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構圖:AI攝影的新未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AI與攝影相結合已經不是新鮮事,新鮮的是二者結合的方式。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拍照時最大的困擾就是不知道該如何構圖,如今AI構圖已經出現了,手機會在你拍照的時候針對情況做出指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文作者為我們做出了詳細地解釋。

不知何時起,拍照成了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新機時的主要賣點之一:

一方面,手機鏡頭的硬體配置愈發強大。超廣角、三攝四攝、一億像素、50倍變焦等各種說法層出不窮,各大廠商在硬體配置上你追我趕、唯恐落後;

另一方面,伴隨著硬體配置的提高,手機攝影軟體的競爭也越發激烈,人工智慧的出現更是掀起了手機攝影 AI 化的浪潮。

當前的多數AI攝影,會在你拍攝照片時,自動識別出有著鮮明特色的拍攝場景,如風景、動物、美食、弱光、逆光等等,AI演算法會根據場景的特點對照片的參數做出一系列調整。

在拍攝者按下快門的瞬間,一張已經調節好照片參數(如亮度、飽和度、色彩等)的照片就誕生了。對於一些對拍照不敏感的用戶,這無疑是一個簡單又好用的功能。

然而縱觀各大手機廠商,其AI攝影幾乎都是「識別拍攝場景,並進行相應場景下的拍攝及後期調校」,彷彿給人一種AI攝影等於AI濾鏡的錯覺。

濾鏡固然很好,然而當濾鏡逐漸抹平了照片色彩的差異,手機攝影的水平的高低往往落在了「構圖」這項技能上。

當AI攝影在濾鏡上的競爭愈發飽和,AI構圖又能否成為AI攝影的新未來呢?

一、照片的生命周期

一張照片較為完整的誕生之旅,大概會經歷以下幾個步驟:

1. 前期策劃

暫且不論專業攝影師在拍攝前,都要經歷拍攝主題確認、踏點、服裝道具準備、乃至天氣情況了解、路線行程規劃等等一系列複雜的前期工作。

就算是大街上路人的隨手拍,在拍攝前也會明確一件事情:你要拍什麼?

明確要拍什麼、拍攝對象是誰、什麼是照片的主體,是拍攝前期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2. 取景構圖

同一個拍攝場景,在專業攝影師和攝影小白鏡頭下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照片。

同樣的景物,有的人拍的很好看,有的人拍的不那麼好看,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是構圖的區別。構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張照片的美學質量,而這也是專業攝影師和攝影小白最顯著的差別之一。

3. 參數調節與拍攝

在確定好了一張照片的取景與構圖之後,接著就是對焦、光圈、快門、感光度、白平衡等一系列拍攝參數的調節。按下快門之後,一張照片就此誕生。

4. 二次構圖與後期處理

拍攝完畢之後,一張照片的優秀後期處理往往能給照片錦上添花,甚至是起死回生。二次構圖可以幫助拯救前期構圖的失敗,而優秀的照片調色往往能讓照片更具質感。

當前的AI攝影多聚焦於「參數調節與拍攝」與「後期處理」兩個方面,而同樣重要的前期構圖和二次構圖卻鮮少涉及。

未來AI構圖是否會成為AI攝影的新方向?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市面上已有的AI構圖產品。

二、AI構圖現狀

1. 案例一:潑辣構圖(現潑辣回憶)

潑辣構圖是潑辣團隊推出的一款AI二次構圖APP,據潑辣團隊稱,潑辣構圖分析了來自數百萬專業攝影師的上億張照片,並以此為數據基礎搭建了圖片裁切的神經網路。

打開潑辣構圖APP后,潑辣構圖會對你的照片進行智能構圖,生成多種剪裁方式,並將剪裁后不同風格的照片堆疊在一起供用戶挑選。

圖片來源:https://sspai.com/post/47220

原潑辣構圖頁面,多種剪裁方式后的圖片堆疊在一起。據筆者體驗,現在的潑辣回憶(原潑辣構圖)用戶體驗並不友好:

  1. 首先:二次構圖僅限於圖片剪裁,基本的畸變修復與透視調整功能暫時沒有;
  2. 其次:目前的構圖方式貌似是事先設定好的幾種固定的剪裁方式,針對不同的照片,APP是否會有不同的剪裁方式,筆者暫持懷疑態度;
  3. 其三:軟體的定位問題。不知什麼原因,原來的AI構圖類應用「潑辣構圖」變為了如今的回憶類應用「潑辣回憶」。定位的變更、軟體的更名,甚至讓筆者一時間在APP Store中不願相信這就是原來的潑辣構圖。

APP Store上關於潑辣回憶APP的評論

從APP Store的評論中也可以看到,此款APP還有不少的提升空間。

據潑辣回憶稱,目前軟體僅支持二次構圖,前期構圖功能還在開發當中,期待潑辣團隊在將來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2. 案例二:Vivo的AI人像構圖 & Samsung智能構圖

多家手機廠商中,Vivo和三星率先推出了自己的AI構圖產品。

早在2018年,Vivo 推出的AI人像構圖可以幫助檢測照片的構圖,當檢測到拍攝構圖不正確的時候,其AI人像構圖功能就會提示並且引導用戶往正確的方向移動。

Vivo AI構圖的廣告片

同樣,2019年三星發布的Galaxy S10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構圖產品。

三星官網稱,其推出的拍照建議功能,依據專業人士提供的攝影規則,基於機器學習分析2億張高質量理想照片的成果,為照片拍攝提供構圖建議。

三星的智能構圖宣傳片

不論是Vivo的AI人像構圖,還是三星的拍照建議,兩家廠商都將拍照建議和引導操作直觀地展示在了拍攝的界面上,用戶只需按照界面上的提示進行操作,便可拍攝出效果不錯的照片。

但用戶對於構圖的偏好哪能一致?

有人偏愛橫幅,有人青睞豎幅;有人喜歡三分構圖,有人就愛居中構圖;構圖其實是一件眾口難調的事情。

AI給出的標準構圖方式並不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給圖片一個構圖打分,或者給出多組構圖建議,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此問題的解決。

另外,當前的智能構圖是否可以適用於人像以外的多種拍攝場景,如風光、美食、靜物等,仍是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

3. 案例三:一篇SmartEye的論文

2019年ACM CHI上的一篇文章《SmartEye: Assisting Instant Photo Taking via Integrating User Preference with Deep View Proposal Network》獲得了最佳論文提名獎。

該文章提出了一個實時的構圖推薦網路,利用一個基於百萬級圖片訓練出來的深度學習模型 View Proposal Network (VPN)來幫助構圖。

ACM CHI上SmartEye的論文

輸入一張照片,SmartEye會基於圖片裁剪的方式生成一系列構圖候選,並且對每一個構圖候選進行打分,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輸出。

同時SmartEye會記錄下用戶對推薦構圖方式的選擇,用戶對於構圖的偏好會被SmartEye記錄下來,從而為用戶推薦更符合其喜好的構圖方式。

輸入照片,SmartEye給出構圖推薦,並根據用戶的選擇調整其推薦結果

能實時地記錄相機畫面,給出構圖建議並打分,同時又考慮了用戶的偏好,SmartEye確實是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工作。

但正如論文中的未來工作所說,SmartEye並沒有移動方向推薦的功能,引導用戶往更高構圖評分的方向或角度移動,還需要一些新的技術問題的解決。

三、未來的AI構圖與AI攝影

不論是AI構圖還是AI濾鏡,它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AI攝影。

暫且拋開攝影的前期策劃階段,真正的AI攝影應該是AI助力打通從構圖拍攝到後期處理整個照片生產製作的流程線。

我心目中的AI攝影應該是:

  1. 在用戶到達拍攝場地準備拍攝時,手機的拍攝界面能夠提示手機方向該如何移動,拍攝角度該如何調整,給出構圖的實時建議及構圖打分;
  2. 確定好構圖后,AI能幫助自動確定相機的拍攝參數自動進行拍攝;
  3. 緊接著,進入二次構圖階段,AI幫助用戶進行照片的自動剪裁,輸出剪裁選項,並能自動進行照片畸變修復及相機透視調整;
  4. 最後,進行照片的調色後期工作,輸出調整完畢的最終攝影作品。

暫且拋開了攝影的前期策劃階段,是因為前期策劃階段是一個對人的因素依賴較強的階段。

拍攝的主題是什麼?拍攝風格是什麼?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的程式化流程可供參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誕生前的構思與設計。等到AI能為攝影前期規劃做出一份真正有意義的貢獻時,AI攝影將會再次邁上新的台階。

 

作者:FergusNie,微信公眾號:燁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