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5G相比4G網路,在數據傳輸速度、容量和延遲方面都有很大地飛躍。當AI與5G結合,未來的十年,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什麼是5G?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5G 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它相比4G網路在數據傳輸速度、容量和延遲方面都有很大地飛躍。

在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5G 標準中,定義了5G 未來的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帶寬(eMBB)、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和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說人話,就是:

  • 高速率:未來理論上10Gbps 的通訊速率,相比4G提升了約100倍
  • 低延時:1ms的超低延時,相比於4G網路小於50ms的延時,再次降低了一個數量級
  • 廣連接:每平方公里100萬個設備接入,這也讓每個物聯網設備單獨接入網路成為可能

縱觀歷史,幾乎每10年,通信網路就會發生一次變革迭代,而每一次迭代,都對整個科技產生深遠影響。當下,AI與5G不期而至,未來的十年,兩者的結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數據來源於中國通信院5G創新研究中心

視頻AI崛起

5G賦能視頻AI跨入新藍海

首先,可以預見的是視頻AI的崛起。

現在,視覺AI的主旋律依然是圖片AI。對於視頻流,主要的處理流程也一般是,硬體終端先採集視頻流中的目標對象(人臉人體物體等),然後將採集下來的圖片進行壓縮送至雲端進行進一步的識別、比對、存儲、傳輸,而並非一次性將整個視頻傳輸至雲端進行識別。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為什麼要這麼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帶寬的限制。

舉一個H5活體檢測的例子:有些情況下,必須要本地端上傳一段視頻,然後送至雲端進行活體檢測,而一段3s左右的短視頻,中間網路傳輸的時間要5s,而這5s的傳輸時間,就讓用戶體驗非常差,用戶流失率很高。本質上的原因,也就是網路帶寬的限制,達不到實時反饋的效果。

5G環境下,理論上10G的帶寬,視頻流傳輸的壁壘將被打破,前不久北郵學生實測5G速度,下載速度達700MB/S。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屆時,前端採集的不再僅僅是單張圖片,而是包含更多場景化信息的視頻。在雲識客看來,視覺AI將會突破個體識別的範疇,進入到以視頻為載體的場景識別的時代。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來看看代表型的場景識別:AR協同 自動駕駛

1. 自動駕駛

未來的自動駕駛,將是基於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路上的攝像頭採集整體環境信息,車載攝像頭採集車與車之間的距離速度等信息,從而達到車路協同。

另外,高精度地圖的實時傳導,高速狀態下反饋信息的及時傳達,都離不開5G。4G 網路下,時速100 公里的汽車,從發現障礙到啟動制動系統仍需要移動1.4 米;而在5G 時代,該距離縮短到2.8 厘米。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2. AR協同

5G時代下,AR藉助AI,將實現強大的感知、環境識別與協同能力。

來看下如下場景:

在一個工廠中,維修工帶著AR眼鏡。AR採集實時視頻流,並傳輸至雲端,雲端分析視頻中的環境與目標,並針對視頻中的場景,給出對應的維修建議. 比如識別到視頻中的電路板有損壞,並根據電路板周圍的硬體結構,結合專業知識庫,直接顯示出損壞原因與操作視頻。如果遇到複雜情況,無法做出判斷,還可通過AR直接上傳視頻,請求更專業的人在線聯繫。

AI雲能力擴大

加速商業應用落地:

5G能容量超大數據的實時傳輸,AI雲的能力在技術與商業應用方便,將會進一步放大。

1. 技術上,雲端能力會進一步擴大

未來雲與端,將會進一步細化分工。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分工?原因有二:

  • 場景化識別,一定是各種信息的處理,一個端不可能處理所有的信息,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將信息彙集到雲端,雲端結合各種視覺AI、知識圖譜、語音識別等各種演算法,做集中統一處理。
  • 端本身容量大小有限。以人臉識別演算法為例,一整套高性能的人臉識別演算法,從採集、活體檢測、識別,演算法大小達到400M。此外,還有其他演算法,軟體,人臉底庫,這些放在一塊,勢必會顧此失彼,某一方面需要打折扣。比如現在人臉識別門禁上,行業一般都是容納萬級人臉庫,和存儲大小也是有關係的。

所以,可以預見,雲端的分析能力,將會被進一步放大。

2. 商業上,AI雲與各垂直行業系統的結合將會更加緊密

AI本身僅僅是一項技術,如果想要商業落地,讓AI真正帶來價值,勢必需要和各垂直行業系統進行深度整合。

5G浪潮下,AI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首先,技術上AI雲能力的擴大,為各行各業的系統商提供服務,AI雲的應用範圍將會更加廣泛。

同時,數據傳輸能力的擴大,能支持數據在多個節點之間來回傳輸,且絲毫不影響用戶體驗。

萬物互聯

視界近在咫尺

技術基礎上支持了萬物互聯:

在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5G 標準中,定義了5G 未來的三大應用場景,其中一個就是大規模機器通信。每平方米支持100萬個設備單獨接入,讓每個物聯網設備單獨接入網路成為可能。

物聯網設備的增長呈爆發性趨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初步估算,2017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達到84億,比2016年的64億增長31%,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04億。

門禁、儲物櫃、門鎖、家電,不僅一大批傳統的硬體設備通過晶元植入等方式,升級成為物聯網設備,更有一大批像VR、AR、智能穿戴等新型物聯網設備出現,萬物互聯已成必然趨勢。

硬體成本的降低:

從消費端,可能預見到硬體成本的降低,也會讓物聯網更加普及。之前說過,雲與端的分工趨勢更加明顯,如果端集中在檢測採集能力方面,不涉及到太多信息處理能力,不需要太多的存儲,那麼對硬體性能的要求將會大大降低,對應的,硬體成本也會下降。

5G時代

一場AI與產業的變革

5G,給世界帶來的變化,絕不僅僅是看視頻更快了,更將會帶來一場AI與產業的變革。

2018年,被普遍認為是人工智慧元年;2019年是5G商用元年。今天只是一個起點,5G+AI,將會帶來多元化的場景應用,給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在技術、人才、商業等方面也帶來更大的挑戰,只有看清趨勢,才能把握未來的發展。

 

作者:雲識客,公眾號: 雲識客(ID: zhiquy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