」線下營銷的機制),實現了線下的購買。O2O商務本質上是可計量的,因為每一筆交易(或者是預約,比如在OpenTable上預約)都發生在網上。這同目錄模式明顯不同(如Yelp、CitySearch),因為支付有助於量化業績和完成交易等。*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整理。

但是,如果我們留心,會發現這幾年,被轉發無數的互聯網女皇在做互聯網報告的時候,從來沒有提到過O2O,但她的報告里有另一個名詞:

Online Places Market

而這個名詞背後的代表,通常列舉的是在中文互聯網世界中認為是O2O的部分。

所以,這件事情或許要換一個角度,究竟「O2O」是否存在?

而O2O到今天,也早已不是單純的Online 2 Offline,如果是的話,不管是點評的目錄模式,還是訂餐小秘書的預訂模式,又或者是美團的團購都應該隸屬於這個板塊,但實際上,做法卻完全不同。

如果我們再去看看目前市場上所有的O2O業態,我們會發現,大多數都和上門服務有關。

  • 洗衣:上門取衣物,洗完送回來
  • 美甲:上門美甲
  • 外賣:家裡點餐,上門送餐
  • 打車:一鍵叫車,上門接送
  • ……

這些業務,我們都會發現幾個共同點:

  1. 服務可以脫離原有場景存在(打車是個例外,但專車沒有例外)
  2. 大量的補貼去獲取新客;
  3. 維護常客需要更好的服務(外賣需要及時送到,打車需要隨叫隨到,美甲要常換常新,洗衣要乾淨便捷,等等)
  4. 利用了人性中「懶」這個缺陷。

所以,O2O究竟是不是一個商務形態,是比較難說的,在我看來,它更多解決了信息獲取之後服務獲取的即時性和可用性。

舉個餐飲的例子。

上海這兩年最出名的館子,是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在任何地方你都查不到它的位置信息,它只接受餐廳電話預訂,單價奇高,但預訂卻排到了半年之後。

網上披露的關於這家餐廳的信息其實極少,無非是關於就餐體驗的評測式文章。但由於是分子料理,採用配餐制,所以這餐廳沒有菜單,由於逼格高,私密性強,所以沒有地址。

這一切,似乎都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不知道在哪裡,不知道去吃什麼的餐廳,居然如此火爆。但是,它依然符合:線上獲取信息,線下體驗消費的O2O形態。

因此,我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O2O究竟是不是存在?還是說,只要是通過線上或線下獲取了信息,再反向到了線下或者線上體驗消費的都屬於O2O?」

但如果,我們帶入的是Online Places Market,似乎就容易理解OpenTable和Yelp的區別了,似乎就容易理解魔都的紫外線餐廳其實還不是Online Places Market,而外賣、打車、洗衣、美甲、團購卻屬於Online Places Market了——因為所有的交易環節在Online全部完成了,線下剩下的只有體驗。

2、O2O走心

TOG是巴西的一個家居品牌,在巴西的旗艦店,他們和宜家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線。TOG找一位設計師設計了他們的旗艦店,在這家旗艦店裡,你可以和三位好友聚會,可以就餐,甚至可以跳個舞,開個小Party,而如果你看中了其中的家居用品,就可以乾脆點直接買走。

松下在日本的體驗店也是如此,餐廳里的米飯是松下的電飯煲煮出來的,你可以在體驗店裡看電視、坐在松下的按摩椅里放鬆,甚至可以去洗手間體驗松下的馬桶蓋。

亮哥印象中,有一家餐廳(國內還是國外的記不得了),它的桌椅碗碟上都有碼(是不是二維碼不記得了),如果你用餐時覺得桌椅很別緻,碗碟很喜歡,沒有問題,手機掃碼,直接下單,然後就可以在家裡等收貨了。

這三個例子中,前兩個,體驗和交易都在線下完成了(線上或許也存在),而後一個,體驗在線下,交易在線上。

而他們的共同點都是:

重視先體驗,后消費。

先體驗,體驗的是產品、是服務,電商里也有免費試用。后消費,是在體驗過後完成的購買決策在交易環節的體現。

先體驗后消費的還有買車,買房等,因為實際的使用(試乘試駕、樣板房)可以促進消費決策。而影響決策的點,除了自身產品的特性、優勢之外,還有服務(4S的銷售話術好不好,售樓和物業保安的素質如何)

補貼,是所謂「O2O」拉新客的常態,而我們也會看到,一個O2O項目能否存活,並不僅僅取決於其拉新客的速度,更重要的是,用戶會不會復購,會不會常來。

這是一個連麥當勞都說「喜歡您常來」的年代,如果一個O2O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它燒錢就是有問題的。

而如何在補貼之後留住客人,很顯然,是你的服務到底好不好,當然,前提是,你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否具有強烈而廣泛的需求。

譬如說,上門推拿,也許師傅的手藝很好,可是用戶對推拿的需求,並不是一個足夠強烈且高頻的需求——即便放到大體量用戶來看,也是如此。

譬如說,上門洗車,也許洗車工洗得很乾凈,可是洗車的需求並不是每天都要洗,一周一次,兩周一次,一個月一次,都可以。

而更重要的是,以上兩個業務,你到了專業的店裡體驗會更好。

至於之前曇花一現的上門美髮,我只能說,效率太低,包括去年如火如荼的線上問診,相信我,醫生坐診接診的效率和準確性,遠比你線上語音或打字描述要好的多。而更重要的是,能在線上一問一答還等著回復的病患,一定是既不著急也不緊急的病患,為了這些弱需求,去佔用醫務工作者的時間,很傻。

當然,不管傻不傻,你還是會發現,決定這些業務能否生存下去的核心雖然在於需求的強弱和廣泛度,但關鍵是服務是否做的足夠好。

如果不夠好,那麼就是死路一條。

3、電商走腎

電商的一切,都圍繞一個核心:

交易額

當然,近幾年都換了新名詞:GMV

交易額也好,GMV也好,你會發現電商的促銷、活動多得令人髮指,你很少有機會看到京東不做活動,你很難相信天貓會放棄雙11。

電商的一切動作,都是為了要:

縮短購買決策的時間,希望你儘快下單,完成交易。

電商要的是「落袋為安」。

所以,它的一切設計,都是為了讓你腎上腺素飆升,好讓你管不住你的手指去點擊那個「立即購買」。

你會發現,一個電商平台要成功,最核心的因素是:

SKU的數量

在SKU數量面前,其他都是浮雲。

為什麼京東要賣書、賣衣服?為什麼噹噹、天貓要賣3C?為什麼一號店堅持賣生鮮?

「人無我有」是基礎。

我之前說,凌海對於市場競爭的判斷很牛逼,他說了市場競爭的三階段:

「產品競爭、營銷競爭、服務競爭」

每到達下一個階段的前提,都是上一個階段大家已經趨近同質化之後的選擇。電商是最直接提現這個競爭階段的業態。

  1. 首先,你得有我要的貨;
  2. 當大家都有貨了,那麼就看看誰的聲音大、活動多、價格便宜量又足;
  3. 當大家都聲嘶力竭做到了跳樓價,就得看看誰的服務更好,配送快,售後不操心。
  4. 而服務的質量,是由利潤來決定的。

如果我們望向零售業態,服務做的最好的,一定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譬如:奢侈品。如果你今天只是為了去買一瓶2塊錢的礦泉水,你很難去要求便利店的阿姨對你和顏悅色,和顏悅色是一個Benifit,但不是一個標配。

但如果你今天去買一輛哪怕15萬的車,銷售人員也會對你鞍前馬後,詳細介紹車輛的性能,給你準備水,希望拉著你坐下來聊(當然,部分熱門品牌,可能除外),並且,越貴的車,服務就越到位。

我們會發現,零售業態中,有一部分,其實是可以歸類到服務業的。

但放到電商的現狀來說,大部分電商做的並不是服務業的工作,這是一個現實。

因此,我會說,電商走腎,甚至零售走腎。

當我們在追求銷量的時候,所做的一切無一不是希望給足購買動力,完成銷售業績,不走腎,是玩不轉的。

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專欄作家#

張亮,微信公眾號:zhangleo198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乎大V,互聯網從業者;《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聊產品聊運營,偶爾深度。分享一切有益有趣的內容。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