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賣菜,巨頭們的練兵場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這些年來,賣菜業務一直是各巨頭爭奪的一個買賣,各平台開展生鮮板塊,比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等;互聯網與賣菜業務的相結合,各方的爭奪早已經拉開了序幕;本文是作者分享的關於互聯網賣菜的分析以及對未來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互聯網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最近火爆的互聯網巨頭賣菜的問題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互聯網巨頭深度參與的這場以賣菜為代表的新戰役彌補了渠道下沉上的短板;最終所謂的下沉不再僅僅只是局限於三四線城市,不再僅僅只是五環之外,而是下沉到了我們生活的社區當中。

這是互聯網對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日漸深刻的表現,同樣是互聯網模式的流量思維進入到全新階段的重要標誌。

當互聯網市場的角逐業已塵埃落定,我們看到在這個市場上的主要玩家早已不再是普通的創業公司,而是更多地開始出現了互聯網巨頭的身影。

以互聯網賣菜為例,我們在這個新戰場上不僅看到了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老牌電商平台,同樣看到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冉冉升起的新星——拼多多和美團的身影。

從各大巨頭對於賣菜業務的表現來看,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全力加持,從資本到運營,互聯網巨頭們傾盡全力投身於此。

賣菜業務之所以會吸引如此多的玩家投身其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當前互聯網市場的流量競爭已經從增量競爭時代進入到了存量競爭時代;對於極度依賴流量的互聯網模式來講,以賣菜為切入點的渠道下沉無疑找到了流量匯聚的新大陸。

同以往的互聯網模式僅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不同,賣菜業務面對的是C端用戶,所以,這似乎註定了互聯網賣菜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註定與眾不同。

一、互聯網賣菜,生來與眾不同

其實,外界真正意識到賣菜業務是今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一次採訪當中提到的。

從那一次採訪之後,我們便開始看到諸多與互聯網賣菜相關的字眼;時至今日,以阿里、京東、美團、拼多多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舊勢力幾乎都開始投身到了互聯網賣菜的戰役里。

從表面上來看,所謂的互聯網賣菜只不過是互聯網巨頭們進行的一場全新的流量戰役,再加上互聯網賣菜的主要參與者是互聯網玩家;所以,人們便想當然地認為所謂的互聯網賣菜並沒有什麼新奇,僅僅只是互聯網巨頭開啟的一次全新的流量戰爭。

雖然互聯網賣菜衍生於互聯網,參與玩家同樣以互聯網玩家為主,但是,互聯網賣菜卻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模式,而是生來就與眾不同。

同電商不同,互聯網賣菜更多地具有新零售屬性;新舊電商玩家的參與給人一種錯覺,即所謂的互聯網賣菜僅僅只是電商的變種,同以往我們看到的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直播電商等電商物種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持這樣一種觀點的人,僅僅只是看到了互聯網賣菜的表面,而並未真正關注到互聯網賣菜本身;事實上,所謂的互聯網賣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商,而是具有更多的新零售功能和屬性。

首先,互聯網賣菜將新零售的S2B2C的模式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隨之出現的是以S2B為代表的全新的商業模式,經過數年的發展和進化之後,當下的S2B模式已經與當初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的S2B已經不再是經典意義上的S2B,而是更多地具備S2B2C的痕迹。

互聯網賣菜,其實就是這種模式的直接實踐。

它面對的是C端的直接用戶,而大型的互聯網巨頭同樣不再僅僅只是充當撮合和中介的角色,而是要真正參與到具體的流程和環節當中,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更多地扮演的是一個大S的角色。

由此,一條從S到B再到C的完整的產業鏈條開始出現,S2B2C模式開始真正落地和實現。

其次,互聯網賣菜有非常明顯的人、貨、場重構的特徵。

我們都知道,新零售的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與再造;可以說,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是新零售的核心。

互聯網賣菜,作為一種全新的物種,具備較為明顯的人、貨、場重構的特點。

從場景上來看,以往人們賣菜的場景主要是以線下的菜市場為主,線上的場景很少,互聯網賣菜模式出現之後,我們可以將線下和線上的場景進行結合,以更好地滿足C端用戶的需求。

從人上來看,互聯網賣菜面對的用戶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傳統意義上的B端用戶和C端用戶;而是包含了線上和線下的商家,線上和線下的用戶,並且這些商家和用戶的角色在這個過程當中同樣開始發生改變,不再是我們所認知的傳統意義上的用戶。

從貨上來看,傳統意義上的賣菜業務的「貨」主要是商家手中的菜品,貨物的來源在商家的手中;而當互聯網賣菜業務出現之後,「貨」開始從商家手中開始上溯到生產端,有望真正實現原產地直供。

因此,從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來看,互聯網賣菜同樣具有非常濃重的新零售痕迹。

同經典的平台模式不同,互聯網賣菜考驗的是協同、綜合作戰的能力;按照經典的互聯網模式,互聯網玩家們僅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在這個過程當中考驗的是玩家們的營銷和運營的能力,並不會過多地參與到行業的實際運行過程當中。互聯網賣菜則完全不同。

在這個全新的領域裡,不僅僅要考驗互聯網玩家們的運營和營銷能力,而且還考驗玩家們的供應鏈能力、賦能的能力以及場景再造的能力等諸多方面的能力。

如果我們將傳統意義上的平台模式看成是一個單兵團作戰的話,那麼,互聯網賣菜則是一個多兵團協同戰役。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了滴滴在賣菜業務上不設上限的表態,美團在賣菜業務上的大手筆投入,拼多多在賣菜業務上的持續發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互聯網賣菜已經變成了互聯網巨頭們的「練兵場」。

同電商時代的下沉不同,互聯網賣菜將下沉的概念實現了統一;在電商時代,我們所理解的渠道的下沉主要是以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這種大的層面上下沉為主要分水嶺的。

一二線城市的流量和三四線城市的流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流量池,兩者之間並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聯接。

當互聯網賣菜開始出現,一二線城市的流量和三四線城市的流量在互聯網賣菜業務上實現了聯接。

對於一二線城市的流量來講,他們是直接的產品需求方,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流量來講,他們更多的是產品的供給方;通過互聯網賣菜業務,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流量實現了聯接。

可能有人會說,一二線城市同樣有供應方,三四線城市同樣有需求方,但是,無論是如何劃分,他們彼此之間都是通過互聯網賣菜業務實現了高度對接。

可見,互聯網賣菜雖然衍生於互聯網模式本身,並且參與者主要是以互聯網玩家為主,但是,它本身其實具有較為明顯的獨特性。

換句話說,互聯網賣菜生而不同,認識到了這些不同,我們才能對互聯網賣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樣也會理解為什麼互聯網巨頭們對於互聯網賣菜如此青睞。

遵循這樣一種邏輯,我們同樣可以窺探到未來互聯網賣菜將會出現的新動向。

二、巨頭頻繁入局,互聯網賣菜的方向在哪?

互聯網巨頭的頻繁入局,最終帶火了看似傳統且老舊的賣菜業務。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互聯網賣菜市場上少不了一場資本和流量大戰。

然而,在互聯網賣菜業務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的時刻,我們或許應該更多地去思考未來互聯網賣菜的未來和方向。

資本大戰過後,互聯網賣菜走向精細化的道路不可避免;儘管互聯網賣菜與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甚至有較為濃重的新零售色彩;但是,我們始終都無法迴避的是互聯網賣菜業務其實依然是瞅准了它背後的流量紅利。

對於攫取流量紅利的方式和手段來講,沒有比直接進行一場資本大戰更加切實且有效的方式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互聯網巨頭在賣菜業務上的布局確定之後,一場資本大戰將會不可避免。

同樣,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資本大戰僅僅只是暫時的,特別是在資本紅利已經見頂的大背景下,衍生於互聯網賣菜業務的資本大戰將不會持續太久,後續,有關互聯網賣菜的競爭將會更多地聚焦在精細化的方向上。

正如上文所講的那樣,未來的互聯網賣菜將會更多地考驗玩家們的綜合、協同作戰的能力,一場從粗放到精細的發展路徑已經比較清晰地展示出來。

互聯網賣菜僅僅只是開始,未來還將衍生出更多業務類型;早前,筆者曾經說過,所有互聯網時代的業務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這裡所說的重新做一遍並不僅僅只是用新的模式、新的技術來做,而是更的地代表的是精細化地去做。

作為一個與人們的吃的需求息息相關的存在,互聯網賣菜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衍生於互聯網賣菜,我們還將會發掘出更多的業務類型。

如同上文所講的那樣,互聯網賣菜將電商時代的渠道和流量下沉進行了聯接,未來,這樣一種聯接還會在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息息相關的吃穿住用行等諸多環節相互結合。

對於未來的互聯網賣菜來講,它將會更多地扮演一個排頭兵和試驗場的角色,從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細化運作的業務類型。

以互聯網賣菜為肇始點,以新零售、新電商為母體的新商業模式將會出現。

無論是新零售也好,新電商也罷,它們的底層邏輯其實都是告訴我們,不能再按照傳統意義上的模式和邏輯運作了,互聯網賣菜其實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隨著互聯網賣菜的冰山一角開始顯現,我們還將會看到諸多與互聯網賣菜類似的新商業模式將會出現。

無論是哪種商業模式,其實都在告訴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平台已經不再有效,以垂直、精細為代表的新商業模式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

由此,一場基於互聯網模式為戰場的全新進化將會拉開序幕,換句話說,一場互聯網玩家們的自我革新,刮骨療毒的新進化將會由此拉開序幕。

三、結語

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開始投身到賣菜的戰役里,一場有關存量時代的流量大戰無可避免。

雖然衍生於互聯網賣菜的大戰依然是流量戰役,但是,這場戰役的本質已經發生了深度且深刻的變化。

認清互聯網賣菜的本質,並且預判起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才能抓住互聯網賣菜的精髓,並且真正在這場全新的戰役當中佔得先機。

#專欄作家#

孟永輝,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撰稿人,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註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