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電信,IT還是互聯網?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導語:對於運營商而言,互聯網思維太遠。能用IT思維看世界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IT思維對於錯誤的包容,是對電信思維過度關注穩定性的調整。電信思維和IT思維,是做事和執行的不同模式,只是如今為應對快速變化,響應市場需求,不可能等到一切規則都明確,必須邊做邊想,在摸索中行進,這時IT思維更適合變化的新常態。

還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未來提供通信基礎設施的也是IT設備了,如果仍固守電信級服務質量的目標,做起來會不會太吃力?速度和質量,是這個時代選擇了前者。更多內容請看鈦媒體作者,運營商從業者寧宇的獨家解讀:

上篇:從電信思維到互聯網思維

2014這一年裡,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對「互聯網思維」奉若神明。同樣身處信息化領域,運營商卻似昨日黃花,越來越苦逼。因此在運營商內部,會體現出對「互聯網思維」更特殊的渴望和追求。

互聯網思維是什麼?運營商做互聯網,到底缺乏什麼?這是運營商人苦苦思考的問題。而這種思考模式本身,就是典型的電信思維,因為我們仍在試圖以一種概念性、規範化的方式,來理解互聯網思維。

什麼是電信思維

首先,電信思維是以產品為中心。

無論運營商和他的設備製造商如何表白多麼以客戶為中心,不爭的事實是:通信產品和業務的研發主要是技術驅動,是研發人員想象客戶需要什麼產品。設備商也好,運營商也罷,只能在產品的基本形態範圍內開展工作。

所以,電信思維一定要把概念、定義、範圍等說清楚,然後再圍繞這個話題深入下去。至於這個圈子的範圍,大家一開始就要協商好,否則難以啟動後面的工作。

其次,電信思維是穩定壓倒一切。

我雖出身非郵電,但自打進入公司,就一直被「電信級的服務質量」洗腦。7*24小時不間斷服務,六個九的穩定性要求,都是電信級服務標準的具體體現,「永不消逝的電波」更是通信從業人士的畢生追求。

為實現「穩定第一」的目標,就要做到系統的標準規範,行為的整齊劃一;而最衝擊「穩定第一」這一目標的,就是變化。所以通信行業顯得封閉、保守,最好是一成不變;即使必須變,也要想好了再變,系統地變。

第三,電信思維是層級化組織之下的分工協作。

中國的運營商等級森嚴,有人說是因為有軍隊的基因;也有人說是官本位文化使然。事實上,國外通信行業也這樣,所以就要從通信網路的特性看這個問題。

通信技術專業性強,體系龐大領域多,參與其中的多是超大規模企業,管理運作規範而僵化,大企業病在通信領域非常普遍。各個單位和組織都是基於樹狀結構建立的,跨部門時通常需要上級單位介入,才能很好地溝通協作,因此也呈現出更多的權力和資源的集中化。

說到底,電信思維的核心是「規範」這兩個字,不僅體現在技術方面,什麼事情都必須先立好規矩,大家再按照規矩執行。因此無論是進行業務討論,還是開展具體工作,多是先說,要把事情想明白說清楚了,再說別的。

這種思維模式的優點是執行力超強,最近的成功案例就是中國移動在2014年創造的4G奇迹;而缺點也很明顯:神經大條動作遲緩的運營商如何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

我眼中的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是啥?亦如盲人摸象,各有各的立場、視角和觀點。作為運營商的員工,我說說自己的理解:

首先,互聯網思維是以客戶為中心。

客戶到底想什麼?電信思維的人也很關心,但想完之後他們就去搞研發了。與之不同的是:互聯網人士主動地把自己的思想說出來,在與客戶的交互中相互影響。這一方面使自己的想法逐漸成形、成熟,更重要的是讓客戶的想法與自己逐漸趨同。

同樣從事信息產業,相對於高冷的電信領域,草根化的互聯網企業更接地氣,因此更能與客戶產生共鳴。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小快靈的特點,可以使其更積極、靈活地對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客戶對互聯網業務的故障和錯誤比較寬容,因為人家是免費的嘛!

其次,互聯網思維是要敢想敢說。

電信領域的創新主要來源於科技進步,多是高科技團隊在實驗室里的研發,推動產業跨越式發展;而互聯網領域的創新主要基於天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靠領袖人物的帶領和粉絲的擁躉,引領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要想成功,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夢想。

互聯網思維既要有敢於天馬行空的想象,還要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膽略。在追求差異化的過程中,只有與眾不同才會被重視,才可能獲得資源,才可能實現夢想。無論成功還是不成功的互聯網思維,都聚焦於如何提升關注度,哪怕是負面也在所不惜。光腳不怕穿鞋的,不試就永遠沒有機會,錯了又何妨,反正這個世界對成功者是包容的,黑了不怕,等有錢的時候再把自己洗白了唄。

第三,互聯網思維看重人的價值。

不要以為互聯網的成功只是靠敢想、敢忽悠,要將理想變成現實,互聯網思維的實幹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尤其是對於人才的態度。

電信思維模式下,組織的穩定性被放在首位,整個企業象機器一樣,有條不紊地運轉。這種組織的管理關鍵是架構的設計,個體是組織的一部分,無論是能力超強的孫悟空,還是老實本分的沙和尚,首先都必須像螺絲釘一樣固守本職,然後基於企業的大平台,做出自己的貢獻。

互聯網思維更看重人的作用和價值。互聯網企業為了獲取優秀人才,鼓勵其創新,往往會採取更具吸引力的獎勵機制,給予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間。尤其是在中國,國企性質的運營商對民企性質的互聯網企業羨慕不已。

運營商要搞互聯網,要學習互聯網思維,但是自己的電信思維根深蒂固,怎麼辦?

下篇:互聯網思維太遠,先學IT思維吧

其實在電信思維和互聯網思維中間,還有一種思維模式,就是IT思維。電信運營商要走相對務實的轉型之路,與其雲里霧裡邯鄲學步般去學習互聯網思維,倒不如用IT思維來改造自己的電信思維。

IT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組成部分

互聯網思維天馬行空般地講述自己的理念和構想,但具體落地的時候可不全是靠忽悠。領軍人物指方向,對外講理想和情懷;真正實現夢想,工作是靠大批的攻城獅程序猿來完成,是靠更加務實的IT思維。

一方面,提供互聯網業務的基礎設施就是IT,應用軟體跑在伺服器上,才形成那些眼花繚亂的各色業務。另一方面,IT也是業務設計的輔助工具,很多業務細節一開始並沒想好,做出來才知道對錯,才能找到改進的方向。

要做產品開發,簡單的幾句話或者一個構想是不夠的。IT思維的核心是要根據既定流程和規則進行開發。這些流程可以變,但是不能沒有規則,就象出門先邁左腳或者右腳都行,但搞IT的必須要向你問清楚:先抬哪條腿?

IT思維允許在一定程度內犯錯誤,為了達成快速、低成本的目標,允許「邊想邊做,錯了再改」的情況發生。所以,IT可以在試錯中行進,不斷升級,不斷完善,最終達成目標。這和電信思維不同:電信強調的是不間斷有保障,而在IT的理念中,死機可以重啟,中斷可以刷新,只要可以恢復,中間出點兒問題也屬正常。

可以說,正是互聯網思維的「想」和IT思維的「做」結合起來,才形成了對創新的巨大推動力量。

運營商內部缺乏IT思維

運營商談ICT融合已經很久了。中國電信提出的「去電信化」,是摒棄傳統通信運營商的固有成見和路徑依賴,調整思維模式、主動適應變革,順應網路技術發展、產業格局變化、用戶需求多元化的趨勢,推進網路平台、業務產品、商業模式,以及機制體制等多領域、多層面的創新。

沒等著運營商拉開架勢轉過身子,網路IP化、業務互聯網化、基礎設置雲化、終端智能化,近來越來越多提及的SDN、NFV、大數據等,IT技術越來越成為運營商的技術重點與核心。運營商人士高舉「自主研發」的大旗,開始學習鑽研IT技術。但掌握技術就夠了么?

運營商里也有搞IT的,多年的工作積累讓他們有一定的IT思維。而他們的領導都是通信技術的高手,不懂IT。偏偏運營商的文化又是領導精英化,資源和決策都強調集中管理,對下授權不足,所以領導不同意,你還真沒轍。

不僅如此,運營商里電信思維的人覺得搞IT的不專業,規範不完備都敢動手開發,安全性和穩定性還缺乏保障,就要上線,膽子太大。而搞IT的認為傳統的電信行業太保守,什麼都嚴格按照既有規則操作,沒有規範什麼都不改,響應速度慢,貽誤戰機。時間久了,還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內部對立情緒。

運營商學互聯網思維,要由建立IT思維做起

對於運營商來說,互聯網思維太遠,能用IT思維看世界,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這麼聽起來就像追不到女神,先約個網友試試?其實在運營商這樣一個CT人才扎堆、CT思維根深蒂固的環境里,即使三家運營商的大佬紛紛吹響向互聯網轉型的號角,事實上無論是運營商內部人士,還是與運營商合作的夥伴,都能舉出N多例子,證明運營商骨子裡還沒變。

IT思維需要根據需求進行定製開發,比傳統的電信思維更關注客戶的需求。電信級的網路設備由於改造周期長、成本高、難度大,往往屈從於技術標準和自身的產品,輕易不能變。因此當運營商開展業務創新或者服務優化時,變化主要由IT系統完成;而這也就導致IT支撐部門比傳統的網路部門更貼近業務、貼近市場、貼近一線,也更能應對變化。

IT思維對於錯誤的包容,是對電信思維過度關注穩定性的調整。電信思維和IT思維,是做事和執行的不同模式,只是如今為應對快速變化,響應市場需求,不可能等到一切規則都明確,必須邊做邊想,在摸索中行進,這時IT思維更適合變化的新常態。還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未來提供通信基礎設施的也是IT設備了,如果仍固守電信級服務質量的目標,做起來會不會太吃力?速度和質量,是這個時代選擇了前者。

從電信思維到互聯網思維,運營商現在「說」的多,「想」的少,但歸根結底,是缺少「做」的人。

如何讓IT思維在運營商內部傳播?有兩條道路擺在我們面前。一是發展壯大企業內部的IT部門,賦予他們更多資源,發展運營商的IT能力。還有一條路,就是將具備IT思維的人成為種子,將IT思維傳播到各個單位。

如果走第一條路,也許IT部門火了,過上了好日子,那其他沒有機會轉型的部門呢?進而想,如果其他部門不與時俱進,IT部門又能走多遠?

也許未來,我們都是IT人,這並不是說我們都是碼農,而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具備IT思維和能力的新型運營商人。

作者:寧宇  來源:

鈦媒體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