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游「暗扣」的灰色產業鏈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摘要 :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搶佔手機黨碎片時間的手游似乎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然而生得快,死得也快。在大遊戲商獨攬天下的時候,很多小團隊則生存的十分艱難,相比於端游普遍 2到3年的生命周期,手游的生命周期一般是半年到2年,因而不少手游商開始利用各種手段瘋狂吸金,在還尚存的時候賺足快錢。

「暗扣」的灰色產業鏈

無聊的時候打開手機,總有幾款喜歡玩的小遊戲,這些遊戲在下載時基本上都打出「免費牌」,然而就在這些看似不要錢的背後,卻有不少又深又隱蔽的陷阱,等著用戶跳入。

手機無端被扣費,也稱為「暗扣」,這種現象即使曾多次被病垢但仍然屢禁不止。而造成暗扣的原則多是因為在手機下載的遊戲中被植入了惡意扣費代碼。所謂惡意扣費代碼,行業內俗稱「黑碼」,即是內置在下載的遊戲中,一旦出現惡意扣費代碼,不用通過用戶審核便直接扣費,且可以屏蔽掉通信運營商(如10086)發送的收費提示簡訊,而通常一個用戶只會扣取2-4元左右的費用,所以神不知鬼不覺,如果不通過查詢電話消費記錄根本無法知道費用是何時被扣除的,可對於使用惡意代碼的公司來講,用戶數大量的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那這些「不懷好意」的扣費代碼是如何通過遊戲進入到手機中的呢?

首先,遊戲開發者從SP(手機生產運營服務商為用戶開發和提供的服務)手中購買計費平台,並將現成的扣費插件添加到遊戲應用程序中,這一步沒有任何技術難度。

第二,為了誘騙用戶下載,開發者通常都會選擇熱門遊戲作為篡改對象,例如一度非常火的《植物大戰殭屍》、《捕魚達人》、《水果忍者》等等。

第三,開發者把偽裝好的遊戲上傳到第三方軟體應用平台。

由於安卓開放底層代碼,而且上面的第三方軟體平台與手機論壇魚龍混雜,對軟體安全的把關力度不一,甚至有的不驗證,因而這些惡意遊戲在安卓平台上「瘋狂流竄」。

而這種方式,其實就是曾經一度被「嚴打」的SP灰色產業鏈,轉戰手遊行業后的死灰復燃。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條龐大利益鏈條從SP公司到開發者再到第三方應用市場。SP公司負責提供扣費代碼和渠道,開發者負責添加插件和推廣。當用戶通過SP渠道產生信息費后,添加插件的開發者便能拿到信息費的28%。SP公司則賺取中間差價,拿個20%,

由於傳統的SP行業因嚴打而越來越不景氣,所以一些規模較大的SP公司轉行在做吸費APP,另外,小爆還了解到,SP公司自己也會選擇一些下載量較大的知名遊戲,在其中添加吸費插件后以漢化版、破解版等名義直接推向第三方市場。每當用戶下載一次,就付給第三方市場1.5元。從龐大的用戶數來看,第三方市場在利益鏈條中的收入也十分可觀。

防不勝防的消費陷阱

雖然手游在研發和渠道上讓不少遊戲商大量燒錢,但怎樣變成賺錢利器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一款遊戲的常規付費通常有三種:付費下載、內購增值服務、購買遊戲中所需的消耗品。而非常規付費卻太多了,引導消費無意點擊的一則廣告就能讓你消耗不少大洋…..甚至一些帶有「老虎機」「炸金花」等性質的手游也有意利用玩家的賭博心態伺機撈錢。

以去年一款很火的「換皮手游」《澳門老虎機》為例,手游矩陣的文章《圈地殺豬,一款免費老虎機手游的撈金之路》也曾對其進行過揭秘,今天小爆簡單來說下它是怎麼「撈錢」的。為什麼說是「換皮手游」,因為與《水滸傳:老虎機》除遊戲的圖標和遊戲名稱更換以外,遊戲內容幾乎未變,但下載費用卻需要6元,而即使要付費也有不少人在玩。

首先,光聽名字「老虎機」玩家們就會聯想到那個讓人一夜致富的神奇機器,同時也給出玩家們暗示:遊戲中的虛擬幣可以兌換現金人民幣,這一點便讓「想賭錢」的用戶有了十分想下載的動機。

另外,在遊戲的介紹下「下載給好評,返還10元話費」也讓用戶覺得下載反而會賺4元,完全無壓力。

可此時問題也來了,玩家如果想獲得10元話費返現,就必須先加入該遊戲的官方QQ群,並且用手動截圖的形式,發送群里的客服,客服在第二天給用戶提供的手機號充值。

當然這不是重點,別忘了同其他遊戲不同,這裡的用戶都是指望來「賺錢」的,一旦你加入了該群,客服就會不斷的向你「灌輸」只有成為VIP,才能參與一些只能VIP才能參與的活動,來「賺錢」。比如:每月最高遊戲得分排行,世界盃競猜等。而VIP的價格是:一次最低充值648元人民幣。

利用人的貪慾心理,不斷的強調VIP用戶的福利,來吸金,而想要「賺錢」的用戶也只會越陷越深。

泄露並出售用戶信息

去年一款名為《瘋狂來往》APP,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偷偷攝錄用戶的行為並自動上傳到優酷,甚至出現大量的露點視頻,引起了用戶的不滿。雖然在阿里強大的公關下此事最終像沒發生一樣過去了,但卻真實反映出了手游的安全隱患,並且除了《瘋狂來往》《水果忍者(中國版)》外、連微信圈算命測試等手游皆被接連曝出藏有泄露用戶私隱的隱患。

如此讓用戶在沒有隱私的情況下「裸奔」,不禁讓人後怕,手機遊戲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取了用戶的隱私?

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惡意扣費代碼,在造成用戶被扣費的同時,也會消耗流量,讀取隱私等,業內也將這種行為稱為打包黨。

第二,手機遊戲調用過多許可權也會導致用戶私隱泄露。360互聯網安全中心曾發布數據表示,有近四成的手機遊戲存在調用過多許可權的情況,導致通訊錄、簡訊等用戶敏感的數據被隨意讀取。

第三,用戶的手游付費主要通過簡訊代碼、銀行卡、平台虛擬貨幣、充值卡等方式進行。相較於充值卡和平台虛擬貨幣,短代付費和銀行卡的漏洞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過後台截取短代付費信息和賬號信息用於出售。

然而,信息泄露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通過這些信息與數據,可以分析出用戶在遊戲內的消費習慣,而這些將作為手游公司吸引投資,尋找廣告商與合作夥伴的重要「籌碼」,越詳細的信息就會對應越精準的的廣告投放,再想想玩遊戲的過程中,你常常會被推廣的廣告騷擾到,而只要一點擊進去,就會面臨被扣費的尷尬,原因就在此。另外,如果一旦某遊戲停止更新或關服,這些用戶資料被打包出售,也可以被賣個好價錢。

如此看來,對於成本和門檻都相對較低的小遊戲來講,只要「擁有」少部分玩家,就可以「養活」一整個團隊,這也讓很多站在門外的「愛好者」垂涎欲滴想要一試,然而這種靠賺快錢留下來的團隊又能生存多久呢?或許,他們根本不曾考慮過生存時間長短的問題。

 

作者:爆料匯

來源:百度百家

原文地址:http://tanhaisheng.baijia.baidu.com/article/4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