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危機中的共享單車,還是「新四大發明」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今時今日,陷入現金危機中的共享單車,還能稱之為「新四大發明」嗎?

  • 4月3日,美團收購摩拜單車。
  • 6月1日,有消息稱ofo資金鏈緊張,開始大規模裁員,COO張嚴琪帶領的海外事業部已解散。
  • 6月11日,《財新周刊》報道稱ofo目前欠款15億元,押金餘額僅剩35億元,挪用押金或超百億。
  • 6月15日,ofo取消了所有城市的信用免押金,用戶必須購買95元福利包才可享免押金騎行。

毫無疑問,共享單車這一行業,已出現了嚴峻的「現金危機」,就連曾經平分天下的摩拜與ofo,恐怕也難以倖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互聯網上流傳出了「新四大發明」的說法。

高鐵、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共享單車,這四項技術確實給許多人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隨著媒體的傳播,讓「新四大發明」成為了網紅辭彙。

從含金量角度來看,高鐵無疑是中國高科技工業的一面招牌,彰顯了中國製造的技術硬實力;移動支付與電子商務,也從金融技術與人口紅利等維度構成了行業壁壘;而旨在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的共享單車,始終存在著爭議。

在吳曉波前幾天的公開演講中,他罕見的發了脾氣,以篤定的口吻對共享單車展開批判。相信他的疑問,也代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讀者內心:

今時今日,陷入現金危機中的共享單車,還能稱之為「新四大發明」嗎?

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一把雙刃劍

共享單車的理念自從誕生之初,就受到了所有投資機構的青睞。

關於出行領域的大蛋糕,有著滴滴的例子擺在眼前,沒有哪個投資方願意眼睜睜的看著它被別人切走。平心而論,共享單車的出現,確確實實的方便了城市用戶的出行。以往一兩公里的路要走半小時,而打車又不划算,騎上共享單車就能輕鬆搞定,還不必擔心車輛的安全,價格更是便宜到幾乎不要錢。

因此,共享單車迅速獲得了人們的歡迎,並以井噴式的速度佔領了大街小巷。

燒錢大戰截止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了兩級格局。至此,人們還以為摩拜與ofo的雙巨頭對抗走勢會持續下去,形成如阿里與騰訊一般的拉鋸戰。

可是,當時我卻不這麼認為,我始終覺得市場還會出現攪局者,因為這個行業實在門檻太低了。果不其然,2018年剛剛過半,摩拜與ofo都分別陷入了現金危機,而扮演第三方挑戰者的哈羅單車,以火箭般的速度竄起,嘗試著發起彎道超車。

這暴露出了共性單車最大的軟肋——缺乏核心技術,難以形成行業壁壘。

單車的製造研發,是由上游的工廠批量生產的,而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又是依靠資本燒錢推動的。反觀那些估值一再飆升的共享單車企業,唯一掌握在他們手裡的只有用戶資源,用戶資源能否取得變現還遠遠沒有得到驗證。

在風口期,或許能夠不斷融資扛住壓力,但是缺乏長期盈利的自我造血能力,使得摩拜與ofo兩個曾經繁榮一時的品牌都陷入了困境。

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 一方面,依靠著簡單直接接地氣的優勢,得到了資本的青睞,實現快速的擴張;
  • 而另一方面,在面對後續更強資本加持下的挑戰時,又顯得捉襟見肘,窮於應對。

此時此刻,摩拜與ofo能打的最後一張牌,就是用戶忠誠度了。而用戶的忠誠度在資本市場面前是不堪一擊的,通過燒了幾百億培養出的用戶粘度,本該在最危急的時刻成為「品牌的護城河」,可是,在這場「燒錢大戰」中獲益最大的用戶們,似乎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袖手旁觀

沉默的用戶

每一位嘗試過共享單車的用戶,無論是否認可,都會承認它的便利性。

得益於鋪天蓋地式的投放量,中國一二線城市裡,共享單車的覆蓋速度快得令人咂舌。從最初的互聯網從業者跑去嘗鮮,到後來大爺大媽們也學會了騎車買菜遛彎,「量大管飽」的共享單車滿足了人們短途高頻出行的剛性需求,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尤為有趣的是:曾經猖獗一時屢禁不止的「載客摩托車」,在共享單車掀起的「燒錢大戰」中全面潰敗,幾乎一掃而空。各個地鐵口前的「摩的」師傅們統統改行,這些與城管鬥智斗勇了十幾年的「老油條」,主動退出了這場看不懂的戰爭。

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共享單車都不要錢,隨便擺在那任人騎,價格那麼便宜賺個啥子哦?這個複雜的問題。

其實,這不怪他們,因為共享單車的投資方也沒想好。風口之下,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融資無果后又以迅雷之勢倒下。

騰訊科技發布了一份「共享單車死亡名單」,在短短兩年時間裡,中國市場已夭折了數百家的共享單車品牌。伴隨著這股死亡風潮,對於共享單車的詬病也開始甚囂塵上。

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戶們反映「共享單車越來越不好騎了」。有的車型騎起來很輕便舒適,有的車型就顯得又沉又費力,給用戶造成十分糟糕的出行體驗。當一窩蜂的「爭相騎車跟風潮」褪去時,應該比拼體驗上的對決,用更好的騎乘感來征服用戶。

可惜的是,由於新興品牌的強勢入場,驅動著各大公司為了保住市場,又繼續打起了價格戰,控制成本,一再忽視用戶體驗。

2018年3月,ofo通過抵押單車所有權的方式 ,剛剛從阿裏手中拿到了17.7億元的E2-1輪融資。這筆錢看似很多,可是據美團收購摩拜時曬出的財務報表顯示,每個月摩拜就要虧損5-6億。

因此,對於與摩拜市場體量接近的ofo,這輪融資也就只能燒三個多月而已。

連傳統巨頭們都手頭吃緊,面臨著資金鏈緊張的風險,哪裡還有人願意花大價錢去改善用戶體驗呢?

緊摳成本,控制ROI,成為了各大共享單車品牌活下去的唯一法寶。

用戶總是健忘的,當一款App不能給他們帶來舒適的騎行體驗,價格又沒有足夠的優惠折扣時,沉默的按下「卸載」轉投他家,其實沒那麼困難。

管理!管理!還是管理!

加強管理,聽起來像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在我們的實際經營中,每一個企業無論興衰,都離不開「管理」二字。

共享單車這一行業,自從誕生之初,就面臨著諸多管理上的難題。

首先,就是線下市場的粗放式管理。

本就不寬敞的人行道上,常常被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佔據了70%以上的空間,東倒西歪的擺放,使得正常走路的人們舉步維艱,心生厭煩。上下班高峰期的寫字樓附近,一輛輛爭相穿梭的共享單車,以驚心動魄的方式闖紅燈搶速度,把汽車都「憋」得無話可說。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的安全問題也屢遭詬病。為了解決「車輛損壞嚴重」的負面現象,企業選擇了更加瘋狂的舉措——加大線下投放量,頗有一種「以毒攻毒」的味道。

過量的投放,影響到了市容環境,許多地方政府開始介入管控和限制投放數量。北京市交通部門就曾表示要解決粗放式管理,限制共享單車增量,並進行減量調控。而各個城市裡的「共享單車墳場」,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其次,是公司內部管理層的混亂。

ofo創始人戴威一度信心滿滿的認為,自己可以單打獨鬥的撐下去,他還特意算了一筆賬:

ofo自行車的成本不到300元,若按照12個月報廢來算折舊的話,每天的折舊不到1元。每個運維人員大概負責300輛車,一天薪水100元,平攤到每輛車上,一天的成本也不到1元。總體算下來,依靠每輛單車約5~10元的租金收入,能夠維持70%~80%的毛利,並不需要讓資本主導。

因此,在與大股東滴滴產生分歧的時候,滴滴派駐共享單車企業ofo的三名高管便同時「休假」了。

17年裡曾經有過一段摩拜與ofo商談合併的傳聞,後來無疾而終。而在接受了各方資本的助推后,摩拜與ofo都不得不繼續在「免押金、免費」的道路上狂奔,距離租金盈利的最初目標早已漸行漸遠。

海外市場的開拓,到底是給誰看的?

選擇向海外擴展,是各大共享單車品牌的一個戰略方向。誠然,在國內競爭壓力大的情況下,App選擇出海不失為一招秒棋。可是,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單靠資本燒錢來運營維護,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ofo海外事業部被爆解散的消息,雖然官方出面否定,但是通過各大榜單來看,ofo並沒有太多的海外市場份額。西雅圖交通部門共享單車項目負責人Kyle Rowe,接受華爾街見聞採訪時,毫不客氣的說:

在經歷了至少半年的海外拓展后,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共享單車公司,在美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規登陸。甚至在尚未向政府提交申請的情況下,就開始了佔道投放。

日本對單車停放限制很是嚴格,違規停放單車就會被拖走,而罰金高達5000日元,基本否定了國內共享單車模式的可行性。被寄予厚望的新加坡和印度,也遭遇了當地本土化品牌oBike、OlaPedal、Yulu的堅決對抗。

不客氣的說,大多數共享單車在海外的新聞成績,更像是給國內看的,沒有足夠聚焦於當地用戶的本土化需求。

想要在海外市場開拓,就要根據地區國情和文化差異來迅速調整,實現快速滲透。像是在前幾年的東南亞地區,系統工具類的中國App大受歡迎,而後沒過多久,就迎來了應用產品與內容爆發的高速增長。到了2018年,資訊、攝影、音樂、視頻、遊戲類的產品開始突飛猛進,一再刷榜。

面對這樣瞬息萬變的局勢,就要求企業必須把控產品布局節奏,聚焦於當地需求。

以我們豪客互聯為例:16年運用系統清理類產品Super Cleaner和系統安全類產品Hi Security快速打開市場,上市一年下載量就超過了1.2億。隨後,我們在17年底調整方向,發布了Candy自拍相機等App,連續登上了巴西、阿根廷、泰國等國熱門攝影類App榜單第一名。

通過量身定製的海外本土化策略,我們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激活用戶近4億 ,覆蓋全球近200國家和地區。

相反,單純把中國的共享單車搬去海外,而忽視了身材、體能、習慣等因素,動輒幾十個國家的宣傳聲勢,結果單純幾萬輛的投放甚至還不如國內一個城市多。要知道,前幾天武漢市政府剛公布,僅武漢一個城市的共享單車數量就高達103萬輛之多。花費不菲的運營成本,是否明智呢?

在我看來,這樣的「出海」,恐怕實驗性質要更強烈一些。

從迅速過熱到趨於變冷,遭遇現金危機的共享單車,是否還能被稱之為「新四大發明」,其實並不重要了。本質上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出行終端「最後一公里」的事情,為什麼最後會一再出現「過山車」的情況,恐怕更值得我們深思。

無論是深耕國內市場,還是要出海國外,我們的App廠商都更應該把目光放在用戶身上,完善自己的商業模式與管理把控,而不是陷入被資本裹挾的燒錢大戰之中。

#專欄作家#

孫良,微信公眾號:Jedi-s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豪客互聯CEO,關注互聯網行業動態與企業戰略布局。擅長企業戰略分析及移動應用出海技巧分析。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4人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