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快成偽命題?共享圖書二次興起,但仍然命途多舛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共享經濟大火,沉默了幾年的共享圖書也重新回歸公眾的視野。但是並非什麼都能共享的,二次興起的共享圖書,日子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過。

2010年,公益性共享圖書網站擺擺書架和社會化圖書館青番茄橫空出世,一時引發共享圖書的熱潮,但共享圖書的路似乎並不太好走,擺擺書架運營兩年後就杳無蹤跡,青番茄在2013年開始嘗試轉型,最終也以失敗告終。而最近幾年,共享經濟的大火再一次把共享圖書拉回公眾視野,借書人、書巢等新一輩共享圖書平台相繼出現,但他們的日子依舊不太好過。

大起大落,擺擺書架和青番茄的過山車創業之路

2010年,第一代共享圖書創業者們開始大展拳腳,但誰也沒想到,在爆紅之後,等待他們的將是猝不及防的死亡。

一、寄情烏托邦,擺擺書架最終敗給公益

帶著「讓愛漂流在愛書人手中」的口號,2010年,擺擺書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此後因為網路紅人「和菜頭」的宣傳而逐漸為人所知。就模式來看,擺擺書架採取會員自願捐書與相互借書且書籍的快遞費由出借方自願支付的方式運營。也就是說,用戶捐出的書越多,獲得的積分便越多,能借到的書也就越多,在擺擺書架看來這是個雙贏的結果。

但是,問題也是出在這一模式上,慢慢地,這種模式開始變質,不斷的借書請求更像一種折磨,借書人花費時間和金錢來滿足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這已經是一種對身心都非常大的考驗,一旦有一個人破壞了規則,停止這件事,書籍越少,流通率也越來越低,最後就會陷於無響應的單方面借書請求。最終,擺擺書架無以為繼,在兩年後徹底死亡。那麼,擺擺書架究竟敗在哪裡呢?

其一,共享易陷惡性循環。在整個運營的過程中,擺擺書架只提供交流的平台,不需要負擔用戶借閱時產生的費用。與此同時,這種單向傳遞的共享容易出現斷鏈,一旦斷鏈,雙方都會產生不愉快經歷,尤其在圖書數量不多的情況下,這種斷鏈更是會對整個平台造成打擊。對於擺擺書架這種毫無管控手段的平台來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是輕而易舉的事。

其二,過於依靠用戶自律。擺擺書架認為,喜歡看書的人一般屬於素質較高人群,這部分人愛書惜書,書籍的損壞率不會像業內判斷的那麼多。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資料顯示,湖南省圖書館每月損壞書籍達百冊,每年流失500冊以上,讀者順手牽羊偷書的事情時有發生。與此同時,當用戶越來越多時,平台就需要更新、更多的書籍,而這一最關鍵的問題,擺擺書架並沒有解決,公益性的擺擺書架僅靠自願捐書顯然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借書請求,倒下是必然。

二、遭遇瓶頸后,青番茄轉型依舊難逃失敗宿命

青番茄於2010年8月成立,作為全球首家中文網上實體書圖書館,免費是這家圖書館最大的特色。用戶在註冊支付不同金額的押金后,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尺碼」借書,借閱本數從2本到10本不等。值得一提的是,除押金外,青番茄不收任何費用,借書和還書的快遞費均由青番茄承擔。如此有誘惑力的服務,令青番茄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版圖擴充到全國27個城市並擁有了100萬左右的會員。

與此同時,為了維持免費借閱的原則,青番茄還通過「每企一館」項目,為每一個企業提供選書、配書、薦書等一系列外包活動,短時間內,青番茄就已經創辦中石化館、富士通中國館、太平洋保險館、中國工商銀行館等近200家企業圖書館。

但問題來得突然又棘手,隨著會員數量的劇增,書籍周轉效率較低的問題凸顯,高昂的物流費用讓青番茄遭遇了非常大的發展瓶頸。於是,在2013年,青番茄毅然決然選擇了轉型。青番茄放棄了原先的網上實體圖書館模式,選擇了線下實體圖書館模式,啟動IN LIBRARY 咖啡圖書館計劃,通過與咖啡館等城市空間合作,為咖啡館免費提供可定期更換的優質圖書,建立城市小型圖書館。但現實往往很殘酷,青番茄最終轉型失敗,APP上的最後一次活動時間停留在2017年1月7日。從成功到遭遇瓶頸再到轉型,青番茄在共享圖書的路上其實面臨了兩個主要的痛點。

其一,短命的運營模式。一開始的青番茄,實際上更像是在做公益。線上借還書,線下快遞收書,不收借還書快遞費,只收取可退換的押金。再後來,青番茄開始利用廣告盈利,通過在書里夾廣告書籤來獲取一定收益。但這些收入對不斷上升的巨額快遞費和圖書更新成本來說簡直九牛一毛。也就是說,壓垮它的其實是越來越多的忠誠用戶,而青番茄一開始就在模式選擇上犯下了致命錯誤。

其二,盈利模始終單一。青番茄在意識到難以擔負高額成本后迅速尋找盈利模式,廣告是它的第一個嘗試,但這點毛毛雨顯然不能挽回頹勢。轉型之後,青番茄選擇了與線下門店進行合作,宜家、星巴克等都曾與其合作建立店內咖啡館。將圖書館搬到線下指定地點,可以說完全迴避了快遞成本,但隨之而來的實體圖書館運營成本等問題又讓青番茄無以為繼,最終倒下。從前後兩段過程來看,青番茄始終沒有找到穩定合理的盈利模式,沒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這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二次興起,共享圖書仍然命途多舛

隨著共享經濟的熱度不斷攀升,共享圖書正在逐漸回歸大眾視野,2015年書巢誕生,2016年借書人出現,2017年摩布圖書等眾多創業型平台出現,作為第二批走進這一領域的弄潮兒們又是如何思考共享圖書的呢?

一、步擺擺書架後塵 書巢折戟公益性共享圖書

作為一個社會化圖書館,2015年創立的書巢更像是一個圖書分享社區,沒有租金,沒有押金,沒有快遞費,也沒有借閱期限的書巢,用戶在書巢上可以免費借閱書籍,也可以捐贈自己的書籍。與擺擺書架相比,書巢的確在努力打破空間上的限制,努力讓愛書人進行更多交流,鼓勵人們以圖書為載體,線下見面交換圖書。在書巢,不只是單純傳閱書籍,還有類似微信朋友圈之類的社交功能。書巢開創的「互聯網+圖書社交」模式,讓它在一上線就獲得了大量用戶。

但情況似乎不容樂觀,書巢目前的官網動態依舊停留在2017年3月,借還書動態也已經全部消失。書巢雖然在努力擺脫擺擺書架的陰影,但它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問題。一方面,圖書社交是個很好的運營模式,大部分人都可以以書會友找到同好,但是書巢只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對用戶的審核力度不夠,鼓勵陌生人線下見面交換圖書,這其中的安全問題十分顯著。另一方面,沒有資金支持,公益的路走不遠,這一點,擺擺書架深有體會,所以,必須盈利才能活下去。

二、師從「青番茄」的「借書人」前景不太明了

2016年,「借書人」平台上線。用戶在平台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後,平台按照圖書的定價收取一次性的服務費和押金,押金一般是圖書的定價,服務費則包含了快遞費用。還書時,借閱者只需要繳納合理的磨損費,並將書快遞至指定的地址。

借書人完全吸取了青番茄的失敗經驗,將快遞成本轉嫁給用戶,而且,用戶還書時還需自願支付磨損費,這又是新的收入來源。對用戶來說,這是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方式,用戶和平台都心安理得。

但借書人最大的痛點在於前期借書成本過高,相比噹噹、亞馬遜等網上書城,買書比借書要划算不少,而且借書人承諾不插入廣告,所以其收入來源就只有磨損費和服務費,隨著圖書數量的增多,運營和維護成本也隨之上升,到時候要麼提高服務費,要麼努力開發其他盈利渠道,但目前來看,開發盈利渠道較為困難,畢竟共享圖書還在摸索的階段,借書人的前景依舊不太明了。

並非什麼都可以共享,共享快成偽命題?

在這兩次共享圖書創業潮中,擺擺書架、青番茄和書巢的失敗讓人印象深刻,借書人雖然及時吸取經驗,但前景依然不太明朗。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正在湧入共享圖書,但他們面臨的外部挑戰也越來越多,圖書共享無形之間正在成為一道偽命題。

其一,共享圖書正在面臨來自公共圖書館的挑戰。隨著社會福利的進一步提高,社會公共圖書館也開始走向「互聯網+物聯網」的道路。據了解,杭州市圖書館於2016年11月上線微信「悅借」服務,用戶只需在網上訂書,就能快遞到家,且快遞費相當低廉,最高只有3元。如果共享圖書創業者們沒有開發出更多的服務亮點,毫無疑問會敗給服務不差的公共圖書館。

其二,電子書的強勢進攻。根據噹噹2016電子書閱讀指數顯示,電子書用戶呈爆髮式增長,2016年用戶總量同比增長55%,超過4000。與此同時,電子書仍然因為依附於智能手機而越來越受歡迎,而且它具有快消品的性質,便捷程度是紙質書無法代替的。

目前看來,共享圖書還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想要成功,單靠對書的熱愛是行不通的,並非什麼都可以共享。當然,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也許是共享圖書創業者們還未找到一個合適的模式,失敗未必是壞事,前輩們的經驗大大降低了後輩們的試錯成本。2017年,共享圖書領域又湧現出BOOK++、摩布圖書等創業平台,讓我們拭目以待。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4人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