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在走下坡路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互聯網正在走下坡路嗎?單從近期各大頭部公司的發展勢頭來評判,其實是不全面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正在經歷著一場波動,而這場波動將會引起互聯網發展的新浪潮。作者對當前互聯網的形勢進行了分析,為你提供一些參考,一起來看看。

互聯網正在走下坡路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

01

沒錯,我們先看以下事實——

  • 中國眾多主流互聯網公司股價較最高點幾近腰斬;
  • 支付寶因金融監管合規問題被延上市被迫延遲;
  • 阿里、美團分別被處以182億和34億的巨額罰款;
  • 滴滴上市后因安全問題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
  • 2021上半年移動互聯網總時長 8878 億小時,同比下降 2%;
  • 2020年中國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3.3億台,同比下降11%;
  • 互聯網行業新產品幾近停滯,有創意的新應用發布頻率明顯降低;
  • ……..

是滴,這些都是毫無爭議的事實,將這些事實放在一起看,中國互聯網的確如北京最近的天氣——寒氣撲面而來。

這個行業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澎湃和張力,那種曾經昂揚向上的勢頭似乎消失了。

從主流賽道到小眾賽道,大公司到小企業,從高管到基層,局中人似乎都一起變得煎熬、迷茫、內卷和無所適從。

然而,如果由此我們就下定結論說互聯網正在走下坡路了,那毫無疑問是錯誤的,我們再來看另外一些事實——

  • 儘管腰斬,大部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股票依然和2020年初疫情前相比有明顯增長;
  • 直播電商、社區團購、企業級服務等多條賽道依然高速蓬勃發展;
  • VR、AR逐漸走出產業寒冬,有望開啟下一個新產業周期;
  • 元宇宙概念逐漸火熱,下一個計算平台漸現黎明的曙光;
  • 5G基礎設施在加速覆蓋,IoT從概念開始逐漸走向更廣泛的人群;
  • 《原神》等新遊戲全球範圍內火爆,中國遊戲海外市場增長迅速;
  • Tik Tok橫掃全球短視頻市場,國內互聯網企業出海取得明顯進展;
  • ………

所以,很顯然,對於中國互聯網而言,這僅僅是一輪極為正常的產業波動。

沒錯,「移動互聯網”作為一個產業周期的確已經達到了某種頂峰。

但我們必須看到,整個行業依然會以新的方式繼續滲透、增長,孕育下一個新浪潮。

02

我們來看一段下面文字,這是我隨便在互聯網上找到了一段描述2016年中國互聯網的文字:

沒錯,這段文字里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存在的,將所有的壞消息放在一起必然會得到一個悲觀的結論。

但事實上,我們看到,2016年後整個行業在接下來的五年依然繼續高歌猛進——抖音崛起、直播電商火熱、拼多多橫掃電商、貝殼冉冉升起、小米重回巔峰……

是滴,這個行業,任何時候都有壞消息,然而,壞消息不是這個行業的全部,這個行業有著自己的內生增長模型。

03

必須說一說監管。

很多從業者看到監管風向變動,立馬覺得行業烏雲壓頂,憂心忡忡,垂頭喪氣。

然而我們仔細梳理一下監管背後的邏輯,可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監管背後的事實與導向——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監管政策的目標很顯然絕非為削弱本國科技競爭力,相反,在中美博弈的關鍵節點上,增強中國科技的整體競爭力是客觀的博弈需求。

這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就就決定了監管力度的上限,其中必然有審慎和包容,監管要解決的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並非「敵我矛盾」;

其次,過去中國對於科技行業的監管在客觀上並非太嚴格,反而是極為寬鬆,要知道,美國的反壟斷法《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案》早在130年前的1890年就出台了,同時在其歷史上標準石油、AT&T等公司是被硬生生分拆成多家公司是真實上演過的。

而歐洲對谷歌82.5億歐元、美國對Facebook50億美元的罰款也比國內對阿里、美團的罰款要高得多,從這個意義看,今天中國互聯網監管在力度上並沒有超出常規的範圍;

監管對於激發行業活力、防止互聯網階層固化層面是有客觀作用的,它讓更多的中小公司能有機會參與到良性競爭中來,畢竟,「你的創業公司,要麼姓馬,要麼姓馬;你的時間,要麼姓張,要麼姓張」並不應該是一個有活力的行業應該有的樣子;

科技巨頭們理性的選擇應該是「擁抱監管,持續創新」,客觀地講,國內科技巨頭和國外巨頭相比,在底層科技層面的原創貢獻是要更少的,之所以成為巨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背靠著中國這個超級市場。

因此,國內的巨頭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挾市場賺錢」而更少的是「攜創新賺錢」,所以,聰明的科技巨頭應該以此為契機,真正去鑽研一些硬核的前沿技術。

其實只需要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市場份額極高的華為、大疆、寧德時代沒有被監管?

所以,不要抱怨,有志氣就去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虛擬現實技術、邊緣計算技術、晶元製造技術、量子計算技術…..

那裡沒有監管,非但沒有監管,那裡還有補貼。

04

關於監管的另一個事實是——監管其實隻影響短期波動,並不影響長期走勢;

我這樣說是有歷史根據的——

1969年,美國政府對IBM發起訴訟,直接原因是IBM的大型機在晶體管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在訴訟過程中,IBM的股價的確徘徊不前,後來,IBM 改變了思路,順應了反壟斷指控的要求,開始主動整改,開放相關技術標準,進入新的市場,股價開始重新起飛;

1998年,美國政府對微軟發起訴訟,這一世紀大案可謂一波三折,微軟險遭拆分,一審判決微軟一分為二,將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開發徹底分開。

最終微軟和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不再捆綁銷售同時允許外部公司第三方應用軟體參與公平競爭,期間微軟股價遭遇重創,但最終憑藉雲服務重回浪潮之巔;

2017年,歐盟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訴訟,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對Facebook發起調查,最終這兩家公司都先後交了巨額的罰款終結了反壟斷調查,調查期間股價的確波動明顯,然而今天回過頭看,其股價的中長期走勢並沒有受到監管的影響。

這三次歷史上最典型的反壟斷訴訟,無一例外都對公司短期股價造成了直接打擊,但同時也無一例外都沒有影響公司估值的長期走向,這些公司的合理價值最終都取決於其自身業務的長期發展。

因此,以史為鑒,對於國內監管,我們也有一定的理由相信——困難或許是暫時的,前途可能是光明的。

05

這時,你或許會問——」衛夕,你為什麼如此樂觀?「

好,讓我來告訴你我樂觀的底層邏輯。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1990年,著名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啟動了,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計劃用15年的時間破譯人類全部基因組。

然而,7年過去的1997年,在多國基因專家和工程人員通力合作下,項目破譯進度完成了多少呢?

答案是1%。

這時候,我問一個問題,你覺得接下來需要多久才能破譯全部人類基因呢?

有人會直觀地回答——7年1%,那100%要700年啊,即便加速20倍,至少也要35年吧。

事實上,僅僅4年之後的2001年該項目就順利完成了。

2001年2月12日,《科學》和《自然》雜誌分別刊登了由六國科學家共同破譯繪製的人類基因組草圖。

這個生物領域的「登月計劃」比原計劃提前4年完成。

這背後的一個原因其實就是技術進步的指數級模型。

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將其稱之為「加速回報定理」。

庫茲韋爾寫道——

「19世紀那一百年期間所發生的科技變革,比之前1000年的變化還大,而在20世紀的頭二十年期間,我們目睹的科技進步比整個19世紀還多。」

這背後的深層邏輯是人類的知識有疊加效應,新的理論會指導新的實踐,新開發的計算機會輔助人們開發更快的計算機,人類其實每時每刻都站在過去技術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

技術指數級加速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摩爾定理。

前宇航員丹·巴里(Dan Barry)談到亞馬遜上一款17美元的無人直升機時說——

「我們那個年代,這架玩具飛機所用的陀螺儀,太空飛船的工程師們大約要投入1億美元才能開發出來。」

沒錯,今天我們每個人手裡的iPhone擁有的算力比1969年登月所用到的計算機還要強大;

注意,這個技術的加速進化的過程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它不停歇,不止步,甚至和投資的規模都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它由技術發展本身的內在規律決定。

因此,信息技術會繼續繁榮這一點毫無疑問,這就是理性樂觀的邏輯。

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06

如果你覺得剛剛的例子太虛無縹緲、太遙遠,我們來看幾個簡單的數據——

實物電商占社會零售總額的比例——2020年這個數據為24.9%,未來這個比例增長一倍到50%,合情合理吧,那麼僅僅電商這個賽道,就還有極其龐大的增長天花板;

互聯網廣告佔總體廣告的比例——現在是50%,那麼,未來佔比提升到75%,合情合理吧,那麼廣告這個盤子就能讓行業內眾多公司繼續享受足夠豐厚的回報;

屏幕分辯率——今天我們主流的高端商用量產屏幕的解析度也就4K的水平,即3840*2160=約800萬像素,那麼人眼的像素大概是多少呢?大約相當於5.76億個像素,因此,要做到全真模擬現實的顯示技術就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更何況還要製造出能驅動如此多像素的晶元,同時還需要把它的價格降低到讓人買得起的水平;

入網設備數——在PC時代,接入網路的設備大概為10億台左右;到了移動時代,這個數據增長到了40億台左右,而未來發展到物聯網時代,不同口徑的保守估計為500億台,支持如此多設備的接入、運行、管理所需要的技術和我們目前的技術相比,又是一段漫長的路。

我們再看一看其他指標——「全球5G普及率」、「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甚至「全球電力覆蓋率」其實都有很大增長空間,而這些都是未來人類切實的需求;

是滴,人類在懶這件事上是無止境的,「懶」換一個詞我們稱之為「舒適」,對它的無限追求讓人類技術持續進步。

不要懷疑,賽博朋克就是人類可見的終點。

而在通往賽博朋克的過程中,互聯網會繼續舉足輕重。

07

2011年初春,我還在深圳大學的校園。

一天晚上,我去科技樓聽一個小型講座,這個講座的主講人是騰訊的一個團隊負責人,年輕、斯文、語氣里有少見的自信。

他的名字我已經全然忘記了,他在講座中向一張張稚嫩的臉科普互聯網各個崗位的是如何協調運作的,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彼時3Q大戰剛剛結束,在講座的最後,一位女同學提了一個相對不討喜的問題,大意是——

「我覺得現在互聯網已經階層固化了,騰訊統治著流量帝國,阿里的電商堅不可摧,百度把持著搜索,各個賽道都有不同的大公司佔位,請問後邊的創業者如何起來?年輕人的機會在哪裡?」

那位負責人當時的回答我印象很深刻,原話我已經忘記了,他大概的意思是——

「只要看一個數據,2010年,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市值加起來大約是美國科技公司加起來的五分之一,而中國經濟按照現在的節奏大概率是會達到並超過美國的水平的,那麼,中國科技公司合理的市值應該是和美國公司起鼓相當的,現在你知道這裡的潛力有多大了吧!」

那次講座之後,我就決定要進入這個行業了,儘管我學的不是技術相關的專業;

後來,我去面騰訊,騰訊並沒有要我,於是我就去了新浪微博;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年他說的那些話在慢慢應驗。

而我,已經坐上了互聯網這座電梯,無論我在電梯里跑、跳還是躺,它已經帶著我上升了。

08

我們來看一看幾大科技巨頭今年校招的薪水——

沒錯,這個薪水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毫無疑問是頂薪,很多其他行業的從業者甚至整個職業生涯都不會達到這個水準。

我在新浪微博的時候,部門的實習生經常就是清華、北大的,他們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了日常的項目中,就是為了積累足夠的實戰經驗以便在大四的校園招聘中進入大廠;

是滴,這個行業依然以極高的待遇吸引著這個國家最優秀的那批年輕人,而他們爭先恐後的加入又會繼續推動這個滾燙的行業昂揚向前;

因此,永遠不要對一個能吸引有才華年輕人的行業失去信心;

除了年輕人的熱情,還有投資人的信心。

是滴,資本依然在持續流入這個行業——

根據 Crunchbase 的數據,2020年全球風險投資總金額達 3,000 億美元,這個數據是十年前的 5倍;

據企查查的數據,2021年一季度,騰訊就在投資領域出手103次,即平均每一天就有一家創業公司收到來自騰訊的投資;

阿里也在重金投入到企業服務、晶元、國際物流、本地生活等領域,電商基礎設施,馬爸爸不惜血本。

就連橋水基金的瑞達利歐也在頂著西方輿論壓力專門撰文為中國科技市場搖旗吶喊,呼籲繼續國際資本繼續押注中國;

資本繼續選擇跟進,他們在極其精明的計算之後依然認為科技行業大概率會繼續給他們帶來足夠豐厚的回報,就像它長久的過去一樣。

事實上,過去十年,美股市值的很大一部分的增量來自於科技公司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同樣國內港股市值的很大一部分增量也來自騰訊等中國互聯網公司。

09

對於互聯網的從業者而言,我唯一的建議就是——不下牌桌、鍛煉好身體,準備長期的戰鬥。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生髮財靠康波」,康波是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的周期波動概念。

這句話的意思是需要抓住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周期上升機遇,要知道互聯網簡直就是一個康波製造機,在它誕生的不到30年的時間裡一波接一波,而接下來這個過程毫無懸念的還會繼續。

對於即將走出校園、對職業生涯如果心存迷茫的同學,衛夕熱情地給你們安利互聯網行業——

  • 不懂技術,那就去做產品;
  • 不懂產品,可以去做運營;
  • 進不了大公司,那就去小公司;
  • 去不了互聯網公司,就去傳統公司做「雙微一抖」、做電商代運營、做私域;
  • 不想打工,就自己租個房子向何同學一樣開拍。

總之,上車再說,如果你坐上的是一座火箭,就不要在乎是哪一個座位。

《三體》小說中,劉慈欣提出了一個「思想鋼印」的概念,它是一台機器,可以給某個人的大腦中植入設定的命題,植入後人會對該命題深信不疑、異常堅定,即便是「水是有毒的」這樣的信念。

今天,互聯網每一個從業者都應該給自己的腦袋裡打上一個思想鋼印——「永遠不要看衰互聯網」。

如果沒有這樣的思想鋼印,任何行業的風吹草動都會讓人選擇懷疑這個行業,而從技術發展的客觀範式講,這種懷疑極大概率是錯的。

要知道,在互聯網不到30年的發展史中,真正的低谷只有2001年的科技大泡沫,而它持續的時間不過短短2年。

什麼是事實?這就是事實。

最後,以騰訊Pony Ma的一段話結束本文——

「互聯網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在它的推動下,整個人類社會都變成了一個妙趣無窮的實驗室。不管已經出現了多少大公司,人類依然處在互聯網時代的黎明時分,微微的晨光還照不亮太遠的路。」

加油,互聯網打工人!

#專欄作家#

衛夕,微信公眾號:衛夕指北(ID:weixizhibe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8年年度作者。一名興趣廣泛的廣告產品經理,致力於用簡單語言深度剖析互聯網相關的邏輯。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