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經驗付費:行為的核心,還是落在了人本身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互聯網熱的發燙,互聯網+的口號人人知曉,互聯網究竟幹了些什麼?一沒產糧二沒產羊,但卻做了一件更為關鍵的事情——連通信息

在一切皆在O2O的時候,以果殼大大為首的「在行」類APP,做起了經驗、人才的O2O買賣,那些你可望不可及,想要溝通的大佬、大哥和大爺們,突然胸前掛起了牌子明碼標價,支付一頓飯錢就能與之暢聊一個小時,讓眾多迷茫青年、創業勇士、不是CXO就是在成為CXO路上的中關村精英們,如獲至寶。

來,和我聊聊

之前寫過一篇有關「在行」產品分析的文章,收集了用戶的回饋后,發現這種模式叫好不叫座。

知乎上一位被約過數次的行業大牛直言:「這種模式下,老師覺得虧,學生覺得貴。」想想也是,人家一個講座收費10W+,輔導你一個人還是個性化定製只要小几百,還得承受你後期可能不斷追問的騷擾,何苦呢?

想要打破這種僵局,我想到了三個方向:

  1. 打造個人品牌,培養粉絲
  2. 提供更多准入門檻級別的諮詢,使得老師覺得值,學生不嫌貴
  3. 收小弟,做人才投資

現在的「在行」,眾多老師的介紹中,越來越多的人走向了第三個方向,即:我的時間遠不止這麼點錢,我應約你是為了了解你,做你成功的土壤,為我們將來的合作打下基礎。

但現在的「在行」,更像是早期的知乎,大牛往往有著耀眼的頭銜,被邀請的居多,而不是現在的知乎,開放註冊,草根也可以貢獻自己某一領域的知識成果

前不久寫了幾篇有關面試的經驗貼,不少朋友找我來聊聊自己的面試情況,初期還好,當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只能疲於應付,吃不消。

經過一朋友點撥:與其應付,導致雙方都不滿意,何不對自己的經驗收個費?

一次嘗試

一方面付費可以篩選掉諮詢意向不強,沒事聊兩句而已的對象;一方面也能讓我更認真的,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分享經驗給出建議。

結合之前的打工經歷,自己一小時的時間大約值100元,初期嘗試就降低為50元。

價格有了,形式如果模仿「在行」式的約談卻有另外的問題。

一是不見面的通話1小時,對於雙方的心裡成本都很高,付費者需要想清楚所有的問題,並在一小時內提出,而我需要準備好能講一小時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沒有前期交流的情況下,無法準備充分。

微信交流改進版

相比較而來,微信語音的方式經濟實惠,非同步交流也能讓雙方有充足的時間思考,但中間的停頓時間如何計算又是一個問題。可能我是在思考,微信那邊的你覺得我是在消耗時間。

考慮之後,採用了便於量化的措施——問題計數。可以在無限長的時間裡,向我提出10個問題,我會語音儘力全面作答。這樣一來,雙方的使用壓力都減少很多,同時付費者也可以隨著自己校招的進度,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提問。

如果說「在行」更像公司招安了大牛後,進行B2C的操作,我這樣野路子的嘗試就純粹成為C2C的經驗買賣。

經驗小結

細細想來,這樣的模式與知乎、百度知道都有相近之處,只不過一個問題大家答,變為了一對一的交流,而虛擬經驗值也變為了更實在的人民幣。同時知乎的模式重在提出問題找答案,而此野生經驗買賣還是通過找人,來確定一系列問題的發問對象。

行為的核心,還是落在了人本身。

無論是曾經的威客(代表為豬八戒網),還是後來的百度知道,以至於現如今的知乎。本質目的都是通過互聯網,給尋求知識與擁有知識的人之間搭建起溝通與交易的橋樑。但對於一部分用戶來說,這樣的服務有其弊端。

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如創業的坑,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如何成為一個像某某大牛的人,這樣的問題,當一堆答案鋪在面前的時候,我們選擇任何一個去實行,都會付出大量嘗試成本,甚至是不可逆轉的時間、精力損失。答案看起來都對,選誰呢? 這時候選擇的依據又落到了「人」本身,一個有頭銜,有可信經歷的人,會減少我選擇錯誤的幾率,同時可以多個關聯問題一起發問,全方位的獲得答案,這是單個問題懸賞回答所遠不能及的。

一番體驗下來,雙方的體驗都不錯,或許當「在行」進一步拓展用戶群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行家」,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指點一二。

#專欄作家#

Rock,微信 ( Rock-Fri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學過理工后從文,當過記者后還是發現自己熱愛著互聯網;關注互聯網上社交產品與信息,喜歡一切讓生活變的有趣的事物與理念,熱愛產品工作並想將其發展成自己所熱愛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