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每天有 5 億人吐槽微信,有 1 億人在教我做產品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微信新版本發布后,每天有 5 億人吐槽,有 1 億人在教我做產品。

微信新版本發布后,每天有 5 億人吐槽,有 1 億人在教我做產品。

伴隨著這句自嘲,張小龍終於在今晚的微信之夜現身了,上午因為沒有張小龍而略顯沉悶的微信公開課 Pro 版現場,瞬間沸騰起來。

微信公開課越來越像蘋果的 WWDC 開發者大會,是一個連接微信、開發者和用戶的大 Party。而這場大 Party 往往因為張小龍對於產品的哲學思考而變得不同。

微信無疑是移動互聯網最偉大的產品之一,它的偉大之處不止在於龐大的用戶量,還在於對用戶的尊重,近 8 年來都能把「不打擾用戶」貫徹始終。這款月活超過 10 億的國民級應用,改變並且承載了無數國人的生活,以至於微信的表情包都能成為劃分幾代人的新維度。

正因如此,微信每次大更新都能成為刷屏級的事件,比如:不久前更新的微信 7.0 版本,開屏動畫的一句「因你看見,所以存在」,也會引發成千上萬種解讀但張小龍表示至少有 8 億人都不懂這句話。無論是這句文案,還是微信的產品理念,沒有人比張小龍更有發言權。

筆者整理了張小龍在 今晚「微信之夜」演講的幾個重點,除了對微信 7.0 版本的解釋,還涵蓋了微信價值觀、微信歷史、微信的原動力等等。

什麼才是一個好的產品?

張小龍在微信之夜上想要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產品。是有很多用戶,還是會讓人上癮?

張小龍說,當年使用蘋果手機的時候,會感嘆喬布斯是從哪裡獲得靈感做出這麼好的產品。後來發現蘋果很多的設計理念,來自博朗公司的設計師拉姆斯。

▲ 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

拉姆斯對設計提出了十個原則:

  1. 好的設計是創新的;
  2. 好的設計是實用的;
  3. 好的設計是美觀的;
  4. 好的設計是易用的;
  5. 好的設計是謙虛的;
  6. 好的設計是誠實的;
  7. 好的設計是耐用的;
  8. 好的設計重視每個細節;
  9. 好的設計是環保的;
  10. 好的設計是極簡的。

張小龍認為這些設計的概念,套用到產品上也是可以的。微信就是遵循這些理念,而這就是微信為什麼看起來與眾不同的原因。

張小龍說:我們的詞典里沒有「克制」。

有一些產品經理需要去獲取流量和變現,這樣他的工作和 KPI 就發生了改變,就不是在做好的產品了。除了提及蘋果,張小龍還感謝了微軟。因為微軟通過一些產品教會他什麼是好的產品。

張小龍覺得,他在 web 時代知道了什麼是好的產品,因此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會知道什麼是好的產品。張小龍也很理解大家,平時看廣告看習慣了,突然沒有廣告看會很不舒服。

他還解釋了為什麼微信的開屏頁不會有廣告。用戶花在微信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比花在與好朋友面對面溝通的時間還要多。因此微信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用戶當然不願意每天與好朋友聊天時,先看到一個廣告。

微信 7.0 版本其中一個大的調整就是 UI 變成了白色,微信的每一個大改版都會有很多用戶表示不適應。張小龍說,我們當然不會按照用戶的投票來決定是否要改,而是自己來判斷。在微信 7.0 內測時,他不斷在兩個版本之間進行切換,當他再也不願意切換回去,就覺得用戶也可以接受新版本的微信了。

微信始於一封郵件

網路總是有很多的傳言。有人說微信的起源是一封郵件,也有人說張小龍去過寺廟禪修。在「微信之夜」現場,張小龍承認了一個傳言,否定了另一個傳言。張小龍沒有去過龍泉寺,但微信的起源確實是一封郵件。

八年前的一天,張小龍向馬化騰發了一封郵件,建議騰訊做一款社交軟體。儘管在張小龍的最初設想里,這是一款少數人的通訊產品。

現在說起這封郵件,張小龍自己甚至會有些害怕。他總會想,如果那天出去玩了、打撞球去了,現在可能就沒有這個產品了。即使有另一個團隊做出了微信,但那也不是現在的微信了。

「整個過程起點就是一兩個小時,突然搭錯了一個神經,寫了這個郵件,就開始了。」

作為一個程序員,張小龍認為,在合適的時候就會有合適的想法出現在腦袋裡,但並不是等待就可以做出一款好產品。當時,微信的初始團隊還在做 QQ 郵箱,他們還專註於打磨 QQ 郵箱的子功能——閱讀空間。

在閱讀空間里,張小龍嘗試了很多的新想法。那時候博客還很流行,用戶可以在閱讀空間訂閱博客和文章。在訂閱之外,閱讀空間還有一個廣播,大家可以在廣播里寫一段類似微博的文字。但閱讀空間只是 QQ 郵箱旗下的一個子功能,這也導致閱讀空間的用戶是有限的。

在發完那封「改變命運」的郵件后,張小龍拉上了正在做 QQ 郵箱手機版——手中郵的團隊開始開發微信。在兩天的時間裡,團隊就做出了第一個初始版本。這就是微信的起源,在一開始,它被認為是少數人的溝通工具。

直到現在,偶爾看到微信誕生第十天時註冊的用戶,張小龍都會覺得很了不起,因為微信初期的用戶是非常少的。

事實上,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微信的用戶都特別少。即便如此,團隊當時仍堅持了一點:「一個產品如果沒有一個自然增長的曲線,你就不應該去推廣它。」

微信和簡訊的替代關係使得團隊並不敢從手機通訊錄獲得好友,他們後來選擇從 QQ 獲取好友,但團隊也不希望微信成為另一個 QQ,他們只希望 QQ 成為用戶的其中一個來源。

在張小龍看來,沒有批量導入,在自然增長之前沒有去推廣它是微信做對的兩件事。雖然這讓微信前期花的時間長了些,但微信起飛的時候卻是非常健康的。張小龍承認,和這樣一款產品從 0 一起走到 10 億用戶是很幸運的。

微信的原動力

微信的初心是什麼?

張小龍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提到這個詞,不過他用「原動力」來代替這個詞。做一個事情的原動力是什麼,張小龍認為這是內心深處的一種希望,意味著無論克服很多困難也要做到。

那麼微信的原動力是什麼,張小龍將其總結為兩點:

(1)微信作為一種工具,做成一個與時俱進的工具性產品

這已經不是張小龍第一次強調微信的工具屬性了。在 2016 年的微信公開課,他就表示「任何產品都只是一個工具」,到 2017 年,他又強調「一個好的工具應該有一個很強的屬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而 2018 年他表示「微信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在不久前騰訊員工大會,張小龍再次提到:

微信是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對用戶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對用戶來說是有意義的。

張小龍坦陳自己對於工具的偏執和熱愛,他回憶起剛畢業的時候親手寫完 foxmail 的時候,覺得有很強的成就感。他認為做工具本身就是一種挑戰,是很難做的一件事。不過張小龍也表示現在很多人不這麼想了,中國大部分用戶被迫拍接受不正常的用戶體驗,比如覺得開屏廣告是正常的。

垃圾信息不可怕,不知道這是垃圾信息才可怕。

張小龍認為好的工具應該像用戶的老朋友一樣,他不願意去破壞這種關係。但因為互聯網的迭代速度特別快,微信必須也要要變化,張小龍提到微信有一個口號: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為什麼是一個不是一種,張小龍的回答讓全場都笑了——如果用「一種」顯得很普通,「一個」就顯得特別了,其實這是一種直覺吧。

張小龍隨後解釋,雖然微信是一個通訊工具,但是他想把微信深入到一個人的生活里,微信做了一系列的突破,不是某種功能的突破,而是一個生活方式的突破。因為微信誕生在智能手機時代,所以可以做到很多 PC 時代做不到的事,這也意味著必然會貫穿一個人的生活,如今真的改變了超過 10 億人的生活。

(2)要讓創造者體現價值

至於第二個原動力,張小龍以微信公眾號的例子來解釋。他提到微信取代簡訊后,他發現如果只是取代了簡訊這個市場,如何更有效率的收到服務通知就成了一個空白市場。張小龍認為需要一種能力來避免垃圾信息的騷擾,並將用戶端和服務端鏈接起來,於是萌生出公眾號的想法。

馬化騰對此仍有疑問,這就能避免垃圾信息的出現嗎?張小龍回答稱:

垃圾信息自然而然就沒有了,因為這都是用戶訂閱的信息。

因此公眾平台的前提是幫助什麼樣的人來解決什麼問題,幫助那些擁有好服務的人去觸達他潛在的用戶,讓用戶更容易連接到他們。如果沒這個出發點,就會做成一個流量分發的平台,微信不想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張小龍總結出了這背後的原動力,就是要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比如:一個盲人按摩師通過公眾號和小程序等工具來招攬客源,那就不用再依靠某個固定的地點來服務,盲人按摩師一直在創造價值,但沒有這些工具,他的價值不能被更大程度地體現出來。

張小龍表示,不只是公眾號,微信生態上的不同產品,像小程序和小遊戲,背後的原動力也是一樣。很多人擔心一些運營動作跟微信規則衝突,其實微信的所有舉措都是在圍繞這個原動力。而目前互聯網中一些現象讓張小龍看不懂,他提到很多 app 的目標變成了去爭奪用戶市場,這是違背常識的。

他認為技術和互聯網的使命是幫助人們提高效率,而不是把時間耗在你的應用里。比如:資訊類工具,應該幫助用戶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有用的信息。

張小龍強調,他不會將停留時間作為衡量一款 app 的價值的標準,以前微信一個啟動頁面有句文案叫「放下手機」,這個觀點到現在也沒有改變。

小程序還在逐漸完善

三年前,大家還不知道什麼是小程序,那時候還是一個應用號。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做小程序,甚至可能一些代碼的介面跟微信也是一樣的。張小龍覺得這些並不是威脅,也不擔心這樣的競爭。因為每個公司的能力、性格不一樣,原動力也會不同。而微信小程序的原動力是與別人完全不一樣的。

張小龍還表示他們不會壟斷頭部的流量,即使是騰訊投資的公司,也需要遵循平台的規則,因為這樣才能讓生態健康發展。也許之前他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今後微信會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資源,對大家一視同仁。小程序還沒有做好就公布,其實這不是微信的風格。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壓力。

如果我們不公布的話,我們就會知難而退了。張小龍的團隊還曾經專門討論過:小程序會有多少種死法?

他們覺得小程序很難,但是非做不可。

為什麼小程序是未來?

因為相比 app 和網頁,小程序是這個年代最友好的互聯網體驗。做小程序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微信也花了三年來培育它。張小龍不希望大家把它作為一種流量紅利,而是一個讓創造可以展現價值的地方,讓用戶可以慢慢進來使用小程序。

他也承認,今天小程序還沒非常成功,還在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小程序的使用場景,線下是掃碼,線上是社交和搜索。如今社交做到了,但是搜索還在做。這就是小程序和 app 的區別。

app 沒法搜索到內容數據,每個 app 之間不是相連的。而在微信上,可以通過搜索直接搜到小程序裡面的內容。

還有一個大家關心的:小程序是否可以發通知?張小龍表示他們還在完善這個功能。

張小龍:我不滿意小遊戲

「讓小遊戲成為普通人發揮創意的平台,如果這個目標沒有達到,那麼現在平台上所有小遊戲都死掉我也不 care。」

張小龍在騰訊年會評論小遊戲的這句話還壓在很多人心裡,讓很多人惴惴不安。誰知道,在「微信之夜」里,他選擇了繼續開炮。張小龍直言,對於目前小遊戲做出的成績,他其實是不滿意的。他並沒有否認小遊戲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他承認「小遊戲走到現在,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是很不錯的,從遊戲平台獲得的收入也是超出預期。」但這不是小遊戲的原動力。

張小龍坦言「我們對小遊戲的理解和外界對小遊戲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外界認為遊戲套上了小遊戲的殼子就成了小遊戲。但對微信團隊而言,小遊戲應該是一個創意的平台,它可以承載各式各樣的創意。

用戶以前會寫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現在不寫了。小說雖然不寫了,但人們的創意並沒有消失。張小龍更希望小遊戲像一本小說,用戶進入小遊戲,就能感受各式各樣的情節。張小龍甚至希望小學生也能夠開發一款小遊戲,小遊戲會是小學生想象出來的世界,他的同學都能玩。

在越來越多的遊戲從業者入局小遊戲時,張小龍卻希望有更多沒做過遊戲的開發者進入小遊戲。在他看來,已經嘗試過遊戲創作的開發者想法是受限的。反倒是沒接觸過遊戲設計的人,更可能帶給用戶耳目一新的內容。

當然,微信會給創作者應有的回報,因為「創意得到回報,平台才有價值。」張小龍希望小遊戲和創意聯繫起來的心如此殷切,就差把小遊戲直接更名為「創意小遊戲」了。對張小龍而言,他始終希望微信平台的小遊戲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不是三連消的。

微信公眾號改版的效果怎麼樣?

在張小龍在台上演講的時候,無數公眾號都在現場或者屏幕前瘋狂碼字,比如正在寫這篇稿子的我,張小龍現場的一句玩笑讓我們很「扎心」:

(微信公眾號)一開始其實不是為你們準備的。

張小龍表示很多人看起來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不過紅利從來就不是微信考慮的一個範圍。他簡單回顧了微信公眾號的發展歷史,他提到早期公眾號 70%-80% 的閱讀來源都是來自朋友圈,不過幾年過後這種情況已經改變。

一是因為用戶接觸信息的渠道多了,而且很多公眾號內容沒有可持續性,這都會讓用戶粘性降低。關於公眾號打開率降低的消息在這兩年甚囂塵上,公眾號去年也做了不少改變,從改版「信息流」,到把「點贊」改為「好看」,將社交和內容傳播高度綁定在一起。

張小龍認為,通過社交推薦來或獲取信息,其實是最符合人性的。正如筆者在此前一篇文章中說的:

如今推薦演算法已經在互聯網無處不在,但即便在數據和演算法決定並主導著用戶看什麼的當下,微信依然更多相信人的意義,倡導人與人、人與內容間主動的連接。

至於被認為是「信息流」的公眾號改版,張小龍表示大家都喜歡把事情簡單的標籤化,把往下滑的展示方式都當做信息流。比如郵箱把所有文件放在一起就是信息流了嗎?其實只是把幾個文件夾放在了一起展示而已。

張小龍表示他考慮的並非什麼是信息流,而是要用什麼合理的方式來展示信息。那這些改版效果怎麼到底怎麼樣,這是兩千多萬個公眾號背後的運營者所關注的。

張小龍表示改版的效果不太明顯,不過雖然沒有明顯提高,但也沒有變得更差。張小龍也提到,公眾號改版只能提高用戶的閱讀效率,但對內容質量和吸引力不會有什麼改變,沒有好的內容做再多改版也沒用。

好的內容才是根本。

張小龍認為一個好的平台的責任是形成一種機制去鼓勵更多人去創造好的內容,比如:微信最近推出的洗稿投訴合議機制就是其中一種。因此如何鼓勵公眾號去生產更多優質的內容,是下一步最大的挑戰。

張小龍表示在公眾號上其實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微信也做了很多,比如去年推出的公眾號 app ,初衷就是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寫文章,但最後沒有達到這個目的,但大方向仍然是吸引更多人進來創作。

刷朋友圈是每日社交任務

張小龍沒有解釋什麼是社交,讓大家自己理解,但是他分享了自己對社交起源的理解。當人類成為群居動物時,社交就產生了,當時社交的最大訴求是個體不被一個群體所排斥,因此個體會去吹牛逼。現在大家發朋友圈,其實也是延續古老的習慣。

那麼溝通的本質是什麼?

張小龍認為,是把自己的人設,強加給對方的一個過程。他也是對於社交的一種想象。發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設通過朋友圈的方式,塞到所有的朋友腦袋中的過程。每一條精心挑選的朋友圈,都是在推廣自己的人設。

越是自己的短處,越是要發個朋友圈來強化它。

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寫出一大段很精美的文字,但是拍一張照片就比較容易。然而朋友圈記錄了每個人最真實的狀態,因此在 7.0 版本中做了發視頻動態的功能。

張小龍公布了朋友圈的數據:每天 7.5 億人使用朋友圈,平均每人每日 10+ 次打開朋友圈,總數是 100+ 億次。1 億人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

刷朋友圈已經成為每個微信用戶每天都需要完成的社交任務。它承載了中國人的線上社交,也是最高效的一個社交工具。

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朋友圈越來越多人在用?因為人的社交習慣和需求沒有改變。

線下的社交是很低效的,因為人們需要跨越時間和空間才能做到。而朋友圈是開放了一個新的社交場所,它像是你每天走過的廣場,每條朋友圈就像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人。每天刷完朋友圈,就像從廣場走過,也就完成了社交。

這樣一個高效的社交工具,大家很難離開它。但是朋友圈是一個公開的廣場,當好友越來越多的的時候,在朋友圈上的壓力也會很大。有人就因為社交壓力把朋友圈設為了三天可見。三天可見的開關也是微信里使用人數最多的開關,大概有 1 億用戶將朋友圈設為了三天可見。

在張小龍看來,三天可見並不會讓人降低發朋友圈的頻率,因為社交反饋被限制,這反而會讓人更勇敢地發朋友圈。在朋友圈進入人數持續增長的現在,張小龍也對自己曾經的產品做了個「如果」的設想。如果能把朋友圈重新設計一次,張小龍會把朋友圈和個人相冊分開。就算有相冊,相冊也必須是私密的。

在張小龍看來,朋友圈和相冊是兩個獨立的東西,只是不小心混在一起了。

朋友圈的反面,就這樣吧

張小龍認為 Twitter 是一個很偉大的產品,他影響了後來很多種產品的形態,例如微博。

騰訊也做過微博,在微博輸入框會有一個提示,提示文字是「你在想什麼?」

這其實是微信和其它應用的本質區別。因為微信是一個手機 app,它是跟著用戶走的。而用戶在使用電腦時,就只能看著屏幕。張小龍為此舉了個例子:「搖一搖」就不可能出現在電腦里,因為用戶搖不動電腦。

「人是環境的反應器。環境是什麼,你就會怎麼想問題。」

當你在電腦前,電腦就是你的環境,但你拿著手機時,手機就是你的環境,這是真實環境。你不是在回憶,你是在經歷。這也是朋友圈和之前記錄文字不同的地方,手機端是可以拍攝照片記錄的,而不是回憶。分享了那麼多的朋友圈,其實還是為了引出視頻動態。

在張小龍看來,未來幾年大家還是離不開朋友圈,但朋友圈可能無法代表未來的趨勢。未來大家可能需要一種更輕鬆的方式獲得回饋,同時用戶也能更勇敢地表達自己。在視頻動態發布的時候,有人說微信也開始做視頻了。

對此,張小龍並不認同,在他看來,視頻只是載體,而微信做的是社交。你不會拍很多視頻來記錄生活,因為視頻並不是用戶的需求。用戶是不會重複地看手機里的視頻圖片的,因為記錄和拍攝本身並不是需求。用戶是因為分享有意義,才會拍攝做記錄。

微信要做的事,是讓人能夠記錄他正在經歷、正在發生的東西。視頻動態的出現是為了一種更好的社交模式。

張小龍直言,微信沒有能力改變、培育用戶的習慣。他們有能力的是通過社交化的設計讓用戶獲得社交的回饋。

視頻動態是朋友圈的反面,它應該是真實的,不一定美好,但是真實。如果有細心的用戶,他可能會發現,視頻動態發布完成的按鈕不是發表,不是完成,而是「就這樣」。因為視頻動態就應該是真實的,就這樣。

對視頻動態這個產品而言,張小龍認為其最終的走向是讓用戶在壓力最小的情況下拍攝一些記錄自己世界的東西,同時用戶有足夠的動力去做這件事。所以後續微信會為視頻動態做更多的改版,讓更多人展示出自己真實的一面,同時也能獲得他人的認可。

微信也會給視頻動態更多的耐心,讓它成為一個生態。在張小龍看來,視頻會取代照片,成為未來更多被採用的載體。

張小龍表示「我覺得一個好的產品是不需要費那麼多口舌去解釋的。」不過這場原定兩個小時的演講,最終延長到了四個多小時,張小龍也調侃道:

所以我解釋了這麼多,說明我們產品做得真的還不夠好。但縱觀互聯網,已經很難找到多少做得比微信更好的社交產品了。

 

作者:星佑、李超凡、冷思真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x0DdTzGlSmLvse2TBYZi9w

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愛范兒,作者@李超凡

題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