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技,偽概念還是真需求?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都在不斷的朝著科技方向靠近,保險行業也不例外,但互聯網與保險行業的融合卻不是那麼順利,發展過程中頻頻受阻;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保險科技的思考以及未來憧憬,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5月7日,水滴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儘管一度遭遇震蕩,但仍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也就在這幾天,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被彭博社評為2021年值得關注的全球50家公司之一,並宣布在2020年實現盈利。

5月18日,保險科技服務平台i雲保則召開戰略發布會,公布了最新的升級戰略,推出雲圖智能數據中台和保險產品IP「熊保保」。

無論風光還是受挫,不可否認的是,保險科技公司忽然火了。

對於保險這樣一個古老而獨特的行業來說,大門洞開的時候到了,站在門口的正是被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科技武裝到牙齒的新對手。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互聯網保險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859億增長到2019年的2696億,其中人身險佔比從41%提升到69%。

疫情肆虐、傳統保險斷崖的2020年,科技公司卻風景這邊獨好,水滴、微保等平台用戶增長、高歌猛進,全球保險科技領域融資金額更是達到了276.2億元。

這條賽道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火熱起來,但是作為一個既不高頻、也不剛需、還相當難以標準化的行業,互聯網和數字科技的改造難如登天。「科技賦能保險」早已不是新概念,炒作了很多年之後、今天又火了,這究竟是風口強勁、正當其時,還是時機未到、泡沫虛火?

2021年,當人們已經漸漸從疫情的陰影下復甦過來,保險業的寒冬仍在繼續。

「那你最近生意一定挺好了,疫情之下嘛,大家的風險意識上來了。」前陣子,面對一個保險行業戰鬥多年的老同學,我想當然地問道。

「也就那樣吧,」他這人很實誠,臉上略微漏出了一點酸澀,「這一行很多東西不好說,大家看到的和實際的未必吻合,懂的自然懂。」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的那句話實在唐突,簡直是戳人傷疤。

2020年疫情肆虐,線下營銷行為無法開展,結果傳統保險行業迎來斷崖下跌。根據麥肯錫的一份調研報告,24.4%的代理人表示收入與疫情前相比下滑超過40%。

一、業績危機的背後,是人的危機

每個人的朋友圈裡,總會有幾個賣保險的人。

當你的朋友開始賣保險,他往往會先把頭像改成高大上的「西裝體」,忽然找你更新職業信息:「近來職業生涯遇到了瓶頸,經過慎重調研,決心投身保險行業。」他的朋友圈會忽然變成專業洋氣的知識分享牆,然後他總會不小心發錯一些消息到各個群里。沒錯,那一定是最新的保險活動了!

然後他會忽然熱情真誠地找你聊天,約你線下聚聚談談合作的事;於是你被他的誠意打動,大概是決然不會去的。

為何,今天的保險從業者越是想表現得專業可信高大上,我們卻越容易聯想到微商洗腦?

不過,賣保險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有時候會忽然有一種錯覺,是不是全民賣保險的時代到了?

真實情況恰恰相反,伴隨著保險行業的業績斷崖,保險銷售人員(代理人)的流失也驟然加速。

2021年一季度,主要上市險企的代理人數持續下滑。中國人壽只剩135.7萬,一個月內減少近10萬。平安人壽同比下降12.92%。整個2020年4大上市壽險流失了60萬代理人。

事實上,這種大規模流失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保險代理人數增速在2015年一度到達45%的高峰,之後一路下滑,到19年只有3%。2019年全行業約900萬人,但13個月留存率不足30%。

自古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留不住人說白了還是賺不到錢,跟著你沒肉吃。

當疫情消散,消費在復甦,出口在反彈,房價有上漲,但是保險行業明顯還沒回血。

從業績危機到人力危機,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突出問題是壟斷。

根據麥肯錫的行業觀察,中國保險市場集中化程度極高,在財險和壽險領域尤為明顯,四大傳統險企贏家通吃,中小險企凈利潤堪憂,賠付率和費用率雙高顯著,完全在夾縫中生存。

「這些公司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和客戶資源,也沒有穩定的戰略定力,高素質人才稀缺,渠道仰人鼻息,客戶積累(無論獲客還是留存)非常困難。」

與之相對,美國市場存在著AAMI、RS這樣高效增長的小型公司,整個市場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格局。

這樣壟斷板結下去肯定不行,行業堅冰需要敲磚人,門口的野蠻人在哪裡?

有趣的是曾幾何時,整個行業都處在強烈的樂觀情緒中,前景很樂觀,理想很豐滿,無論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還是四大的調研分析,似乎都在佐證著一個光明的未來。

根據銀保監會和中金公司研究部信息,2019年全球保費規模達6.3萬億,中國保費規模早已超過日本、躍居第二,按照這樣的進度,預計2030年將突破13萬億。

這樣的預期並非空穴來風,中國的市場太大了,發展依然非常不足。截至2020年,中國內地市場保險密度僅為465美元,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發達國家的保險深度更是超過中國一倍以上。參照歐美的標準,上升空間還大得很。

參考西方國家的歷史經驗,當人均GDP增長到1萬美元附近,保險需求就會迎來爆發性增長。而2019年以來,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連續兩年突破了1萬美元,我們正在無窮接近那個爆發點。

但現實卻非常骨感,明明一手好牌、無限前景卻打得稀爛,保險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還有得救嗎?

對於一個行業來說,起決定性的往往是人,那麼對於保險行業來說,我們關注的核心應該是保險代理人,這個群體究竟面臨著什麼,承擔著什麼?

二、簡言之就是三個困境

1. 能力困境

根據LIMRA《中國保險代理人渠道調查》,中國代理人隊伍里女多男少,平均年齡38.1歲,明顯低於美國市場44歲的平均年齡,平均在職年限只有1.57年,更是遠低於美國的平均6年。

根據麥肯錫的行業研究,一支新的代理人隊伍從建立到實現盈虧平衡,平均需要7到10年。中國保險代理人如此短暫的「生命周期」,怎麼練得出一支成熟團隊?

另一方面,普通代理人佔比較高,專業代理人佔比低,面對高凈值客群的精英代理人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來說,績優營銷員往往符合這些特徵:40到60歲佔比最高,從業年限10年以上高達53.38%,

碩士學歷高達39.94%。

但是中國保險代理人隊伍的情況卻是:學歷低,高中及以下超過65%。工作年限短,1年以內高達54%。高流失,如壽險高達50%。

這樣看起來,保險行業門檻很低,想要擴員很容易,但流失更容易,真正培養出專業精英的代理人真的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一個直接的結果是,2017年以來單人產能也開始直線下滑,上市險企平均FYP約5500元。

能力不專業,就往往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根本不會留下來,沒有留存就更難言專業……這是一個死循環。

2. 激勵困境

傳統的保險機構,利益分配完全按照金字塔結構,越往上越舒服,越在下層越苦逼,但是作為營銷主力軍的絕大多數代理人想要「向上」難如登天。

事實很殘酷,經理以上的主管,人力佔比僅達到全行業的1%,卻吃掉了行業傭金總量的12%。人力佔比超過30%的試用期代理人,卻只獲得了傭金總量的10%不到。

這不是內卷,什麼是內卷?

所以近來,中國為什麼總有人提要搞獨立代理人變革,打破中間層級,實施扁平化管理,關鍵是一個切蛋糕。在美國獨立代理人是主流銷售渠道,34萬代理人中獨立代理人達到19萬,佔有49%的市場份額。

此外,傳統險企普遍採取代理用工制,保險公司和代理人若即若離,雙方都只關心對自己最有利的數據和結果,缺乏尊重和忠誠。保險銷售長期處於一鎚子買賣狀態,代理人主要賺第一年的錢,所以必須向打了雞血一樣不停出擊、不停出新單。

利益的問題擺不平,隊伍就很難帶好,結果就是一盤散沙。

3. 產品困境

傳統險企同質化競爭,產品本身並無「差異化優勢」,很容易演變成價格和傭金之爭。於是,就看你代理人會不會做關係,能不能洗腦了?

根據LIMRA的《中國保險代理人渠道調查》:中資隊伍更擅長人海戰術和關係營銷,代理人隊伍龐大,分支機構眾多,規模效益顯著,主要依賴熟人信任的轉介紹,相比之下外資公司則多採取「精兵戰略」。

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很多保險產品的思路還活在上一個時代,缺乏用戶思維,雲里霧裡、不說人話、售後複雜,以為這樣就是「專業感」,其實反而加劇了用戶的不信任。

很多產品宣傳過度、迭代過多,直接結果就是用戶產品甄別困難,面對一堆產品和條文一臉懵逼、茫然無措。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同行,特別是高速發展的中小保險公司,則在個性化、精細化和差異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個典型案例是Admiral集團大打差異化,不斷收集客戶洞見,將其轉化為針對特定客戶群的應對方案,旗下多個子品牌猶如拼圖覆蓋主流客戶群體。

針對都市駕駛員、跑車車主,為高額保單用戶提供更低費率。

針對無理賠記錄可靠駕駛員的bell,為這類駕駛員提供折扣/紅利獎勵以獲得價格優勢。

針對女性駕駛員的Diamond子品牌,條款更簡單,能覆蓋手袋等日常隨身物品。

這樣的案例還有Back Me Up針對旅行客戶痛點,開發旅行小物件保險。Verify針對無人機領域推出專門保險。infinity細分市場,保人所不能保,聚焦傳統車險無法覆蓋的「非標準化」市場群體,如從拉丁美洲移民美國、有過酒駕歷史的客戶。

select quote數字化保險比價平台,則推出了代理人?數據演算法模式,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人家為何能做到這麼精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技術上捨得花錢。牛逼的產品力背後,是強大的演算法和大數據做支撐,無論用戶洞察和超強風控,哪個不是數字科技足夠牛逼?

要知道,國外公司在此方面投入則可達到運營成本的29歲%。

中國的中小保險公司不是不想設計出個性、多元、精細的產品,但是技術不過關,根本玩不了這麼溜。現在這麼多風控陷阱、羊毛黨、團伙騙保,你應付得過來嗎?

而上述列舉的美國公司如infinity,針對詐保現象,利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開發出一套智能評估法,進而構建理賠欺詐系統、將辨識成功率從50%提高到了88%。

中國的中小保險公司則在IT投入上捉襟見肘,於是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市場收入低,越是技術研發投入不足,越是無法形成差異化、收入就死活上不去。

產品創新跟不上,但是用戶並不會停下腳步耐心等待。

年輕的80、90后消費人群正在加速湧入。根據中國平安的統計,2019年80、90人群投保保單佔比達到48.9%。年輕的新中產正成為業務增長絕對的主力軍。

這些用戶中,收入較高、受教育程度高、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佔比達到75%。比起父母一代,他們的理財意識明顯覺醒較早,投保行為更加理性積極,需求業更加個性豐富,傾向於組合投保,保費上限也比上一代明顯提高。經過艾瑞調研,有62.8%的投保人群購買了3份及以上的保險。

保險消費人群的需求正變得多元和精細。一個人在生命旅程不同階段,對不同保險的敏感度不同,年輕人更看重人身、傷殘保險,而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關注點轉向養老、養護類。

再靠幾套標準化方案通打全場,或是單純依賴營銷戰,恐怕走不通了。

今天的用戶主要關注的風險來自意外風險、個人養老、子女教育三個方面,然而只有2.8%的人認為他們的保險需求已經被充分滿足,97.2%的已購者對於當前的保險產品和服務並不滿意。

困擾人們的主要有三:

  • 對保險行業不了解,心存疑慮。
  • 有意願也有預算,但是無法挑選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痛點的產品。
  • 對投保容易理賠難的疑慮,這是最大的問題。

保險科技的火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人才流失,業績暴跌,用戶和市場一夜之間悄悄改變,傳統的保險模式已經跟不上節奏。

2019年,中國保險機構的科技投入達到319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到534億元,頭部保險企業和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科技布局都在不斷加速。

但是夾縫中生存的傳統中小險企,和飽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保險代理人,同樣也面臨技術支持短缺的困境,效率低下,缺乏精細和專業管理,這成為保險科技公司崛起的重要機會。

三、一場革命必然到來,其核心是「賦能」

賦能的核心無非三方面:數據收集、分析洞察、指導行動。

1. 數據收集

先來看數據,根據德國通用再保險公司談騰躍的分析,保險行業的數據無非5個方面:

  • 理賠數據:比如理賠的發生時間、責任、原因、金額、結算日等,這是保險數據中概率最低、價值最高的黃金數據。
  • 核保數據:圍繞投保行為、投保者詳情、健康狀態等形成的數據。
  • 銷售數據:圍繞銷售相關的各項記錄。
  • 行為數據:生效、退保、加保、減保、位置、運動、流量等。
  • 精算數據:比如死亡率、發病率、退保率、綜合賠付率等。

可以想象,保險的數據是非常龐大和繁複的,處理難度和工作量驚人。

2. 分析洞察

大數據不是製造信息垃圾,而是要提供各種洞見:

1)銷售洞見。營銷不僅在於擴張,更在於深度。我們不僅要獲取更多新用戶,還要從每一個用戶身上挖掘到更多的需求和價值。這就需要跟蹤他的整個使用周期,分析獲得的每一個數據,對用戶的性格、需求和行為進行分析和預測。也只有做到這一點,用戶才真正覺得你在圍著他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而不僅僅只是為了完成KPI。

2)風險洞見。降低風險,控制成本,提升運營效率,都需要基於數據的觀察和預測。

3)溝通、展示和服務效率。如何更直觀地展現,更有效的溝通,如何提升服務效率,而不是在代理人和用戶之間製造屏障?這都需要基於數據的優化。

3. 指導行動

於是,賦能具體體現在多個場景中:

1)產品研發上,保險科技公司幫助他們更深入地洞悉用戶,開發更豐富、個性的險種組合。

2)增長(營銷)效率上,保險科技公司智能分析保險產品、代理人和消費用戶的各項數據標籤,實現供需精確智能地匹配,通過個性化推薦,不斷優化用戶的保險組合。這樣即便代理人能力一般,險種需求複雜多樣,排列組合起來也能遊刃有餘。

3)風險控制上,通過用戶行為的數據分析,更好的甄別詐保行為。

4)服務履約上,通過購買到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可視化,讓一切清晰呈現、輕鬆掌握。

5)培訓激勵上,實時分析代理人能力情況和心理狀態,給予相應支持;通過個人對平台的扁平化治理,打破傳統的層級結構,把更多的蛋糕分給一線搏殺的人,跟著我們有肉吃。
從產品到營銷到售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被改造。從保險代理人到機構,每一個參與主體都需要數字賦能。傷筋動骨一百天,變革不會驟然完成,這是一場深入持久的漫長戰爭。

縱觀當下的保險科技探索,主要是四種模式:

一是傳統險企的數字化。

大公司涉足保險科技,提升溝通展示效率。比如平安人壽推出了「一站式金融移動展業平台」,讓保險產品的展現和服務清晰可見。

二是作為新生力量的互聯網保險。

比如眾安保險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自動化完成對客戶的數據採集、風險定價、智能核保等工作,實現精準定價策略,和傳統險企錯位競爭。

三是針對C端、基於流量和數據池的科技公司。

比如水滴籌做免費大病籌款,水滴互助做互助社群,以上切點獲得了豐富的流量池和數據,便可以兜售保險產品,這是水滴的主要收入來源,佔2020年收入的89.1%。

四是針對行業的賦能平台。

比如i雲保另闢蹊徑,主打To A模式,賦能保險代理人。通過互聯網扁平化模式(代理人個人對平台),打破傳統金字塔結構,把更多利潤分給代理人。

如前所述,中國的保險代理人隊伍一直採用較為傳統的人海和關係營銷模式,如今展業效率低、生存狀態差、職業口碑污名化,i雲保正好打在這個「七寸」上,幫助其實現展業全流程線上化、提升業務收入和增長效率,降低風險和獲客成本。

該公司服務1500萬客戶,合作超過100家保險公司,積累了6.5億條和保險銷售相關的數據,4000+用戶標籤、3000+保險產品知識圖譜,幫助保險代理人高效增長獲客、甄別騙保風險。

對於保險行業來說,改變終於來了,儘管已經太遲。變革必然發生也必須發生,基於個性需求的深度挖掘,要取代「基於關係的營銷忽悠」;簡單可視的售後服務,要取代雲里霧裡的行業黑話。多元化的中小險企,更要向傳統頭部發起逆襲之戰。

而最基本的也是最迫切的是,信任需要重建。

回到文章開頭,每個人朋友圈裡都有幾個賣保險的人,為何每當我們提起保險代理人,想到的總是微商的形象?

因為他們不夠專業,不夠可靠,也不夠抓「心」(需求),看起來只是為了完成自身利益,所以我們難以信任,總覺得彼此的溝通存在著某種零和博弈的屏障。

但是曾幾何時,計程車行業也曾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提起計程車司機也曾直皺眉頭,黑車宰客、打車難、服務差等等。

直到網約車的出現,讓一切平台化、智能化、專業化,這個問題是不是迎刃而解了?

讓變革來得更猛烈些。保險領域也會出現一個滴滴、Uber。

#專欄作家#

張俊,筆名辯手李慕陽,微信號13385698365;微信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上海帥醒創始人,專註社交傳播、事件營銷、商業預測分析和產品開發。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