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遞弱代償」理解互聯網的28個現象和終局

本文從「遞弱代償」這個詞含義出發,詮釋了這個詞和人類社會的關係並以此作為理解互聯網28個現象和終局的基點。

我認真看完《物演通論》,可以確定這是一本很有思想的書,從中學到了很多。而「遞弱代償」則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該理論很龐大,能夠解釋世界上諸多現象,互聯網現象也同樣被包括在其中。

不過我並不喜歡這個理論,過於冷酷理性,欠缺了某種人道精神,。儘管如此我依然尊重思想,也希望透過這個思想再一次來解讀互聯網。

如今人類對於互聯網一直都是以高度樂觀的態度,彷彿技術有著不朽的魔力,可以永遠保持下去,但另一面其產生的麻煩同樣也越來越多。

所以,如果能夠有不同的視角,對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科學技來一次從頭到尾的反思,我也想也許是必要的。

如果人類的整個格局要以技術來進行分野,用互聯網來切分大抵是沒有錯的,而我個人也更熟悉互聯網領域的相關內容,所以本文專註於互聯網的討論。

但事先聲明:基於遞弱代償的理論,本文從頭到尾都是一盆坡向互聯網的冷水,充滿破壞性、消極、沒有正能量,並且最後沒有任何建設性意見。

因此,不想被打擾生活生活的讀者,請關閉本文。這篇文章很長,不要浪費時間,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煩惱。

當然,如果讀者堅定要讀下去,併產生不適,那我深感抱歉,也請知道這各理論不是真理。

此外,由於《物演通論》過於龐大,我本人不敢說完全讀懂,只是在盡我所能的理解遞弱代償思想,來重新理解互聯網。

以下內容都只是我個人見解,不代表原著和作者的觀點。

一、遞弱代償簡化版

上圖是我對遞弱代償的簡化版,並非原意。這裡為了方便解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物演通論》。

左邊是奇點,代表宇宙大爆炸初始狀態,橫坐標代表時間。伴隨時間推移,整個世界的物質存在,和能量一樣,在不停發生衰變。

從基本粒子開始,就在不斷相互結合構成複雜物質,而越複雜的物質,存在度永遠在降低。

越複雜的物質代表衰變的越厲害,最終一觸即崩。

每種物質每變得複雜一次,其存在位置就會發生變化。

在這張圖裡面沿著斜線,向下向右滑動。稱為向後衍存。

這是一張關於「感」的示意圖,萬物都都在向後衍存,為了維護自己存在,他們必須分化出更多的屬性,即可以感知到更多的其他存在物的屬性。

存在度越低下則「感」的能力越強。

例如:狗對這個世界的感受相對低級,而人類卻可以感應到萬物的各種屬性,人類越進化,對萬物的感知也就越多。

以上是關於「應」的示意圖,僅僅只是感知,並不能達成維護存在,或者說不能達成代償,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應。就好像原子間的共價鍵,唯有「應」達成,才能將其他物質佔為己有,這樣才能維護存在,這就是「應」。

舉一個不「應」的例子:相親節目中一個男人同時相親20個美女,他能「感」到這20個美女,但是最終卻沒有任何一個美女和他牽手,同意和他交配並生產下一代,這就是不「應」。

以上是遞弱代償簡化版的完整示意圖,這裡加入了及格線以及代償度。萬物的存在能力在降低,存在位置隨時間推移在向後降低,因此要維護存在「應」必須增加,即增加代償度,達到及格線,否則維護存在失敗,整個族群消失。

此外,「應」一旦達成,就永遠不能分離,否則存在就無法達成,這意味著存在能力低下的存在物,需要的條件越來越多。

可以表達為:

及格分數=存在度+代償度

而維護住存在則表現為代償度增加量能夠彌補上存在度的下滑量。

及格分數(恆定)=存在度⬇+代償度⬆

上圖就表示了「應」的失敗,代償度不夠,就無法維持存在。

也可以表達為:

及格分數(恆定)> 存在度⬇+代償度⬆

則該物種滅絕。

同時越原始的東西越穩定,越具備決定性。例如,儘管互聯網如此發達,充滿無數信息,但是所有流量基本都與人類的感性情緒有關。

此外,情色內容一直牢牢保持著互聯網的流量高地,這是因為感性的穩定度遠遠高於理性。

越早期的感應屬性,對越後來的感應屬性決定性越大。

我們至今所有的行為,都是在維護存在度的喪失,這是遞弱代償的核心。也就是說我們當今見到的一切科技繁榮,認為這是人類的強大,其實是詳謬,它直接掩蓋了人類存在能力的低下。

二、人類社會存在進入互聯網社會存在的五個關鍵

遞弱代償用到人類社會中,我們暫且還需要一些解釋。

須知人類的存在度在持續降低,那麼就要求更高的代償,當前的人類的代償都表現在了社會中,因此可以理解為:社會要想保持存在,必然同樣需要達到及格線,而同時社會整合度必須不斷抬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面同樣有分化,因此也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存在能力的低下,必然伴隨分化度的上升,這樣才能推動社會整合度的上升,讓各個分化單元得以整合,相互代償。

可表現為公式:

社會整合度=個人存在度 ✖ 分化度

而具體又大致可以表現為:

社會整合度⬆=個人存在度⬇ ✖ 分化度⬆

接著要談論互聯網社會,這裡涉及到大量的互聯公司,情形有些複雜。所以這裡我給出一個「最小公司單元」的概念,即在一個分化尺度上運行的不可再分割單元,可以是個人、小公司、大公司中的機構,這裡無法具體定量,只能先行定性,以方便探討。

人類從前社會結構,滑落至互聯網社會結構,這裡面應當被宏觀探討的正是存在滑落之後所產生的影響,這裡我引用《物演通論》第一卷第五十五章的相關內容,來討論互聯網社會。

1)衍存條件遞增率,維護人類社會存在的條件量遞增,表現為經濟與資源的緊張、物慾上升。

互聯網的出現自然更加放大人類慾望,但是這裡我重點談代償條件。所謂條件,即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伴隨存在度降低而迅速膨脹,且一旦某個條件被抽離,則立即失去存在能力,發生系統性動蕩。

人類總是將技術奢侈品轉化為必需品,而任何必需品都必須永遠存在於人類社會當中,否則社會將無法運轉,失去穩定性。

例如,原本倍人類視為奢侈品的水電煤供應,現在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無法分割,一旦水電煤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無法保證持續供應,整個社會就會發生劇烈動蕩。

互聯網從早期的年輕人「遊戲工具」,發展為全球的必需品,成為基礎設施。任何國家的網路只要被黑客破壞幾周,註定會造成大眾恐慌,乃至經濟、政治、國際形勢上的動蕩不安。

可見所謂強大也是危險的代名詞。

2)衍存感應泛化律、感應繁華、關係錯亂。人類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信息量、永遠處於增大中,這是維護生存的分化必須,是「感」的增大。

所以就出現了關係錯亂:指的是人類原有的存在度,社會存在發生流失,代償不足時,尋找不到新的存在定位時產生的關係落差,即代償補足。達不到及格分數,無法維護生存的同時,又有一大堆「感」的代償,而註定產生的混亂。

互聯網導致人類的分化程度加深,碎片化信息迅速增大,繼而導致信息不對稱性加深,共識減少,真相減少。

3) 衍存動勢自主率,能動性擴張。「感」雖然在增大,但是「應」的能力始終在減弱,要想達到存在及格分數線越來越難。這也就導致了人類必定會放大慾望對於「感」的滲透率,以獲得成功,也表現為自由度。

具體表現為:互聯網中會出現越來越多不同價值觀取向的現象對當下文化信仰造成衝擊,出現又消失,而人類也會迷失在各種動蕩不安的價值觀漩渦中,不得片刻安寧。

而最終的結果是,技術也會不斷突破近人類原有的道德底線。而人類當下認為缺少道德的事情,卻會在未來成為新的道德。

4) 衍存結構自繁率、結構化複雜、人類社會的結構化日趨複雜,一定會同樣表現在互聯網中,而複雜的根本意義在於對分化存在的結構性整合。

互聯網早期尚未完全分化開來,和人類社會早期鬆散的社會結構一樣,早期互聯網中的「最小公司單元」,同樣互不往來,最多只是一個「超鏈接」的泛泛之交。但最終卻變得複雜起來,結構越來越緊密。

互聯網這種高度複雜連接的結構性要求,導致出現了技術平權和技術集權的特徵,放到後面談。

5) 衍存時空遞減率,從時間上來說,越往後出現的物種,滅絕速度越快。再談空間,以人類為例伴隨人類存在度的降低,人類在地球上獲得資源以及可行動空間越來越狹窄,人口與資源關係越發緊張,人類剩下的選擇將越來越少,破壞環境,則會威脅自身。

古代採獵社會,人類個體有著豪華的30萬平方公里活動空間,但是進入農耕文明,個人活動範圍立即縮小到了數百平方,像稻草人一樣被固定在土地上,日復一日種地為生,而不得四處奔跑。

再看如今的公寓,則更是在區區數百平方上,讓上百人擠在一起,不能大聲喧嘩。甚至在一些地方,有個區區陽台的,居然可以算是超級豪宅,還會令他人羨慕不已。空間的縮小其實嚴重壓迫著人類的天性。

對應到互聯網

  • 從時間上表現為:越往後出現的公司,整體死絕速度越快。越往後出現的互聯網信息,失效性越快,信息的含真量越來越低,所謂謠言增多,真相變少。
  • 從空間上表現為:人類的互聯網選擇項越來越少,即各個分化領域的選擇,被超級巨頭壟斷,例如在購物分化系統方面,人類通常只能選擇幾家平台,而平台隨意利用數據調整價格,擁有對價格的話語決定權。

此外,對於「最小單元公司」而言,其選擇空間也越來越窄。例如,個人開發者乃至中小企業,不得不依賴於幾家大公司提供的人工智慧介面,雲計算服務,或者中心化的調度命令等等基礎設施,而大公司只有幾家,必然可以坐地起價,並對後者進行收購整合等行為。

此乃技術集權。

以上,對衍存的大致現象的不完整概括。

三、從遞弱代償理解互聯網現象

接下來我想談的是,當今各種關於互聯網的流行辭彙,通過遞弱代償原理進行再理解。

1. 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事件指的是指非常難以預測的事件會造成的顛覆式反應,在政治、商業、金融、互聯網等領域時有發生。黑天鵝在互聯網出現的頻率也高於其他領域。

黑天鵝出自於懷疑論哲學家大衛休謨。

他曾說:「歐洲人相信只有白天鵝是因為我們沒有見過黑天鵝,但黑天鵝實際上可能是存在的,人類不能相信自己的經驗」。

17世紀,澳大利亞的黑天鵝被歐洲人發現,這讓黑天鵝成為懷疑論的經典代表名詞,也證明人類的經驗不可靠,如今被用來形容不可預測的系統性威脅事件。

用遞弱代償來解釋,則是由於存在者未發覺存在度的下滑,代償度不足而最終導致的系統性崩潰。

理解黑天鵝的還有一個關鍵則是:存在狀態決定意識狀態,在各自的存在位置上,每個存在者所能「感」受到的屬性都有著嚴格限制,而後延者能夠感受到的屬性永遠大於前者。

既然我們的感知在被封閉在一定範圍,自然很難在滑落的瞬間,很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因此,當自身處於尚未滑落的前存在者時,時完全無法感受到處於後存在位置上的屬性。所謂黑天鵝是存在度滑落後的驚異。

所以我們看到,滑落更快的科技領域,總是被誤測,哪怕一些人深處科技行業,已經站在整個信息時代的風口浪尖,手握大量前言信息,仍然會判斷失誤。

此前電腦一直被用於商用,某著名商用電腦公司總裁就下斷言說:個人電腦市場是不存在的,無法想象普通人家中也需要電腦。結果個人電腦崛起。而在個人電腦崛起之後,又有IT已死論,認為產業發展到頭了,結果移動互聯網到來。

回看今天任何互聯網公司的決策失誤,均逃不過黑天鵝定律。

2. 反脆弱

與黑天鵝對應的是反脆弱,而《反脆弱》也是在2014年的一本流行書,其中作者發現了一個秘密,即「系統的反脆弱性是通過犧牲個體為代價取得的」。

但實際上也並非式什麼大秘密,2000年前商鞅在他的《商君書》里早已明示,只有民弱才有國強。從遞弱代償來看,是社會整合度的提高依賴於個人存在度的降低為代價,這是《反脆弱》的洞察。

但是另一面,作者對於脆弱的定義並不正確,受到進化論適者生存想法的影響.他認為越進化的生物越適應環境,而實際上越進化的動物,恰恰是越不適應環境的動物,才需要沒完沒了的抵擋自身的脆弱。

4億年的蟑螂結構簡單,但是保存著極高的生存能力,即使發生火山爆發、板塊運動、全球氣溫升高、行星撞地球、大冰期,核污染等等一類不可預測的災難,人類完全消受不起,很有可能直接物種滅絕。但蟑螂卻無所謂,還將繼續在地球上存在下去,正是因為生存能力極高。

真正的強者本就無需屈尊適應環境,只有弱者才需要適應,才需要沒完沒了的反脆弱,這也是人類真實的糟糕處境。

此外《反脆弱》鼓勵個人利用市場脆弱的波動性,為自己牟利,大意是有一份穩定工作保持收入。而另一方面開闢新的事情,例如寫書、外包設計、自己做程序等等,來實現更大的收益。

這樣的觀點從遞弱代償來看,即存在度降低的個體做出分化的選擇,以獲得更高的代償度。

不過需要知道的是,人類社會越往後演化,整體上的分化度雖然會持續增高,但是個人存在度的降低,意味著分化成功的概率會趨於降低狀態。

實際上超級互聯網公司也一直在用這樣的方式來反脆弱,但越來越不見效。

3. 灰犀牛事件與綠天鵝事件

灰犀牛事件指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這種觀念看上去新穎,但實際上就是古人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翻版,只不過由於當前人類系統實在過於複雜,不得不藉助新概念來將同樣的事情再說一遍。

從遞弱代償來看,則是存在者已經察覺到存在度已然下滑,但代償能力完全不足,無法獲得維持系統存在衰落後保持穩定的必須條件,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系統崩潰。

這裡再補充一個綠天鵝事件,指的是全球氣候領域可能出現的極具破壞力的現象,它可能給社會生活和經濟增長造成巨大財產損失,進而引發金融領域的動蕩及風險。

這其實同樣是灰犀牛的翻版,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性氣溫變暖問題,需要各國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所緩解,以保證人類的生存,但現在情況並不樂觀。

4. 化石級網站的存在

按理說,技術永遠要顛覆前者,但是我們卻會發現有太多化石級網站的存在,這些網站往往誕生於互聯網之初,諸如一些論壇類網站,百科類網站,電影評論類網站,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這正說明了越原始的物種越穩定,生存度越高,越不容易失去穩定,其隨著時間所流失的存在度極少,不需要更多的條件來支撐自己的存在。

相對來說,絕大多數穩定的存在者,在後期通常市場規模不會變得太大,變得太大是存在度低下,需要更多代償的體現。

不過搜索、社交、電商,這三大產品起家的公司,最終成為了巨頭,因此這三大產品的初期穩定度一定遠低於其他產品,我們下面接著談。

5. 巨頭公司的成因

搜索、社交、電商,這三大產品,能夠做大,是因為其相比於早期同類產品,他們的圓滿性更差,距離及格分數更遠,穩定度更差。

這也導致了「失」的越多,最終所「補」回來的就越多。

先看百科類產品,其需要達到圓滿的存在,達到「及格線」,只需要補充相對固定的文字內容,做一些簡單的更新審查即可,而電影類、論壇類網站同樣如此。

但是像搜索類產品,初期就需要搜集海量的網站數據,並且需要用到極其複雜演算法,以及更昂貴的伺服器對採集來的網站數據進行分析排序,最後給到用戶結果。

也就是說此類產品要達成圓滿,在初期需要的條件就遠遠大於百科類產品,其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資金,才能維持運轉。

很多搜索、電商、社交公司,早期相比於維基百科一類產品,有著更大的資金壓力。而創始人也經常會說,自己的成功是因為自己沒有放棄之類的勵志話語。

但實際上,本質是由於,搜索、電商、社交這一類丟失圓滿最嚴重,最遠離及格分數線,因此相對最為殘缺,生存能力最低的產品,不過一旦在初期站穩腳跟,其早期「失」的越多,最終在後期追「補」回來的也越多,成為超級巨頭。

所以回看自然結構,也遵循同一法則,碳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就會發現由於其「殘缺」程度極高,核外電子缺了4顆。這樣其他各種元素即可以給它兩個電子,又可以給四個電子,各種組合可能性極大,在整個元素周期表的「需要補足」的殘缺度最高。

因此「補」回圓滿的動力也就越大,其與更多元素結合的複雜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也有了此後的有機物,有了生命。

再多談一點,很多人一直在討論為何沒有出現硅基文明,顯然是因為洞察到了硅元素和碳元素的核外電子結構排布的相似性,因為硅元素核外電子也缺了4個,因此也在猜測硅基文明是否已經在外星誕生。

這裡用遞弱代償來解釋,就很容易。硅元素的電子軌道雖然與與碳元素相似,但由於其需要補充外部電子的軌道更為遠離原子核,所締造的化學鍵能量就越弱,自然也就意味著,其圓滿程度高於碳元素。因為其不需要建立如此多的能量才能維持自身圓滿,正所謂「失」的不夠,「補」的自然也不夠。

這裡不再展開。

也提示個人,也不要盲目崇拜科技公司老闆,它們的公司越大,意味著他們的存在能力越低下,維持他們存在的條件極多,他們所承受的焦慮度大概率比我們普通人高太多。

6. 傳統投資中的滾雪球

工業時代的公司,在整體的存在時間上一定高於互聯網公司,工業時代公司,相比於互聯網時代公司更具備確定性,支撐條件也遠少於互聯網公司。

諸如鋼筋水泥石油等基礎性產業的公司,一定會在互聯網時代繼續存在下去,不會喪失存在度。不過此後出現的技術型公司,整體平均死亡速度,也高於這些極為傳統的基礎型公司。

一些投資人不碰互聯網公司,只針對傳統企業,基礎型企業做長期投資,最終保持每年穩定收益原因,正是來自於傳統公司的穩定性。

而極為早期穩定的公司在商業領域意味著:即使不會變大,做的再差也不至於會跨,頂多只是一個保持平庸狀態。而越貼近人類底層需求的基礎性商業,越穩定,可以根據各國人口和經濟的整體增長做一個推測,再以數年為更長的周期進行,那麼對應的投資也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收益。

這變相解釋了巴菲特的滾雪球原理。

但放到互聯網公司來看有些尷尬,強大的背後是殘缺的彰顯,互聯網公司殘缺到已經不能依靠自身產品來維持存在,而是需要依賴於大量的廣告才能生存。這也是傳統投資者無法看好互聯網公司,不認為其有內在核心資產價值的原因。

同時技術過於不穩定,因此無法量化評估。而說實話,社交、電商、搜索,現在看起來好像是穩定的三家公司,但是彼時卻完全要碰靠運氣。僅從預測的角度來看,毫無確定性可言,畢竟當時的存在度,決定了「感」的範圍。

因此,即使到今天,存在的依然決定了感知範圍。股票這種東西,無論傳統的還是科技的,我建議全都不碰才是最好的。

7. 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

通常觀點認為,科技公司的死往往死於競爭激烈,但競爭只是表現,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其存在度下滑。

任何公司背後,都只有一個支撐其存在的核心「最小公司單元」,而為了維護這個「最小公司單元」,必須補足10個條件,而這10個條件又另外需要10個條件……循環往複,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可能導致公司的整體衰落。

因此,要維護整體存在,也就導致了整個互聯網對於「最小公司單元」的整合度要求遠高於工業時代的公司,彼此結盟程度更高,所以會讓整個互聯網整體看起來極為強大,甚至大過工業時代的公司。

於是就有了互聯網行業所謂的平台效應,也就是技術集權。

8. 平台效應

所謂平台效應,指的是幾家互聯網超級巨頭正在通吃一切互聯網的一切,形成超級平台,而很多小公司也只能委身於大公司之下,最終甚至被收購,大公司正在形成壟斷趨勢。

其實這點也在衍存結構自繁率中有所討論,這是人類社會整合度趨於增大的必然內在需求,各「最小公司單元「正在變得越來越殘化,弱化,因此必定推動結構性整合度的增高。

當前互聯網平台巨頭的競爭之時處於早期時代,未來一定會有更深的鏈接,直到所有公司都全部連接在一起。

很多人認為,未來可能不會再有超級公司,原因在於超級巨頭對於科技創新的扼殺,抄襲等惡劣行為所導致。

前半部分是對的,但是後半部分的描述可以重新理解。

互聯網是技術疊加的終極形態,越原始越具有決定性,所以早期分化出的這些原始」最小公司單元「,正已逐漸成為更加牢不可破的所謂基礎設施,而往後分化出的「最小公司單元」,其誕生的條件需要依賴更原始的「最小公司單元」作為代償條件才能存在。

例如搜索引擎,極為依賴百科產品,為自己進行搜索結果補充。

但絕大多數關鍵的原始的「最小公司單元」,已經被平台所整合,后出現的「最小公司」不得不依靠平台,來獲得發展。即使一些」最小公司單元「與某個平台分道揚鑣,也不得不尋求助於另一個巨頭平台的相助,才能繼續發展。

拿人類社會來比喻,人類世界的整合先成為部落社會,再成為國家。工業公司更像是社會部落建立階段,而互聯網公司更像是國家建立階段,這是二者的區別。

可以看到,部落社會的結構更加鬆散,甚至有人可以脫離部落而獨居的能力。但國家的結構更加複雜,人與人之間更加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誰都無法脫離其中,因為人的存在度低到已經喪失在自然生存的能力,只能通過國家所提供的基礎設施來獲得必要的生存條件。

然而更加本質的是,互聯網本身就是誕生於國家之後的產物,其出生更是在表明,當下國家為單元的社會整合度依然遠遠不夠,其還需要互聯網的幫助,才能夠讓現在更鬆散的國家結構,變得更加緊密。

再從邏輯上進行極致推演,當下的互聯網公司無論如何分化演化出何種不同的千變萬化形態,而最終整個人類社會只會剩下一家超級平台,彷彿回到互聯網誕生之初,但又受到更強的制約。

這種制約,也在制約所謂的顛覆式創新。

9. 互聯網的顛覆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中的顛覆,用在純粹的互聯網中來考察,如果顛覆是針對非常早期誕生的互聯網公司,那麼是更為困難的,也很少見,這是由於互聯網的結構性整合度極高。

顛覆性創新理論,大意是說,伴隨技術的上升,總會有更好的方式來滿足大眾現有的需求,而最終這種方式一定會從非主流變為主流,最終佔領主流市場,而過去的技術實現方式被淘汰,循環往複,於是小公司崛起。

放到純粹的以軟體為主互聯網公司中,很難有後者顛覆前者的情況,這就好像要摧毀已經建立的基礎設施,重新再造一樣,后出現的「最小公司單元」唯有再分化,並依賴於前者才是自身唯一生存方式。

互聯網是對人類既往所有技術的最終系統性整合,也意味著互聯網這個系統的穩定性已經嚴重降低,但同時也規定著後者越不能輕易摧毀前者,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這個系統允許後來者可以不停摧毀前者,重建基礎設施,則意味著這個系統將更無穩定性可言,將隨時處於崩潰狀態。

而實體公司可以被顛覆,恰恰說明,工業時代的技術公司,彼此之間達成的整體結構複雜度還很鬆散,沒有呈現一環扣一環的極致緊緻狀態,相比於互聯網公司,其創新具有較大的任意性,可見分化空間還很高,成功概率也更大,存在度也更高。

所以再往高處說,所謂的「創新」是根本不存在的,「創新」的方向早就被遞弱代償的內在規定性所決定,所以到了互聯網時代,所謂的創新現象會越來越多,但成功率會越來越低,這點此前也已經討論過。

所以需要警惕的是,每當有人吹噓某某新技術可以如何顛覆此前的所有互聯網公司,再造所有互聯網底層基礎設施,將重新洗牌時,可以完全無視,舉個例子,比如區塊鏈。

10. 窗口時間

互聯網公司都需要搶佔窗口時間,就有更大的後續優勢。不過最近,卻有人反駁這一理論,因為即使好多公司做了大公司沒有做的事情,終於跑出了一條活路,但是沒過多久又被大公司抄襲,導致小公司失敗,因此很多人懷疑窗口時間理論有問題。

前面已經解釋過了,互聯網的內在結構性要求,導致整個互聯網的整合性極高,後者很難顛覆前者,正是由於前者已經相當於基礎設施的存在。

不過需要直到的是,基礎設施,仍然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這並非完全不可能,因此其也在不斷代償,以維護自身存在,因此後出現的公司,可能正是其維持自身生存的條件,因此此前的大公司會不惜一切代價收購,或者不惜一切代價的抄襲後者。

通常,大公司往往會成功,因為這是互聯網系統性整合的內在規定性所導致,是互聯網最終會演化成一個超級平台的規定性所致。

換一個更大的角度來看,所有分化「最小公司單元」,都是最終會融入整個互聯網結構的產物,就如同任何人類無法離開社會獨自生存,無處遁逃。

11. 技術決定人性

有一種觀點認為,是技術發明了人性。這也其實就是麥克盧漢《理解媒介》的那句「起初,我們塑造了工具,最後工具又反過來塑造我們」的翻版。

但這裡,我們需要梳理前後關係。

正是人類的存在狀態,才決定了後者技術的出現,技術是理性無法達成「應」后的代償而已。人類存在度越下滑,後者代償度越高,表現得越為強大而已。

「應」意味著達成,意味著佔有,因此人類與技術已經成為新的共生體,而根據遞弱代償的規定性來看,后衍存者一定可以操縱前衍存者,因此技術註定不僅對人,更對整個人類社會有著更強的操控性。

但前衍存者對后衍存者又具備決定性。

所以,決定互聯網最終形態的並不是技術,而是背後的人類文化,正是不同的人類文化形態,塑造了各個國家互聯網形態的不同。

但人類文化儘管再有不同,背後都遵循著維護生存,達到生存及格分數線,這一原則。

12. 長尾理論困境

指互聯網市場,同樣按照2/8原則分佈,作者想表達,做好20%的長尾市場,也能夠和80%的主流市場抗衡。

這一理論,最終不被市場所接受,所有互聯網公司,最後統統都想做第一,拿下80%的主流市場,生怕被排擠,呈現了寧當雞頭不做鳳尾的情況。

用遞弱代償解釋,長尾就是分化的體現,不過在早期互聯網時代,各「最小公司單元」的存在度較高,生存狀態較為閑散。

不過伴隨存在度的降低,互聯網的結構性整合的內在要求,所有的「最小公司單元」死亡率變大,都需要開始奮力謀生,被迫放大自己的慾望,最終所有人都變得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這就好像農業社會早期,大多數普通人相安無事,與世無爭,但到了工業時代,人類存在度迅速降低,於是人人慾望膨脹,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渴望成為英雄,是一回事。

13. 公司倒閉,遞弱進程不可逆

公司是員工組合的后衍產物,因此存在能力必定弱於員工,具體表現在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壽命,少於員工工作時間。

因此,公司一旦倒閉解散,存在度消失,那麼也意味著員工就會跳槽到其他公司,並將所掌握的經驗帶入到其他互聯網公司中,持續的參與到整個弱化進程中。

這並不意味著進程可逆,一個公司的倒閉,只是某個系統的歸滅,但整個進程還在持續。

14. 技術平權

技術平權是指,技術讓每個人平等的享有技術,獲得信息知識,獲得平等的服務,比如再有錢的百萬富翁,也只能和貧民共用一個社交軟體平台來社交,共用一個搜索平台獲得信息等等。

實際上,技術平權是互聯網結構性整合的必然規定,都是一回事,旨在維護人類存在度降低之後,所提供的代償手段。

技術平權,可以大致看成是互聯網的「感」,即互聯網需要大幅度的收集可感屬性,因此,必須讓每個人都不停的使用設備,為這個系統輸入信息。

技術表面上雖然維護了某種「公平」,但實際上是在推動更大的結構性不平等。因為人人平等也暗示著,每個人都可以盡自己所能的發揮自己的分化能力,而這也是在推動分化進程的持續,分化程度越高,社會結構整合度也越高,落到個人生存能力上則越低。

分工越細導致「生產」與「佔有」的環節被越拉越大,也即勞而無獲的風險越來越高,也意味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這點放到後面再談。

15. 從搜索引擎到信息流內容的出現

很多人將人類從搜索內容的習慣,遷移到今天的刷信息流內容的習慣,定義為從人找信息變成信息找人。

這種二元對立性質的描述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不能說明根本性的問題,因為信息找人,和人找信息從來都是同一回事。

人類從搜索引擎到信息流內容的獲取,是存在度的下降,導致的信息量增大,可「感」屬性的劇烈膨脹。

首先人的生存方式被決定的,即求存設定,從電子與質子的物理感應,再到人類社會的理性,都是被宇宙限定的求存設定。

從人類感官說起,我這裡只談視覺,人類眼睛的可接受光譜為400~760納米之間,呈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光從眼睛接收光譜就能說明,真實的世界根本沒有顏色這回事,從來都沒有存在過顏色。

而人類感官的存在,將世界扭曲成我們需要的樣子,正是為了維護人類本身的存在。

因此,人類先有感性輔佐生存,但是當人類的生存度下降之後,感性能夠「感」應到的屬性又在增大,感性已經無法維護之時,於是感性之上又誕生了知性,即在感性之上加上判斷,來獲得對「感」的「應」,維護存在,最終形成瞬間的反應,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模塊,也即我們所說的直覺,這也是我們今天聞到大便不想吃,但是看到米就能下口的原因。

但是當生存度再次流失之時,知性也同樣無法維護生存,而人類「感」到的屬性,又一次膨脹。於是這時,被迫逼出了理性,通過理性來篩選「感」,最終獲得「應」,獲得可以維護生存的代償,至此達成生存的維護。

最後,我們再說回,當今的信息流為何會逐漸成為人類的主流選擇,實際上再次說明了一件事。

即,人類的存在度幾乎跌落谷底,僅靠理性都不足以維護生存,信息量或者說可「感」屬性的瘋狂膨脹,導致人類最後的理性也無力處理如此眾多的信息。於是人類不得不在理性基礎之上,藉助技術來達成最終的「應」。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感」始終在增大,而「應」始終在減少,人類正處於艱難的存在困境當中,而這也預示著人工智慧將會越發強大,這點放到後面再說。

16. 娛樂至死

1931年,赫胥黎出版了《美麗新世界》小說,其預言了科技文明對人性的扭曲,人類進入到了一個光怪陸離精神分裂的世界。

50多年後,美國電視媒體崛起,波茲曼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娛樂至死》,與《美麗新世界》遙相呼應。

波茲曼看到了美國從印刷統治轉向電視統治,無聊、低級趣味、碎片化信息逐漸佔領人類生活,並警告人類逃離媒介的控制。

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洞察,普遍來說,思想家通常都不會對人類的科技文明帶有樂觀的傾向,並會主動對時代的美好大肆鼓吹。

而用遞弱代償來看娛樂至死,也非常簡單,即存在者存在度的滑落,代償度不足,無法達到及格分數線所導致的必然焦慮反應。

而大眾總是被媒體中帶有情緒的內容所操控,原因不外乎是感性的穩定性遠遠大於理性。

我這裡再關於精神分析的內容,當前文明的競爭形態,讓面對競爭的孩子從小倍感焦慮。因此這些孩子必將出現比父母更劇烈的心理動蕩,一代比一代動蕩,而他們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攻擊性、力比多都無法正常的向外釋放,進行文明化的升華。

於是他們需要一個理想的完美客體,需要各種明星,需要各種主播,用來投射自己,來「替代」他們釋放自己的攻擊性和力比多。

因此,只要下一代受到的壓抑越多,精神摧殘越大,娛樂產業就越發達。

這裡不多談。

17. 信息不對稱性和信息鴻溝加劇

已經有很多人察覺到,互聯網實際上加深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建立了更大的信息鴻溝。

首先,互聯網一定是打破了部分的信息不對稱性性,因為互聯網是社會整合度的最高體現,自然要將分化的信息進行結構化整頓,以維護群體的生存。

但是另一面,互聯網也註定加速了信息的分化殘化,新增的分化信息量,從來遠遠大於被整合的信息量。

這裡我用《物演通論》第100章的內容,進行改編,信息分化帶來了三個問題。

  1. 信息分化,越往後,分化越多,每一條信息最終達成「應」的成功率,逐步遞減。
  2. 信息分化,後期的分化信息所覆蓋的範圍減少,導致信息呈現越來越窄化,越萎縮格局。
  3. 遞弱原理,存在度始終降低,後期的分化信息,即使最終達成「應」,但是其失去「真」的速度也在加速,時間越來越短。(諸如互聯網中反轉再反轉的各種公共事件)

由此,也終於可以解釋,為何含「真」量高的信息,可以被商人直接拿來直接兌換成金錢,這尤為表現在房地產中介這樣信息交換和金錢交易運轉都更為高速的地方。

最終,互聯網分化所創造的信息不對稱性,註定是要大於信息對稱性。但從根本上說和互聯網本身無關,因為這是遞弱進程的演化規律,即使人類沒有出現互聯網這樣的形態,是其他形態,也同樣會加速這一進程。

於是我們看到,面對信息的膨脹,越來越多的知識付費內容產品,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試圖賣出「真」信息。

18. 信息繭房

信息繭房是指,每個人都在網路中瀏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會導致自己的觀點的閉塞和狹窄。

還是之前說的,存在狀態決定了存在意識,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身的存在度位置,所以能夠「感」到的屬性不同,能夠達成的最終分化程度也不同。

所以通常來說,精英總是能夠比普通人獲得更多的屬性,擁有更多的信息和能力。而信息繭房正是各個社會階層在扮演自身分化角色的意識狀態,集中在互聯網時代的放大和體現。

為此,很多精英斥責這些沉迷於低俗內容、情色內容、無聊內容的人群,中日不思進取,這樣一來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有人都應該努力進取,打破自己的邊界,挑戰不舒適區,這樣才能改變自己,否則只能是一群被操控的烏合之眾。

我雖然不同意王老師的很多看法,但是在描述精英這部分觀點是我非常同意。

實際上精英們大可不必感到優越,精英能夠感受到眾多的屬性,從大概率上來說,正是由於精英們的存在度在整個社會中極其低下,需要更多的知識、物質、錢、享受才能維護自己的生存,但是存在度相對較高的普通人卻只需要一口飽飯等,便可以達成圓滿存在。

因此,普通人的圓滿度遠遠高於精英,當普通人在浪費時間之時,精英們卻在焦頭爛額努力學習,努力收集信息,周末還要去咖啡館搞人脈,談生意,各種刀光劍影明爭暗鬥,整日動蕩,焦慮不安,其生存處境是遠比普通人更加惡劣。

而正是大多普通人的存在,才維護住了精英們的存在。

所以話說回來,像王老師,我,還有不幸讀到這裡的讀者,從大概率上來說,存在度可能都是比較低的。我等的收入也許不高,但是卻居然需要沒完沒了的收集這麼多知識,貪婪而不知足,也是很倒霉的一群人。

正所謂生有涯而知無涯,人生是有限的,知識卻是無限的,整日學習,並且活到老還想要學到老的倒霉蛋,其實都有著某種天生的愚蠢而不自知,莊子說的一點都沒錯。

所以其實我們也應該經常反省自己,減少慾望,提高存在度,少給社會添亂,知足常樂才對。

19. 商業「定位」理論

營銷學上有一個經典的「定位」理論,但是很多人發現,其「定位」在互聯網時代變得越來越不可靠,因此說「定位」失效了,更有人說「定位」本身就是騙局。

人類好好的生活,為什麼突然要定位?

拋開商業來談定位,才能找見根本的問題。

人類原本並不需要定位,正是因為存在度發生下滑之後,造成的代償條件不足,無法達成存在及格分數時,所產生的迷失,之後產生的分化。

一言蔽之:成功的商業細分市場的定位,就是分化的成功定位,就是提升社會整合度的成功。

簡單的說,萬物都在定位,並且是一個越定越窄的過程。整個商業同樣如此,越原始的商業物種越穩定,越不需要細分市場定位,而越往後出現的商業物種,越迷失,越分化,存在度越來越低,才需要定位,這也是商業中定位理論出現的原因。

不過定位理論在工業時代一定是更成功的。畢竟工業時代的公司,生存時間更長,更為穩定,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所有公司的平均壽命都在縮短,能夠立足的位置也越來越窄。

所以定位在互聯網時代自然面臨著兩個問題:

  1. 由於商業選擇空間趨於窄化,大而全的可以通吃市場的定位將越來越不復存在。
  2. 由於后互聯網時代出現的商業形態存在度流失趨於加速,即使定位成功,任何物種的存在時間也將越來越短。

20. 大數據與大數據挖掘

大數據的增長意味著「最小公司單元」,可「感」知的屬性在增大,而大數據挖掘的能力,則可以看成是「最小公司單元」為了達成「應」的慾望。

早期表現為:數據量相對較少,數據挖掘能力較低,但是卻能夠達到的「應」的概率很高,即廣告轉化。

是從長遠眼光來看後期發展,則註定用數據越來越龐大,且數據挖掘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是最終能夠達成」應「的概率,卻會越來越低。

具體表現為:早期互聯網用戶閱讀文字內容為主,可以解析文字,便可以呼應用戶需求,如搜索引擎。

如今整個互聯網充斥視頻內容,針對用戶閱讀視頻內容,互聯網公司則需要解析每一幀的圖片,再對圖片內容與資料庫匹配,最終複雜程度呈現指數級增高,挖掘能力指數級升高,但整體挖掘的準確率在下降。

這裡補充一下,圖像識別的資料庫建立成本極高,目前依然依靠人工錄入圖像,以及人工打標籤為主,沒有這些海量勞動密集型工作,則大數據挖掘則毫無用處。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謂高大上的人工智慧行業,同樣也是勞動密集型的手工錄入行業,正是由於其存在度極為殘弱。

因此要維護自身存在,其代償要求也極高。

21. 雲計算

雲計算的成功,不僅預示著傳統企業的存在度嚴重下滑,自身居然殘弱到無法自己處理自己產生的數據,需要依靠外包解決的地步。

同時也預示著:「最小公司單元」的存在度降低,也已經形成了新一輪的分化和弱化,表現為互聯網最開始的」最小公司單元「,都是等著用戶上門來找自己,但是現在卻倒過來需要屈身去服務,要求極其嚴苛的傳統企業,賺更辛苦的錢。

企業服務需要對應企業的每一個需求去硬啃,非標準化程度極高,諸如區區SAAS服務就成百上千,這就要求互聯網公司展開更高的分化殘化程度。

這裡的弱體現在,大公司的雲計算部門,像是一個小社會,旗下的雲計算各個「最小公司單元」,都像是一群存在度低下的外包公司,時常沒有生意,追不回尾款,而雲計算部門是包工頭,為這群公司提供代償資源。同時又扮演社會整合,最終面向市場,維護住了這一群體的存在,讓整體看上去很強大。

「最小公司單元」需要不停維護成百上千的SAAS,升級,調試BUG,對接介面,就足夠辛苦,稍有差錯不小心抹掉企業數據,或者伺服器短暫故障等問題,就可能面臨天價索賠和負面口碑影響,導致客戶流向競爭對手。

雲計算部門伴隨時間推移,其整體的代償度在增高,維持存在的條件越來越多。一個條件不滿足就會整體崩潰,但這些必須條件卻被外界解讀為雲計算的優勢,其實是誤解。

22. 互聯網內容產業

此前已經談論過娛樂至死的話題,但是尚未站在內容角度來談。這裡就以內容產業本身來看,依然可以用開頭的五律來談,當內容產業存在度下滑后產生的問題。

1)衍存條件遞增率,表現為維護內容產業的條件越來越多,展現為:門檻越來越高,受眾不滿足文字,尋求刺激,更需要視頻內容,這意味著創作者需要投入更多的生產精力,時間、資金。

2)衍存感應泛化律,表現為內容產業不得不持續分化,尋求更為狹窄的分化定位,創作者的內容,註定朝著越來越窄化的方向才能有出路,此外早期主流的內容存在度也在降低,也需要分化,即表現為孵化子內容。

3)衍存動勢自主率,自由度增大,表現為越來越多內容生產者為了獲取越來越少的受眾,不惜生產更多低俗、色情、吸引眼球、自我膨脹的內容,被我們如今認為毫無道德的東西,將來會越來越多,反而成為了新的道德。

4)衍存結構自繁率,意味著內容生產者受到政府監督、公眾監督、平台管控、等方面的約束越來越大,以平台管控為例,平台擁有廣告收入分配權,演算法流量分配權,禁封賬號權等等。

5)時空遞減率,時間上來講,越往後的內容越來越不會被重複觀看,不會像互聯網前時代,有大眾回味經典老電影的情況,意味著更為短命,方生方死,時效性極短。

從空間佔有上來講,互聯網內容佔有的是受眾眾時間,互聯網生產的內容越來越多,但是全球的受眾總時間不變,而受眾事件也在逐步逼近極限,能夠佔有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值得說的是最後一點的時空遞減率,內容無限增大並且質量越來越高,擦邊球還越來越多的內容,最終結果卻不能實現受眾內容觀看時間的無限增大,更證明了遞弱代償的正確性,可謂「感」在無限增大,而「應」實現的難度在越來越高,成功概率在越來越小。

23. 通訊技術的加強

自電話誕生以來,人類的通訊技術一直都在加強,如今正處於5G階段,而未來註定也會有更強的技術產生。

從遞弱代償來看,一切通訊技術都是在擴大自己的感知範圍,放在具體的互聯網來看,對應的是「最小公司單元」,需要擴大自身對可感屬性的滲透率,對萬物可感屬性的覆蓋面積的再次擴大。

但對應的「應」的實現,則變得越來越難,表達為存在能力的低下。

這裡可以參考一些賣智能硬體的互聯網公司,其儘管掌握大量用戶數據,相比於只能通過收集數據的公司來說,其覆蓋面積更高,數據收集的維度也更高,但是依然只能靠銷售硬體盈利,卻無法通過這些數據來盈利。

他們試圖說服投資人將自己視為數據公司、互聯網公司,但很難取得認可,畢竟只能依賴硬體盈利的事實沒有扭轉。

當然,智能硬體公司也許將來可以獲得「應」,但這「應」的時間註定極其漫長,不在當下。

這再次證明,「感」在急速增大的同時,而「應」在急速下降。

24. 系統性災難

互聯網的每一次創新,都必然伴隨數倍的系統性危機的來臨。

但很多人卻認為:技術是中性的,是把雙刃劍,重點在於使用它的人如何使用的問題。

這樣的觀點,對個人說是沒有問題的,勸每個人向善也沒有問題;但是放到整個系統來看則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畢竟每次有效創新,都是對存在度下滑的代償追補,而現實情況是,這種追捕永遠不能達到及格分數線,正是因為不能達到才需要持續的代償,持續的存在度下降。

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永遠只是單刃刀,產生的破壞永遠大於創造。

所以,通過技術追補人類存在度的丟失,註定只能得到一個補不完的局面,並且系統性而言,越創新,系統性的危機就越多。例如,人類根本沒有處理核廢料的能力,直接埋入地底,有些國家甚至讓其直接流入海洋,沒有人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系統性後果。

只不過尚在早期,一切都被強大的表象所牢牢遮蔽。

回到互聯網領域來看,數字貨幣則是系統性的災難之一。

數字貨幣迄今為止沒有給人來帶來任何正麵價值,但是帶來的災難卻是層出不窮:罪犯、黑客、小偷、莊家、野心家們全都蜂擁而出,詐騙、偷盜國家電力挖礦,自殺的案例屢屢出現,全世界政府最終不得不一起聯手收拾殘局。

但是直到今天,數字貨幣帶來的災難都無法消除,並且還在繼續。

或許,也在說明,維護人類存在的方式,除了發展技術,同時在一定時間往後,還需要嚴格評估並限制技術的應用,不能再肆無忌憚下去。

25. 技術能力增強,技術穩定性下降

技術的能力在增加很好理解,但是技術的穩定性在下降,這點可能不好理解。實際上,技術穩定度的下降,也是對應其存在度的下降。

以個人電腦為例,早期的個人電腦,通常都不聯網,因此使用較為安全,發生死機故障頂多重啟,穩定程度更高。

但是聯網之後的穩定性則急速下降,因為操作系統的漏洞全部暴露在網路中,而全世界最聰明的黑客們又全都在盯著各種漏洞,這導致操作系統公司需要不厭其煩的升級補丁,直到最終放棄操作系統版本,都沒有辦法把系統補丁補完。

而又由於世界上的操作系統主要是以Windows為主,因此其某個漏洞一旦被黑客發現,且客戶沒有迅速補上,則會造成全球範圍的電腦災難,實際上也發生過好幾次,例如2017年的WannaCry電腦病毒。

在移動時代,看上去好像一切變得更加安全,但這其實同樣是現象所展現出的詳謬,每當你打開任何一個手機軟體,背後實際上有著無數個「最小公司單元」在運行,是無數個複雜程序模塊,利用無數介面在相互對接。

而各個科技公司們為了保證一切能夠順利運行,唯有對鏈條上的所有「最小公司單元」不停的投入和維護,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繁重工作,相比於個人電腦,手機運行所需要的支撐條件也更大。

再放眼萬物聯網時代,這其中的風險其實更大。

因此,技術的能力在增強,表達為代償增加,但依然無法挽回其存在度的流失。

26. 代碼的有效性下降

代碼同樣是科技的代償產物,其存在度同樣也在遞減。

具體表現在,如果是在互聯網早期,有普通人想投身編程,學習代碼。那麼可供選項也就幾種高級語言,諸如眾所周知的JAVA、C#、C、Python,並不需要為了選擇何種代碼而傷神。

但是今天如果有人同樣想投身編程領域,恐怕不免讓他頭疼。

因為光是搞清楚這些分化出來的高級語言,到底作用哪個設備上,在整個程序運行過程中,扮演的什麼角色,考慮哪個更有前景,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同時一旦選錯,還會有代碼過時的風險,自己也已經沒有太多精力去學習,而代碼的種類和數量還在增大。

具體表現為:知名程序開源網站上GitHub的開源代碼數量在急速增長。

程序員如果不想有中年危機,只能不停學習,沒完沒了的學習。

所以回過頭來看,現在開設少兒編程培訓的機構,如果將真實程序的市場實情告訴家長,那些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夠通過編程出人頭地的家長,不知道會作何反應。

27. 人才的分化和生存壓力的增加

對於人才分化窄化的問題,這一點也好理解,即被互聯網行業稱之為專業化。

早期互聯網的創業,通常都是以天才為主的特徵,媒體都格外鼓吹複合人才,其中的真正原因就在於分化尚未開始,並不需要分化人才,但是伴隨分化的開始,人才也越來越窄化。

此外大學生就業率每年都大致不變,但是各個商業教育機構的收入逐年上升,規模越來越大,可以看到整體的就業的壓力也是在同步增長。

28. 遊戲的短命

這幾年關於遊戲,國內出現了一批和肝有關的詞,非常有趣。諸如「太肝了」,這遊戲「很肝」等等。

意思是:這個遊戲很耐玩——因為傷肝一般都是由熬夜造成;說一款遊戲傷肝,正是因為讓人非常耗時間,沒日沒夜的玩。

但凡一件事的出現,必須看到反面——當這些玩家說某個遊戲好玩,很耗時間的時候,其實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遊戲,都無法消耗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多的遊戲也越來越短命。

手機遊戲正在呈現這一特點,但這並非手機設備普及后,海量碎片化手機遊戲出現,所導致的問題是其中有著整體性的必然規律。

用遞弱代償來看,遊戲整體本身的存在度也趨於降低,遊戲同樣在變得更加分化,殘化,支撐條件越來越多。

於是當它們維護存在失敗后就立即銷聲匿跡,存活時間也越來越短。

而這也意味著遊戲內容本身越來越隨機的傾向,所有遊戲都越來越像抽卡牌遊戲,玩家們會體會到越來越大的「感」,並體會到更少的「應」,這會造成玩家的心理波動極大,慾望更強盛,興奮閾值不斷更高。

遊戲開發商也一定會迎合更高的興奮閾值,製作出越來越刺激人興奮,並且讓人充值越快,本身也越來越短命的遊戲。

這裡再說下精神分析,所謂遊戲,對於孩子的攻擊性釋放有一定彌補作用。因為當今所有孩子的攻擊性都被迫需要釋放在學業上,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麼幸運,會有好成績,於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受到家庭乃至學校的攻擊。

攻擊性是人的死本能,如果這份攻擊性被孩子內化,他就會整日攻擊自己,最終抑鬱,甚至導致自殺或者最後爆發殺人。而遊戲在一定程度上,讓這種攻擊性向外釋放,最終緩解了潛在的精神問題。但從當今手機遊戲整體越來越讓人興奮的特點來反觀,也可看出文明對於孩子乃至人類整體的壓迫,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三、終局

實際上,上述的表述已經對互聯網的未來有了大致的預測,憑藉」最小公司單元「的分化,互聯網整合度的提升,互聯網最終註定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以及強大。

極高的代償,也預示著存在度的極度滑落,人類將一遍遍陷入所謂的黑天鵝中,並且不斷迷失在存在的跌落中,能夠感應到世界的繁華,卻越來越抓而不得。

因此,要想討論未來,也必須從所有人類最為關心的,謀生話題,即經濟話題談起談起。

我們已經看到,眼下,技術讓崗位流失的速度,遠遠大於其創造的速度,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已經讓全球發達國家政府感到焦慮。

先說一個相對美好的猜測,來自於《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其認為由於將來的人工只能技術足夠發達,生產力足夠發達。因此會產生一批無用階級,國家發錢圈養即可,而他們拿著一部分錢,不會餓死,同時很有可能在遊戲中醉生夢死。

例如,我們看到北歐的高福利國家已經有了這一趨勢的雛形。

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記得有一個測算,如果考慮自然資源,以當前人口估算,所有貧窮地區要想達到歐美國家的發達程度,至少還需要6個地球的資源。

此外人口還在持續暴漲,所以說,養閑人模式未必是資本主義形態所允許。

尤瓦爾不是經濟學家,再看一下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觀點:隨著技術能力的提高,即生產力的提高,會系統性的拉動貧富的兩極化。

再做一個邏輯推演,當貧富拉向兩級,自然意味著當企業進行生產後,窮人買不起產品,而富人不需要買那麼多產品,產能過剩,企業不斷收縮生產,工人的收入更少甚至下崗,最終導致購買產品的人越來越少,企業利潤不斷趨近於零。

至此,資本主義徹底崩潰,圍繞資本主義所建立的制度,也將被改寫。

再看如今技術資本第一的美國,為了選票,是最愛劫富濟貧的國家,不停的對富人進行徵稅,提高社會福利,各種對窮人好的手段全都用上,看上去很美,但最終收效甚微。

富人依然越富,中產家庭的收入反而最受打擊,而窮人自然更加倒霉,說的不好聽一點,美國的中產和窮人們正在被自己所建立起的制度給玩死。

去年有兩部電影頗為值得令人注意,一部是美國的《小丑》,另一部來自韓國的電影《寄生蟲》,後者居然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國際電影獎,這或許在預示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越演越烈。

正如熊彼特揭示的那樣,技術所帶來的系統性的貧富差距影響,是政策無法抹平的。

熊彼特不是社會主義者,不同意馬克思的幾乎所有觀點,但是對資本主義結束的判斷是一致的,不過資本主義時代的結束,並不需要革命,而來源於經濟制度的自然性崩潰,來自於人類社會的自然過渡。

這裡看看《物演通論》第165章對經濟的相關解釋:

「隨著生產力提高即自身殘化度的提高,亦即生產者自身殘化程度的提高,生產者越來越必須通過在『社會分配』中實現『生產』和『佔有』」

這裡我用更簡單的話來說,即當人類殘弱到無法與自然發生能量交換時,通過進行建立社會結構,以社會結構的形式和自然達成能量交換,而最終又需要代償出一種結構,來規範相關的對人類個體的社會分配。

因此,經濟並不像尤瓦爾所當然的認為,經濟是人類想象出了金錢這麼簡單,更背後的原因在於:是人類想象出了這金錢背後的所謂經濟運行結構,而這人類社會的經濟結構必須暫且找到一個相對的起點。

即伴隨生產力提高之後,人類存在度的弱化,所導致的「生產」與「佔有」最初分離的那一模糊時刻。

所以接下來我講個故事,來藉以找到這一模糊的時刻的具體分野。

人類部落採獵社會,人口只有幾十,雖然每日挨餓,但是大家其樂融融,關係和睦融洽,一切資源部落共有。

接著,有一群聰明人,居然發現了小麥。於是大家都開始種植小麥,剛開始都非常高興,一部分人投入到了小麥的種植中,一起開荒,一起種地,一起吃,依然快樂(生產力提高)。

不過隨後沒有想到的問題發生了,人口瞬間暴漲,但是所能夠開墾的土地,以及糧食並不夠,再加上今年有自然氣候的變化,導致了小麥只有一半的收成,所有人都很緊張,因為今年可能都要餓死(人類存在度降低)。

這時候,某個部落的氏族長老沒有辦法,只好終於站出來說,「很抱歉大家,我們今年的糧食如果繼續和往年一樣平分,我們都得餓死,我們部落的人數越來越多了。現在沒有辦法,我們做個決定吧,今年,只能讓一部分人活下來」。

於是,長老決定,停止對老弱病殘人類的食物供給,讓他們離開部落自身自滅,而強壯的男人可以工作,越強壯的人分得越多,因為可以進行跟多的工作,此外正在懷孕的婦女需要更多糧食,同時今年年輕女性不準再懷孕(調整的社會分配達成,早期模糊的所有制制度出現)……

長老接著說道,為了抵禦明年的天災,我們需要更好用的工具,開拓更多的土地,小張的腦子最聰明,我們現在用到幾個工具就是他做的,以後他的工作就是做工具了,他後面就不需要種地和打獵了(人的持續的分化,「生產」與「佔有」的分離達成)。

眾人無奈,但都表示這樣的安排合理,同意這麼做(共識建立,社會結構度迅速增高,維護整體存在成立)。

在上述這樣的環境中,一個模糊的「所有制」概念逐步升起,早期的分化達成,早期的「生產」與「佔有」達成。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此後人類生存條件迅速增高,需要越來越高的生產力,或者說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分化,進行工具生產等等,因此人類的「生產」與「佔有」的環節被越拉越長,而人類從的所有「生產」與「佔有」環節,已經複雜到不能被任何已經殘化的普通個體所了解。

最終,為了讓這些環節能夠有序進行,不至於綳斷,於是人類就只能逐漸衍生出「所有制」的概念,此後又衍生出了物物交換,最終又出現了「金錢」維護層層生產代償的這一終極紐帶。

直到今天,人類已經徹底遮蔽了自身與自然的關係。

如果你問一個在城市中上班的年輕人自己和大自然是什麼關係,他一定是茫然的,因為他的工作和收入,全都是從公司那裡獲得,而自己買東西也是從社會中獲得,好像和自然沒有半分錢關係,唯一有關係的就是周末自駕去鄉間感受大自然風光。

不過殊不知,他每天用到的水電煤,城市的一磚一瓦,乃至自身身上的衣服,喝咖啡的杯子,全都是從自然中所獲。他每分每秒依然在和自然打交道,他不過是被嵌入在了極為複雜的整個人類社會對自然的層層代償環節當中。

所以,有些人認為環保主義是一群無聊的陰謀論者,並不能責怪這群人,這是人類社會的遮蔽效應所致。

但無論怎樣,環境一定是需要被保護的,如果環境不被保護,人都終將沒有立足之地,這點我非常同意王老師。

接著說回生產的問題,從宏觀上來看,由於「感」的增大和「應」的減少,自然也會導致人類社會整體出現「生產」卻沒有「收穫」(」感「而無」應「)的情況,因此代償度始終在下滑。

這也意味著個人來說「勞而無獲」的概率一樣是在和整個社會一起增大。

而資本主義的出現,放到宏觀上來看,實際上是在用技術和資本的模式,來保證人類整體至少「勞」而有「獲」即」感「而有」應「,增高社會整合度。儘管這一分配規定,極為殘忍的拉開了人類社會的貧富差距,但人類也只能忍受並維護這一制度,因為其能夠維護人類社會的整體存在。

這就好像人類身體中的供血分配,大腦永遠佔有最高的分配量,而其餘身體器官分點殘留。身體一旦出問題,甚至可以截除掉某些壞死器官,比如截肢,對內可以相對合理的分配營養,對外可以獲得食物變成能量,這種構造雖然極不公平,但卻有效維護住了人類這具身體的存在。

這也可以變相解釋技術資本主義的合理之處。

不過如今,這種技術資本維護人類存在的方式顯然已經逐漸走到盡頭,面對自然環境來說,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已經讓人類整體無法生存。面對人類社會來說,絕大多數人的收入越來越無法保證,它將引起更大的系統性動蕩。

還是回到身體的比喻來說,對外,這具身體找到的食物越來越少,對內,每個器官分得的營養越來越少,部分不重要的器官有了起義的打算,但是一旦任何器官發動起義,就是發生癌變的形態來搶奪資源,那麼整個身體也會立即崩潰。

僅憑這兩點來看,技術資本主義必然會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生產「與」佔有「的環節會縮短,相反由於人類分化始終持續,因此還會變得更長,在這樣複雜的分化狀態環境下,僅憑人類理性來維護的世界恐怕已經到頭。

此前說過,技術是理性的后衍產物,所以此時技術一定會登場,並整合為超級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最終一定會讓人類整體活下去,維護整個人類社會存在。

因此,所有對自然資源的開採與分配,最終都會控制在人工智慧之下。

同時有一點值得指出,資本主義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后國家時代的開啟。

如果要談資本主義如何衰落,必談美國,這裡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美帝國的崩潰——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本書,作者加爾通被譽為「和平學之父」,並曾經預言了蘇聯的解體,而這本書裡面更預言了美國將在2020年走向衰落,而出版商更是用了「崩潰」這一誇張的辭彙。

我簡單概括下觀點:只談美國的對外矛盾,即美國這一超級大國就像某個有機體,需要不斷向外獲得資源來維持自身,於是只能通過對外掠奪的方式來維護自身,這就導致了美國長期以來對全球展開掠奪,用美金、不平等條款、戰爭來維持掠奪。長期下去,它最終破壞了全人類整體的生存環境,遭到來自全球的系統性抵抗,當維持自身的條件將再也無法得的時候,於是最終走向崩潰。

這就如同曾經統治殖民統治世界的大英帝國的最終崩潰,不僅退出世界中心,更推出歐洲中心,成為落日餘暉,美國即將緊隨其後。

加爾通的思想有著將社會制度視作生物有機體的傾向,看到了任何制度都有盛衰之規律,而其同樣認為未來是人類將走向聯合的共同體,聯合國是前兆,這和王東嶽《物演通論》的觀點很接近。

假設百年後是真正的全球村時代,那麼人類當前的整個文化將面臨重塑,至少在我看來,不再是個人主義,鼓勵科學技術乃至商業。在新的文化之下,將會建立全新的全球化的,技術對資源的再分配模式。這也將是,互聯網、人工智的終局。

當今由西方文化統治的人類文明,更像是一個魯莽而不顧一切的年輕人,酒精毒品日日開懷暢飲,隨心所欲,縱慾無度,屢教不改,不斷在危險的邊緣試探,並逐漸逼近突然暴斃的邊緣。

但到了未來,一定會大有轉變,相比於所謂的如何做自己,如何實現自由意志,這一期的人類文明將會更關心如何活下去,還能活多久的問題。

將變成一個雖然年僅40歲,但已經渾身是病的中年人。這個中年人終於開始有些敬畏命數,並且不想就這樣因為縱慾過度而死去,有了極大的求生欲。

如何平穩進入下一期人類文化,將會是人類共同的任務,也是中國文化再造的機會和任務。

最後說兩句:

遞弱代償所預言的人類社會變得越來越差,早就在各個宗教中闡明,我並沒有感到特別驚奇。其最大的貢獻在於理性的方式,證明了這些預言,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其實它為中國文化的重塑,給出了道德高地。

儘管如此,我個人依然不喜歡這個理論,也不同意王東嶽老師在這一理論之外的諸多言論觀點,原因在於這個理論和他本人都過於走腦而不走心。

就好像有個客人來你家,看到你剛出生的孩子,說這個孩子會死的,客人說的都對,他的道理是對的,但是你就是不接受,感情上不接受,你不僅不會接受他的道理,更想一腳踹他回娘胎。

而過於理性的人,大概也對這個世界沒什麼感情了,很難想象這類人願意為這個世界貢獻什麼,這類人不做出傷天害理之事便是人類的幸運。

維護人類社會,最終還是要靠感情,要靠心。中國文化由諸子百家奠定至今,背後正是由感情支撐。諸子的理想與西方不同,其中有著濃厚的感情色彩,通過感情來維護穩定。因此無論人類未來變得如何糟糕,依然需要這種文化的再造。誠如王老師所言,越原始的越穩定,感情穩於理性。

而有感情的人,才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也對人更有同理心。而在感情之上,還要再多出一層境界修養,這才是中國文化中更深層次的追求,這也將會給走到盡頭的西方文明來一次反省。未來我們可以重拾文化自信,也不再需要認同當今更快更強的文明狀態。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如果變得更富有感情,更加與人為善,讓自己的慾望小於能力,就是在維護存在。哪怕世界越來越糟,盡一份力就好,這或許比杞人憂天來得更重要。

 

原文作者:科技寓言,微信公眾號:科技寓言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DJZ_zOjEnadMsovRnRkK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