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革了哪些傳統行業的命?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說到互聯網,大家應該都會覺得互聯網好流弊,真的是改善了我們的生活,讓很多事情都變得非常便捷。都說互聯網革了傳統行業的命,但是你知道互聯網到底革了哪些傳統行業的命嗎?

最近跟人聊天的時候,又提到了「互聯網+」,回過頭來仔細的思考了一下,說說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以及很多人關心的其對傳統行業有哪些影響。

《反脆弱》當中提到過一種病,叫新事物狂熱症。就是指,每一次出現新的事物,這些人都會強烈追捧,認為這是革命也好,還是顛覆也罷,總之肯定能不一樣,但結果是每次都一樣。在我看來,「互聯網+」就是個典型的新事物狂熱症的例子,就像之前提出的「互聯網思維」,「工業4.0」一樣。歸納這些新概念的本質,是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運營思維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公司的運作方式。

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的影響,可以從技術革新的角度進行思考。在《How Google Works》一書中,Google的掌門人施密特是這樣描述技術革新的:

  1. 互聯網讓信息免費、源源不斷、無處不在,幾乎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網上找得到。
  2. 移動設備和網路讓全球範圍內的諮詢共享和通信成為可能。
  3. 雲計算讓人人都能以低廉的價格現付現購地使用強大的計算功能、無限的內存空間、精密的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

的確,就是這樣的幾個革新技術,引發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消費心理的改變,也倒逼著傳統行業不得不隨之改變。

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手段

互聯網技術縮短了人們獲取信息的路徑,並提高了信息的多樣性。這樣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有兩個方面:

  • 一是讓人們能夠了解到過去人們無法了解到的信息。比如一家飯店的哪個菜好吃、人均價位是怎樣,過去只有進去吃過才知道,而現在,通過大眾點評這樣的互聯網服務很便捷的就知道了。
  • 二是讓人們得到過去無法快速得到的信息。比如在商場購物時看中了一個商品,在過去我們不知道其它商場的這件商品的價格,為了以最低的價格買到商品會不惜跑遍全城,而現在的購物方式往往是:看中了一款商品后,打開京東、淘寶即可知道該商品的最低價格。

信息傳播手段的改變,對於傳統行業的影響主要是顛覆了以「信息不對稱」為核心模式的高利潤行業。比如傳統的商品零售業、線下服務業、一些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的產品、一些單純以資源對接(對縫)為核心業務的公司。一旦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信息、口碑信息、成本結構、渠道信息暴露在互聯網中時,以前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高利潤消失了,讓沒有誠信的企業無法繼續生存,讓質量低劣的產品和服務自食惡果。

智能移動設備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影響最大的是人們的娛樂方式,看視頻、玩遊戲、閱讀新聞資訊、聽音樂,這些娛樂行為從之前的電視端、PC端轉直接移到了移動端。另外,人們的社交方式、購物方式、學習方式、消費支付方式,出行方式由於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人們生活相關的行業,由於之前的傳統企業技術門檻和行業壁壘不高,最容易被新興的互聯網公司顛覆掉。
而基於國有資源壟斷的企業,也會因為創新能力不足走向窮途末路。

  • 傳統的新聞業。移動數字閱讀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報刊雜誌閱讀,免費的數字信息爆髮式的增長,還有多少人會購買傳統的紙質媒體?
  • 傳統的計程車公司。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計程車行業的壟斷逐步被打破。計程車車主們為壟斷企業上繳「份子錢」的時代即將過去,無作為的計程車公司必將被淘汰。
  • 傳統的電信運營商。電信運營商窮途末路是市場和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對鐵塔公司的布局就是將電信運營商的核心業務—基站業務剝離出來。目前基於互聯網的通訊技術甚至視頻通訊技術已經成熟。設想,今後每個人都利用QQ打免費電話,利用微信發免費信息,移動設備的網路直接租用鐵塔的數據基站,那電信運營商還有必要存在嗎?
  • 傳統的廣播電視台。廣播電視台做為娛樂節目與電視終端的「中轉站」,遲早會有一天壽終正寢。一方面獨立製作的娛樂節目、影視節目的內容價值在逐步提升,一方面人們的娛樂節目觀看習慣也在從TV端轉移到移動端,傳統的廣播電視台對於互聯網時代的用戶來說,已經成為了雞肋。

雲計算為創新產品提供了無限可能

雲計算為我們帶來的價值有兩個:一個是大幅提高了終端設備的計算速度,一個是進一步縮小了終端設備的體積。基於雲計算,今後的智能設備只需具備輸入模塊(識別用戶的操作)、輸出模塊(顯示信息和內容)和通信模塊,而將運算、存儲等功能放到雲端處理,不僅運算速度更快,而且更省電、體積更小,同時大幅降低智能設備的製造成本。

雲計算就好比給產品裝上了超強的大腦,讓很多之前無法想象的創新產品成為了可能。

比如智能玩具,現在很多放置了語音識別模塊的玩具基本上都是進行模式化的互動:識別到了一個指令反饋一個動作或信息。而集成了雲計算功能的玩具,不僅可以自由的與孩子們聊天,還能通過孩子的行為熟悉了解他的生活習慣並成為孩子的朋友。

再比如同聲傳譯的工具,在未來語言不通絕對不會成為與外國人交流的障礙,基於雲計算的同聲傳譯工具不僅便於攜帶,還能非常精準的實時翻譯對方的話。

這樣來看,傳統行業的消費級產品,如果還未加入智能化的創新大潮,就要接受即將落伍的命運了。

大數據改變了企業的運作模式

基於海量數據樣本以及有針對性的用戶行為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更加精準的找到目標用戶,實現銷售轉化。

首先我們來看企業傳統的營銷的方式。企業營銷主要是靠直接或間接的渠道與客戶建立「連接」,比如通過實體店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比如通過電話營銷與客戶溝通,比如通過廣告形式提高產品的知名度,這些都是在產品(或品牌)與客戶之間建立連接的過程。在連接達到穩固狀態后,就可以引導用戶實現消費「轉化」。

到了互聯網時代,用戶可以通過網路更便捷的獲取到信息,新一代的互聯網營銷方式不斷湧現:百度搜索推廣、網站廣告位、軟文、微信號、在線活動等等。由於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改變,人們每天接受到的信息量不斷增多,移動化的新「連接」方式變得更加高效、成本更低。

以上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在營銷方式、手段上的更新、多樣化。而大數據會為營銷加入一個更加高效的「引擎」,通過這個引擎,所有的營銷手段都會變得更加垂直、精準。

大數據會基於用戶的海量數據進行統籌、分析、歸納出不同的特徵和屬性,然後根據用戶行為為不同的用戶定義出其該用戶的屬性(標籤)。最後,根據公司的業務需求,分析業務的目標群體,通過標籤化的屬性鎖定受眾用戶,指導不同的營銷渠道與其建立連接。

舉個例子,一家銷售高端智能手錶的公司,設定的目標群體是有一定生活品味的白領群體。那麼,通過對用戶群體的分析,找到了符合這個群體的標籤:「月薪1萬以上」、「購買過奢侈品」、「極客群體」、「有送女朋友禮物的習慣」等等。設定好這樣的標籤后,大數據會找到跟這些標籤相匹配的用戶,並給出營銷規劃,比如在情人節或女朋友生日的前幾天,目標用戶打開百度或查看某網站時,廣告欄展示出屋面的高端智能手錶,甚至廣告的文字內容都會根據用戶的特徵有所變化。或者,通過微信或簡訊為用戶推送一條消息,通過用戶常用的新聞客戶端為用戶置頂一條軟文。最終引導用戶了解產品,購買產品。

在未來,不論企業做的是C類消費級產品還是B類企業級產品或服務。如果沒有更早的接入大數據這個營銷「引擎」,目標客戶被競爭對手蠶食是遲早的事。

 

作者:周博文(微信號:pmzhoubw,公眾號:產品范兒)。解讀移動設計規範,分析功能設計邏輯,整理產品設計思路。不標題黨、不扯故事、專心研究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