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做100張圖?只有 AI 能做到!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一天做100張圖」的過分要求,激起了設計師對於甲方的憤怒。在探究這個要求為何如此過分的同時,或許也可以看看是否還有其他人可以擔任如此「重任」。

還記得叫員工「一天出100張圖」的深圳飛躍旅行創始人王小琴嗎?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因為此後的各種爆炸性新聞,這件事很快就被網民拋在了腦後。一星期過去了,她跟她的公司似乎沒受到太大影響。

在正常上班時間內完成 100 張圖,平均留給每張圖的時間只有 3 分鐘,讓哪個人類來做都是天方夜譚。

——不過,用 AI 就可以了。

阿里巴巴的 AI 設計應用「魯班」,2018 年 4 月改名為「鹿班」,並向社會公眾開放能力。成品圖片零售價 10 元一張;大客戶更可價格面議,量大從優。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市面上還有 ARKIE 等同類競品。與此同時,微軟小冰為服裝企業提供了紡織面料設計平台,實現按需創作。

而 AI 批量生成創意,也不局限於海報長圖。

微軟 Office 365、WPS 2019 以及鎚子 TNT 都有「設計靈感」或類似功能,可以給定文字、圖片等元素,自動生成幻燈片。微博雲剪、騰訊 AI 自動剪輯工具、AlibabaWOOD 等工具則提供了快速批量生產短視頻的能力。

既然王老闆的兩位人類員工這麼不爭氣,還把聊天記錄放到網上,搞得滿城風雨,那請 AI 代替他們來做設計似乎是理所當然的。AI 可以 24 小時工作,任勞任怨,還不用交它的社保,也不用擔心它搞個公眾號整你。

這麼好的事情,王老闆會考慮嗎?

社長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感覺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人類會不由自主地看低 AI 的創作

可能阻擋王老闆使用 AI 做設計的第一個原因,是她很可能根本「看不起」 AI 的創作成果。就算再怎麼精緻,一聽說是機器生成的,從氣勢上就先弱了三分。

儘管作為一門學科的美學經過長期發展,對藝術作品何謂美醜的判斷,其實有一個學術性的標準。但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審美能力,則可能永遠是個謎。

在美劇《慾望都市》中,一位來畫廊參觀的遊客,誤將牆上的滅火器當成了藝術品。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現實中,自從 1917 年杜尚將一個從商店買來的男用小便池簽名,成為著名作品《泉》之後,類似的事情就沒斷過。

2015 年,有人在參觀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時將一隻手套掉在地板上,經過的人們以為是展品,都小心翼翼地繞開。同一年,義大利一所美術館的清潔工,直接將兩位藝術家的裝置作品當作垃圾清掃掉了,因為它們「看起來」就只是一堆喝光的空酒瓶而已。

去年 12 月,義大利藝術家卡特蘭給出了避免上述慘劇的終極解決方案。他將一根香蕉和一個膠帶賣出 12 萬美元,並宣布,其中的香蕉如果被吃掉,只要由主人替換一個,這件藝術品就依然完好。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這些例子反映出人類審美標準的混亂和自我衝突,也說明人類無法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確定藝術品的各種參數,當然更不能確定其作者——除非有些作者會為作品融入強烈的個人風格。

(但是,風格這種東西,AI 也是完全可以做的呀。阿里「鹿班」開放時推出了「馴鹿計劃」,邀請優秀的設計師來訓練「鹿班」的後台,以使該產品在 2018 年雙 11 可以達到阿里 P6 設計師的水準,相當於可以擔綱中等設計項目的主創人員。)

2007 年 1 月,格萊美獎得主,美國小提琴家約書亞·貝爾打扮成流浪漢模樣,悄悄前往華盛頓地鐵站街頭表演。儘管他琴藝登峰造極,但 43 分鐘演奏期間,約 1100 名過路者中只有 7 個人停下欣賞他的演奏,只有 1 人認出大師,他總計只賺了 32.17 美元。那時候,他的演奏會門票至少要 100 美元一張,而演出酬金平均每分鐘 1000 美元。

去年 10 月,英國 YouTube 播主 Taz 和同樣沒有美術基礎的朋友們,一起隨便塗鴉畫了一些畫作,在一個美術館展出。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這個本來是惡搞的展覽,卻讓觀眾感覺真的是得到了藝術的陶冶,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這幅畫真的很明顯地受到了德加的影響」之類的。他們的作品最終賣出了 8 張,賺到 375 歐元(這筆錢被捐給慈善機構)。

如此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 2019 年 5 月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作品展期間,微軟小冰化名「夏雨冰」混跡多日,都無人發現;以及央視《機智過人》節目中,現場觀眾沒有分辨出三幅海報裡面,哪一幅是由阿里「鹿班」設計的。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惱羞成怒」的人類,會因此對 AI 創作的作品加倍過度反應,潛意識裡就看低一眼。常見的反應有:覺得機器做的東西沒有靈性,或者只是一個普通的濾鏡而已,或者是缺乏韻律變化等等。

最能反應人類高貴但虛假的自尊心的例子,甚至都不用從藝術界找。

去年 12 月,媒體報道西安美術學院食堂引進了一款炒菜機器人,其原理和水泥攪拌機類似;翻炒 30 秒即可出鍋,一天能賣150多份,味道和人工炒的沒有什麼區別。

結果,有同學對攝像機說:「標準化的炒菜,操作過程沒有灌注廚師的感情,所以沒有靈魂。」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沒靈魂就沒靈魂了,你還不是照吃?

老闆需要在跟下屬的交流中獲得心理滿足

王老闆可能不想用 AI 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她無法在重複訓斥下屬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我是老闆」的地位宣示,和「我們公司每個人都在努力奔跑」的充實感。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據報道,飛越旅行另一位創始人賈飛接受電話採訪時稱:

「這個東西我覺得特別正常,因為員工做出來的圖我們不滿意嘛,三張圖、五張圖、十張圖做不出來效果,那就做上100張試試看。」

「相當於說從網上搜索也好,下載也好,調整版本,改格式也好,肯定是多一點我們才有個選擇。可能員工覺得工作量太大了,太大了那大家就商量行與不行,干與不幹嘛。就是這樣,我覺得沒有多大的事情嘛。」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由此可見,該公司的老闆們在多少圖是美工的合理工作量方面,顯然已經達成了共識。

而勉力做出 10 張圖也好,100 張圖也好,只能說是幾位下屬噩夢的開始。

老闆看著各種各樣的圖片挑花了眼,實際上深層次的原因是,老闆本身並沒有審美方面的足夠知識或技能,無法準確把握圖片的問題在哪裡,既然挑不出壞的,也就沒法挑出相對好的。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情急之下,王老闆也就只能泛泛地說:

「看看你們的圖片,我都搞不懂三個人在幹什麼。這裡不是收垃圾的,不要什麼東西都做出來給我看,有沒有一點基礎的審美啊你們?」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相應地,作為下屬,只有乖乖挨罵的份兒,哪敢頂嘴問一句老闆到底認為這些作品哪兒沒有審美了,哪兒出問題了。

好在老闆還是皇恩浩蕩,給了一句金口玉言:

「成天搞些卡通圖片出來,我們是開幼兒園的嗎?」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正常的工序,應該是老闆事先叮囑作圖員工,哪些類型的圖她不喜歡,不要做,給出一個大方向,好讓員工避開無用功——這個我們就不用指望了。

如果員工入職時間已經很久,按理說也可以根據老闆每次大發雷霆的具體問題點,一點一點復盤拼出她真正的好惡,也許可以避開一頓臭罵。

問題在於,老闆的想法是有可能隨著時間不同,甚至是情緒不同而變化的。

如果說王老闆在上班之前,得知家裡小孩今天特別聽話,考試考了100分,又或者跟家裡人吵了一架,那麼她在看到候選圖以後的回應和選擇,可能都各有不同。

但是假如王老闆承認,自己的選擇跟由電腦隨機幫她選出來一個沒有區別的話,這也太丟人了,別說她,社長自己代入進去都接受不了。

那怎麼辦?只要訓斥下屬就好了啊。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作為王老闆手下一個專管設計的員工——在這裡不應該使用設計師這個詞,因為實際上這個工作,不至於由冠以設計師頭銜的人來完成——在跟老闆交流的過程當中,應該掌握的技巧,是讀懂老闆的心理暗示,而不是真正地去做圖。

不管是設計圖片、做視頻、設計建築、寫論文、還是寫付費宣傳稿什麼的,各行各業需要跟甲方打交道的人,都有過慘痛的經驗教訓。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比如說要交付的是一篇文章,客戶需要一版草稿給出大概5個以上的標題,由客戶去選擇到底用哪一個。

這個時候,如果你出於好心,自己來幫客戶選擇唯一的最優標題給他,肯定是下策。如果你絞盡腦汁想出 5 個自己覺得都是特別好的標題,更是下策。

因為客戶在潛意識當中,看到由你提交的方案,他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再挑一遍刺兒。他或者要指出其中的問題,或者提出改進建議(即使還不如不改),這樣才好顯得他有主見。

所以,在明白了客戶的這個心態之後,你應該把自己所熟悉的那個標題放在幾個備選裡面;而其他的幾個備選,都有意或無意地露出一些破綻。你把這幾個備選交給客戶去選,那麼客戶大概率還是會選中你一開始定好的那一個。

在這個選擇的過程當中,因為融入了客戶自己的一個勞動和決策的過程,他就會很滿意,他覺得,反正是我選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錯。

——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那麼,無法如此聆聽人性的 AI只能提供它輸出的多種方案,把選擇決策權和為最終結果負責的責任,都一股腦交給了老闆,也不給老闆一個罵自己的發泄機會。

你說,這能讓老闆心裡舒坦嗎?

出了事需要有人負責,AI 不能負責

剛剛我們說到了為選擇結果負責,這就構成了使用 AI 代替真人的第三個問題:一般來說,出了事需要有人來負責;但是人工智慧不是人,所以不能負責。

優步(UBER)曾經在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路段發生過一起致命的交通事故,起因是行人在斑馬線外過馬路,違反交通規則。而汽車將這個人認成了一個其他物體,直接撞了上去。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圖/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

按照要求,在路測的時候,有一個人類司機坐在駕駛室,並把握方向盤,隨時監控一舉一動。但是事發前已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安全駕駛,所以人類司機放鬆了警惕。

實際上,無人值守的自動駕駛終歸是要投入實際測試的。世界上第一起自動駕駛汽車肇事的致命事故是遲早都要發生的,那麼,應該由誰來負責呢?

這起事故最終是由優步公司負責,該公司接下來暫停一切路測,與監管部門合作來找出事故的原因。

但是從倫理的角度來看,實際應用跟測試階段還是有區別的。如果大量投入實際道路的車出了事故,不能全都歸到汽車製造商。

究竟是車的擁有者、乘客、行人、製造商,或者是政府應該負責?在各種專門為人工智慧所設置的倫理委員會的諸多討論后,目前尚無定論。

如果王老闆選用「鹿班」或微軟小冰等 AI 製作圖案,那麼最終挑選的決策權就在她自己身上。不論她想要的是「五彩斑斕的黑」還是「小一點的同時大一點」似乎花點時間,都能搞定。

但問題是,老闆日理萬機,老闆的寶貴時間是用來干這個的嗎?

所以,恐怕使用 AI 的話,老闆需要找個類似現在的下屬一樣的人類角色,來充當把關人——兼具承受老闆責罵,並花樣討好老闆的功能。

對結果負責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著作權的歸屬。由人工智慧生成的作品,是否是有著作權的,以及版權歸誰,也有很大爭議。

在美國,版權局嚴格遵守「人類作者身份」要求,作品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版權法僅保護由人類通過創造性思維,而創造出的智力勞動成果。

《歐洲專利公約》也要求「申請中指定的發明人必須是人,而不是機器」,歐洲專利局(EPO)最近也拒絕了將一台機器指定為發明人的申請。

2020 年初,深圳市南山區法院的判決似乎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法院裁定,「網貸之家」網站將騰訊寫作機器人 DreamWriter 創作的新聞作品複製到自己網站,侵犯了騰訊公司的版權,賠償 1500 元人民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DreamWriter 作為滿足騰訊新聞內容需要的內部工具,其能力從未對外部開放,騰訊公司以外的人士也不可以合法地利用 DreamWriter 創作稿件。

所以,這個案例的 AI 可以看作是由騰訊「主持的多團隊、多人分工形成的整體智力創作完成的作品」,屬於騰訊的法人作品,跟公用 AI 工具的情況有別。

阿里、騰訊、微軟、百度等廠商都有面向公眾開放的 AI 設計與運算能力,有的也能自由產出成品。但這些作品的版權是否可以順利被用稿方主張,還存在很大的疑問。

如果自家的設計圖被競爭對手用了,又無計可施,相信王老闆心裡也會很不爽的。

這樣的工作,AI 真的做不來

綜上所述,脾氣火爆的王老闆解僱愛將,改用 AI 的可能性確實不大。雖然 AI 給出了正確答案,但卻讓老闆下不來台,它又把老闆的面子放在何處了呢?

你可能會覺得,如果公司領導有這樣的意識和三觀,這樣的公司是很奇葩的,也活不長。但也許情況卻恰好相反,因為這家公司正好是一家為微商做相關服務的公司。

飛越旅行的業務,就像是出租五星級酒店、遊艇或豪車給人拍照發朋友圈的服務一樣:在各類微商大型會銷旅遊活動中,提供警車開道、貴賓專屬通道、快速通關、帥哥美女鮮花接機等服務,並稱隨時為微商品牌方「邀請明星、政府高官乃至國外國家級政要」出席。

能做這種工作的公司,老闆本人自然也會沾染同類的習氣。也只有人在戲中,用這樣的氣場帶領員工一起做為微商產業服務的崇高事業,才能讓客戶們充分地信任他們這個供應商。

這就是在 AI 大行其道的未來,人類能保住飯碗的秘訣——這其實是一家利用人的心理弱點和慾望來做生意的公司,這樣的工作,無論如何也都要真人來完成;而且工作的成敗,是跟人性、跟人的心理密切相關的。

所以,沒有對老闆心理的揣摩與迎合,沒有培養出不頂嘴,哄老闆開心的技巧——這樣愚蠢的人類,跟被王老闆鄙視的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一天做100張圖」的女老闆,讓我找到了AI時代人類保住飯碗的秘訣

——祝老闆早日招不到任何一位符合上述要求的人類員工。

 

作者:書航,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航通社